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82篇
  145篇
综合类   778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160篇
畜牧兽医   497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甜菜育种和生产实践证明,杂交优势品种是提高产糖量有效途径之一。在杂种优势育种中评价亲本的配合力,从表现型来说,是根据F_1代在全部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来确定,这就是通常说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一特定杂交组合性状数值,在其双亲平均表现的基础上,与予期结果性状数值的偏差。从遗传型方面说,一般配合力主要是亲本的加性基因效应,而特殊配合力则主要是双亲的非加性基因效应。一般具有较大加性方差的亲本材料是改良群体性状的基础,而具有较大非加性方差亲本,通过群体间杂交或互交,可筛选出优良的基因组合和强杂交优势组合。因此掌握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特别是对杂种优势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2.
黄蟹“和”绿蟹“的鉴别方法及两者的蜕壳死亡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华绒螯蟹蟹种中“黄蟹”和“绿蟹”的鉴别方法,报导了用这两种蟹种进行对照饲养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山地丘陵区村级尺度耕地质量评价及保护分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合理划定耕地保护分区,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前提。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以国家等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村级尺度探讨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关联性与集聚特征,并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提出了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荣昌区耕地质量全局空间上呈现较弱正相关性,全局Moran′s I值表现为耕地等别指数>利用等指数>自然等指数;局部空间上呈现较强变异特征,70%以上空间类型表现为随机分布,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多以"组团"形态存在,负相关类型(LH型)以"点状"形态存在;(2)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特征及顺序组合,将耕地保护划分为重点保护区、重点改良区、适度改良区和适度调整区4类,并针对性提出耕地保护措施及管控说明。因此,在自然地理条件欠佳的山地丘陵区,研究结果可为各级行政主体精准有效地实施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长期不同施肥下潮土磷素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在施磷量相等的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潮土全磷、有效磷的演变的影响,为潮土地区农业生产和地力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封丘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开始于1989年)为平台试验设置7个处理,即有机肥(OM)、1/2有机肥+1/2化肥(1/20M)、氮磷钾(NPK)、氮磷(NP)、磷钾(PK)、氮钾(NK)和不施肥处理(CK)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土壤的全磷、有效磷含量及两者比值的演变规律。【结果】所有施磷处理土壤全磷均与试验年份呈显著线性相关,1/2有机肥+1/2化肥、有机肥和氮磷钾处理土壤全磷年均增加量为0.0083、0.0081和0.011 g/kg;各处理2008~2010年3年平均土壤有效磷含量大小顺序为PKOM1/20MNPKNPCKNK施磷处理下试验进行的前11年土壤有效磷快速增加,以后达到稳定状态;有机肥处理和1/2有机肥+1/2化肥处理土壤有效磷与全磷的比值显著高于氮磷钾处理,试验20年后有机肥处理和1/2有机肥+1/2化肥处理有效磷/全磷是氮磷钾处理的1.9和1.4倍。磷素平衡与全磷及有效磷含量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和0.886。磷素盈亏每增加100 kg/hm2土壤全磷含量增加0.04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约为2 mg/kg。试验20年后其他理化性质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与有效磷/全磷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提高有利于土壤磷素的活化。【结论】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演变都显著受磷素盈亏的影响。在每年P_2O_5投入量相当于135 kg/hm~2时施用化肥更加有利于潮土全磷含量的提高;经过21年的不同施肥处理,平衡施用化肥处理有效磷含量只能维持在7 mg/kg左右这一水平处于中低水平,依旧需要磷的投入才能维持作物的高产。施用有机肥可以在不增加施磷量的条件下增加作物可吸收利用的磷。因此减少施磷量增施有机肥可能成为潮土地区减肥增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5.
除草剂草甘膦的性质及环境行为综述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非选择性芽后除草剂,它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本文总结了草甘膦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行为和降解机理,概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其在土壤环境去向的一些因素,如土壤性质、磷酸盐、重金属和DOC的存在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76.
朱沛  肖雷  吴梅  李珂  信爱国 《中国兽医学报》2022,(6):1156-1162+1204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是一种双链RNA病毒,能感染多种细胞诱导强烈的Ⅰ型IFN效应,而BTV非结构蛋白NS3对IFN-β的生成有强烈抑制作用,但目前BTV感染与诱导IFN-Ⅰ产生的关联仍不清楚,BTV NS3蛋白如何影响IFN-Ⅰ合成也有待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BTV-1和BTV-16感染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犊牛原代肾细胞(MDBK)探索不同血清型、不同病毒载量、不同作用时间的BTV对细胞IFN-Ⅰ产生的影响,通过构建BTV NS3真核表达质粒,探索NS3蛋白对细胞IFN-Ⅰ转录及表达水平的调控和影响。qPCR结果表明BTV-1和BTV-16能感染A549和MDBK并诱发强烈的IFN-β效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BTV NS3对BTV诱导的IFN-β启动子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表达量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本研究揭示了BTV增殖与细胞产生IFN-Ⅰ的关系,阐明了BTV NS3蛋白对IFN-β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影响,其结果有助于了解BTV的致病机理及其干扰宿主的天然免疫应答机制,对BTV疫苗研发及抗病毒治疗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7.
<正>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农业气象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回顾三十多年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创建和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农业的复苏而迅速发展,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78.
小麦细胞膜热稳定性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细胞膜热稳定性是较好地反映小麦品种耐热性大小的重要生理指标.本文利用冬、春小麦各6个亲本分别组配的6×6完全双列杂交(包括反交),对该性状(以相对热损伤率RI%表示)进行了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CA)、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反交效应(R)均达极显著水平.上述三因素相对作用大小冬、春小麦分别为3.9:1:1.6和2.1:1:0.5,说明该性状的遗传虽以加性基因效应占一定优势,非加性基因效应和反交效应也起重要的作用.(2)该性状受质核互作和(或)细胞质的明显影响.(3)一些杂种F_1的细胞膜热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存在超亲遗传现象.这将对小麦的耐热性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为解决大蒜正芽播种问题,设计了弧形鸭嘴式型大蒜正芽播种机,主要由单粒取种装置、鳞芽方向控制装置、直立下栽装置、传动系统以及机架、地轮等部分组成,可一次完成取种、换向、直立栽种和镇压作业。根据大蒜鳞芽外形尺寸参数,对播种机关键零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了符合大蒜鳞芽外形尺寸分布的大、中、小3级取种勺;设计了弧形开口换向器,使芽尖弯曲大蒜鳞芽芽尖尽可能露出换向器;设计了中间轴随驱动圆盘同时旋转的直立下栽机构,实现11行下栽鸭嘴同时稳定作业,与弧形换向器配合实现芽尖不小于6mm大蒜鳞芽的正芽。以苍山四六瓣蒜和金乡杂交蒜为试验对象,进行田间播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行走速度在0.14~0.19m/s范围内,金乡杂交蒜的正芽率达到85%左右,苍山四六瓣蒜的正芽率达到90%左右,单粒率均达到93%以上,整体满足大蒜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0.
K型不育系恢复系筛选及花粉败育机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18个普通小麦品种与K型不育系K149A和K80(6)测交,调查杂种F1的育性表现和单倍体频率,结果如下:(1)不同的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频率不同;(2)同一育系与不同品种测交所得杂种F1产生单倍体频率不同;(3)K型不育系的恢复源较广,但恢复度高的品种不多,恢复基因除显性单基因,还有微效基因和修饰基因,育种中应当注意恢复基因的累加作用。应用扫描电镜和石腊切片显微技术,从细胞形态学角,对K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