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热胁迫下春小麦品种产量性状耐热性差异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灌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系)为供试材料(35个),在小麦灌浆后期通过人工升温鉴定耐热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热胁迫处理与正常环境相比千粒重降低幅度在1.2%~30.2%间,穗粒重降低幅度在0.5%~40.0%间。不同基因型间的耐热性存在较大差异,千粒重感热指数在0.09~2.86间,有3个材料千粒重感热指数S<0.2,表现较强的耐热性。耐热材料(S<1,n=17)的平均千粒重、穗粒重、穗粒数较热敏感材料(S>1,n=18)分别低0.43g、0.22g和2.19粒。晚熟材料较中熟材料的丰产性好、耐热性差。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感热指数与热胁迫下的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感热指数与穗粒重感热指数、千粒重几何平均产量与穗粒重几何平均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2.
为快速高效鉴定南瓜杂交种纯度,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南瓜新品种"中青N3"杂交种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6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1个R2引物,在父本"钻17-1"扩增出1 000 bp的条带,在母本"钻17-2"扩增出1 500 bp的条带,在杂交种"中青N3"扩增出500 bp和750 bp的2条互补带型。R2引物适于鉴定南瓜"中青N3"杂交种的纯度。RAPD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高于大田鉴定结果。该研究结果为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春小麦田间盐胁迫下的农艺性状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害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小麦重组自交系后代在田间盐环境的耐盐性。本研究以2个小麦品种‘宁春27号’、‘宁春4号’以及2个亲本杂交后代中8个小麦品系‘R9’、‘R32’、‘R39’、‘R75’、‘R88’、‘R89’、‘R103’、‘R108’、‘R117’、‘R129’、‘R130’为研究对象,在田间盐环境下通过对全生育期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全盐含量为0.35%的田间盐环境下,通过对试验材料进行株高、穗长、穗重、穗粒数、小区产量进行调查分析,‘R32’株高最高,明显高于亲本,‘R75’的穗长、穗重、穗粒数都明显高于其亲本,‘R88’、‘R108’的小区产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亲本。因此,通过田间表现及农艺性状比较,‘R75’、‘R88’、‘R108’田间耐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24.
小麦全蚀病与抗性基因转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有效的全蚀病浸染病区,对供试亲本和杂交、回交等获得的后代材料进行抗全蚀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所供试的普通小麦材料全部感病,而硬—簇双二倍体材料及其与普通小麦材料杂交获得的杂种F1抗病性较强或免疫。普通小麦材料与抗全蚀病的硬—簇双二倍体材料直接常规杂交结实率较高,其F1杂种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大部分细胞的染色体为2n=42(5个环状和5个棒状二价体,22个单价体),并且F1杂种基因型自交、回交和花药培养均能获得可供选择的基因型后代。  相似文献   
25.
为了明确不同抗小麦白粉病基因聚合于推广品种后代的抗性表现,通过复合杂交,将抗小麦白粉病基因Pm4b,Pm13,Pm21聚合并转入推广品种,其后代(F1,F2)进行人工接种和表型抗病调查.结果表明,F1中凡是含有抗白粉病基因之一的材料均表现高抗或免疫.F2中Pm4b,Pm13和Pm21抗病基因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最大(71.82%),Pm13和Pm21,Pm4b和Pm21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次之(66.67%,64.14%),Pm4b和Pml3抗性基因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较小(63.93%).2个抗病基因聚合体中含有Pm21基因的抗性最好.  相似文献   
26.
春小麦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宁夏春小麦品种(系)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光合速率与灌浆速率,光合速率与千粒重,灌浆速率与千粒重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如能将光合速率提高10mgCO2/(dm^2.h),则千粒重相应提高3.3g,产量提高10%-15%,而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间相关性极低;参试10个春小麦品种(系)间的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通过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及选配组合,有可能选育出高光效、高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7.
春小麦旗叶长度、宽度及叶绿素含量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产和理想株型小麦的选育效率,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宁春4号和宁春27号杂交得到的128个F9代重组自交系(RILs)为试验材料,利用从1 001个SSR标记中筛选出的307个在亲本之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对该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QTL检测.构建了覆盖小麦21对染色体的包含291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遗传距离总计2 576.09 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8.85 cM.以复合区间作图法(ICIM)分别对旗叶长度、宽度和叶绿素含量进行加性QTL检测,分别检测到6、8和4个QTL.多数QTL只在单一生态环境下检测到,说明这些性状受一定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春小麦旗叶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掘控制春小麦旗叶大小相关性状的QTL,以宁春4号/Drasdale构建的包含148个家系的RIL群体F8代为试验材料,在正常灌溉和不同干旱胁迫共3种处理下对小麦开花期旗叶长、宽、面积和周长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共检测到相关加性QTL 22个,其中,控制旗叶面积的QTL有3个,控制旗叶长的QTL有5个,控制旗叶宽的QTL有9个,控制旗叶周长的QTL有5个,分布于1B、2D、3B、4B、7A、7B和7D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在6.58%~39.83%之间。其中,qFLW-2D-2.T1在T1和T3处理下均能够检测到,qFLW-7D.T1在T1和T2处理下也均能够检测到,说明这2个QTL表达不依赖于水分条件,属于稳定表达的QTL。其他QTL只在一种处理下能够检测到,说明其表达依赖于水分条件。同时,本研究也检测到了在不同处理下同时控制2种或3种性状的QTL,推测这些区域的QTL可能为一因多效QTL,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9.
宁春56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以宁夏灌区主栽品种宁春4号为母本、雨养区抗旱品种宁春27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系谱法定向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而成的高产抗逆春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9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宁审麦20180001。  相似文献   
30.
为了创制出更理想的优质亚基组合类型材料,将分别含有14 15、5 10和2*亚基的小麦材料进行杂交,利用SDS-PAGE技术,对杂交亲本及其后代(F3)进行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杂种后代中HMW-GS组成变异较大,筛选到比较理想的亚基组合类型2*、14 15、5 10和2*、17 18、5 10的材料各2份,筛选到1、14 15、5 10的材料1份,筛选到1、17 18、5 10的材料6份,为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