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37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一、花生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是花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叶部病害,叶斑病包括黑斑病和褐斑病,在田间常同时发生,主要造成叶片枯死、脱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在40名以上.  相似文献   
102.
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播种面积稳定在487万公顷左右,占全球花生面积的近20%。年产量1400多万吨,占世界花生总产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花生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  相似文献   
103.
依据2013—2015年度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区域和生产试验品质和产量结果,详细介绍了花生新品种豫花47号的特征特性,同时应用GGE双标图方法进行高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豫花47号是早熟、高油、高产稳产的优质花生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4.
为解决豫南地区花生易受涝灾渍害的问题,加快豫南地区优质、高产、高抗花生新品种推广进程,采用模拟人工湿涝胁迫的方法,对适宜豫南地区种植的高产花生品种开展了耐涝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湿涝胁迫可造成花生荚果产量降低35%~63%,且影响花生各个方面的生长发育,表现为叶片SPAD值下降、干物质积累减少、根系形态受损、根系活力下降、单株结果数和有效果数减少。不同花生品种表现不同,远杂9307和远杂9102受湿涝胁迫影响较小,胁迫与正常条件下荚果产量、叶片SPAD值、有效果数、总根长、根系活力的相对值分别为0.65、0.89、0.69、0.62、0.86和0.60、0.80、0.53、0.86、0.64;白沙1016受湿涝胁迫影响较大,胁迫与正常条件下荚果产量、叶片SPAD值、有效果数、总根长、根系活力的相对值分别为0.37、0.65、0.28、0.33、0.73。应用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认为,远杂9307和远杂9102综合抗涝性较强,适宜在豫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5.
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珍珠豆型花生远杂6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调查了夏直播花生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开花物候、群体开花规律、群体成针、成果特性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合理密植对花生群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5×10~5穴/hm~2密度种植比1.80×10~5穴/hm~2始花时间晚1~2 d;第一对侧枝基部10 cm内节数减少了10.29%;有效分枝比率提高8.5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81%、2.25%。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始花时间提前2~3 d,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03%、1.58%。双粒播种比单粒播种有效分枝比率提高10.6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70%、1.43%。2.25×~穴/hm~2宽窄行双粒种植的群体开花总量最高(1 873.31万朵/hm~2),群体果针数和结果数也最多,分别达1 365万个/hm~2和488万个/hm~2。远杂6号为耐密品种,夏直播种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荚果商品性。  相似文献   
106.
豫花932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高油、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技中心鉴定,2006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推广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豫审2007004。  相似文献   
107.
河南省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AFT)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集蜂曲霉、黑曲霉或溜曲霉产生的一族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已被WHO列为已知最强的致癌物质。目前已确认的黄曲霉毒素有两大类型17种,花生常见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B1,B2,G1,G2,其中以B1毒性最强和产毒量最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花生黄  相似文献   
108.
植物从种子萌发、生根、长出枝叶到开花结实、衰老、脱落、休眠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无机物和有机物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物质和营养物质,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有机物质来调控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这类物质被称为植物生长物质.  相似文献   
109.
利用AHP—FUZZY方法综合评判花生新品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花生品种各因素占的权重,用模糊多级评判(FUZZY)对1997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参试品种的优劣排序。  相似文献   
110.
我国花生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简述了中国当前花生生产发展概况,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目前花生生产在品种与种子、栽培技术、机械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花生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分析认为,为进一步挖掘花生产量潜力,必须加强关键生产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笔者最后就国内花生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为促进花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