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37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河南省花生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近年来河南省花生面积不断增加,单产不断提高,高油花生发展迅速,但出口贸易发展缓慢,花生品种油酸亚油酸比值偏低,深加工技术落后,良种化率低的产业现状,提出了加强优质品种选育,促进花生种子产业化、优化品种布局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2.
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侵染花生导致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污染是影响花生食用安全性和限制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污染抗性分为抗侵染和抗产毒两种类型。抗性机制主要包括形态机制、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种皮中决定花生抗侵染的主要因素为蜡质层厚度、栅栏细胞排列密集程度及有无裂纹等特征。种子中单宁酸、胰蛋白酶抑制剂、白藜芦醇等与花生抵抗黄曲霉菌侵染及毒素合成有关。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转录因子基因、脂氧合酶基因等均参与了花生抵抗黄曲霉菌侵染的过程。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来可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和多组学结合的方法,从基因调控网络水平上开展花生黄曲霉抗性研究,在更深层次上阐明花生黄曲霉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63.
豫花15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花生的生产实际,对豫花15号播期、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提出了豫花15号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案,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文章对花生新品种推广中存在的品种多、乱和杂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通过政府引导、进行高产示范方建设及技术培训、创新花生新品种推广体系、研发花生种子成套加工设备等有针对性的花生新品种推广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5.
高质量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快速获得用于染色体分带或者荧光原位杂交的高质量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通过选择适当粗细的花生侧根,经过对二氯苯浸泡预处理,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后,直接用45%醋酸烘烤压片,得到了细胞平整、染色体分散的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与HCl解离压片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中试剂对染色体影响微小。与酶解去壁低渗法相比,该方法没有酶解去壁低渗的过程,不需要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较贵重试剂,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制片效率。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花生,也适用于芝麻、水稻、玉米、大豆、青豆、番茄等多种植物。  相似文献   
66.
<正>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2020年我国花生油产量288.2万t,占我国植物油食用消费量的9%。2021年3月,中国花生油市场价达到了高点,每千克花生油价格为26.4元,每千克高油酸花生油价格达到42.0元。河南省是我国花生主要产区,2020年种植面积126.18万hm2,总产量594.90万t,分别占全国的26.70%和33.10%,均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67.
为提高旱薄地花生产量,缓解粮油争地矛盾,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剂施用对花生生长发育及氮素积累的影响,明确了保水剂的最佳施用量。研究发现,保水剂可长效保持土壤较为适宜的含水量,提高叶片功能,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其中保水剂用量45~60kg/hm~2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施用40d后土壤含水量提高94.32%,收获期叶面积增加19.27%,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45.49%,籽仁含氮量提高52.97%,单株结果数增加27.51%,单株生产力提高34.45%。施用保水剂,能克服旱薄地花生供水不足、长势弱、产量低及品质差等问题,有利于提高结果数和单株生产力,为旱薄地花生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8.
河南省花生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河南省花生产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对河南省驻马店、开封等14个花生产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产区砷的含量为3.04~8.90 mg/kg,平均6.20 mg/kg,铅的含量为5.53~18.30 mg/kg,平均12.83 mg/kg,铬的含量为13.80~43.60mg/kg,平均2...  相似文献   
69.
豫花93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70.
花生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F2遗传群体分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高油酸种质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油酸亲本wt08-0932和wt08-0934与普通(低)油酸含量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建立不同杂交组合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明确控制油酸性状的主基因个数、加性或显性效应值、遗传力等。【结果】获得控制油酸和亚油酸性状遗传的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油酸和亚油酸性状的2对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6%-89%和70%-85%,并存在多基因效应。控制油酸含量的2个主基因显性效应值均为负值,控制亚油酸含量的2个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值均为正值。【结论】花生的油酸和亚油酸性状分别由2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基因互作及多基因效应。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均大于第二对主基因。2对主基因同时变异形成高油酸性状;2对主基因之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差异导致在1对主基因变异时形成中低油酸含量和中高油酸含量的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