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37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明确花生水分敏感时期,为花生进行科学合理灌溉、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中早熟大果型‘豫花9326’和早熟小果型‘豫花9936’为材料,在全自动防雨干旱棚条件下,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了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干旱胁迫对花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干旱胁迫均导致花生生长发育受抑制、产量降低。其中花针期干旱,影响最大,花针期干旱主茎高、侧枝长分别降低了42.1%、37.5%,产量降低了22.2%。其次是结荚期干旱和苗期干旱,成熟期干旱影响最小。通过对各指标的分析,苗期干旱、花针期干旱主要是影响了单株结果数,从而降低了产量;结荚期干旱、成熟期干旱则是降低了饱果率、百仁重、出仁率,进而影响了产量。本研究明确了花针期是花生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的时期,对提高花生水分利用效率和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花生单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GGE双标图在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研究了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关系,科学评价参试品种与试点,为品种审定及试点遴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可直观分析农作物两向数据的GGE双标图对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品种与试验点环境间的关系、各试点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理想品种为‘豫花55号’,能有效地选择高产稳产品种的试点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相似文献   
73.
为筛选高诱导率的花生品种并建立花生的高频再生体系,比较了22个花生品种在MS和1/2MS培养基中的萌发情况,同时以4d苗龄的花生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花生幼叶丛生芽诱导率的品种差异性,以及羧苄青霉素(Carb)和头孢霉素(Cef)对花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22个花生品种的种子在1/2MS培养基上萌发率均比在MS培养基上稍高。不同品种花生幼叶丛生芽诱导率差异明显,其中Hz006、Hz001、Hz012和Hz037幼叶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率较高,均高于90%,Hz015最低,只有31.8%。添加500mg/L Carb对花生幼叶丛生芽分化无抑制作用,其中,Hz009添加500mg/L Carb后,丛生芽诱导率比不添加抗生素的CK提高13.5个百分点;Cef则对多数花生品种芽诱导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Hz010最为明显,其丛生芽诱导率下降48.5个百分点。因此,花生种子预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遗传转化时应选择Hz006、Hz001、Hz012和Hz037等高诱导率的花生品种,农杆菌介导花生转化时选择Carb抑菌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74.
为解决花生组培苗及转基因植株移栽成活率低、田间长势较弱等难题,对花生嫁接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不同花生品种实生苗为砧木,4个花生品种的无菌组培苗为接穗,采用劈接法,分别采用花生的上胚轴和下胚轴为嫁接部位进行嫁接。不同品种的砧木嫁接成活率差异很大,豫花0215作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且结实性较好;不同品种接穗成活率也存在很大差异,珍珠豆型品种嫁接成活率及结实性优于普通型品种。从田间长势和结实性来看,下胚轴是较适宜的嫁接部位,移栽田间后省去了去除砧木侧芽的工作,收获时只有接穗上结果。通过嫁接可以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并且田间长势较好,都能正常开花,结实性较好,个别植株出现不育。  相似文献   
7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从种子萌发、生根、长出枝叶到开花结实、衰老、脱落、休眠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无机物和有机物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物质和营养物质,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有机物质采调控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这类物质被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物质可分为两大类,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并经常从产生部位输送到其他部位,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豫花7号三年区试结果的丰产稳产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豫花7号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合在河南全省推广种植。单株结果数、株高、百果重及半公斤果数与产量呈正相关;侧枝长,单株秕果数,结果枝数,总分枝数对产量具有负效应。提出适当增加密度,适期早播控制无效分枝数,减少秕果数,提高百果重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7.
麦套花生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4个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系)的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与单株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侧枝长与单株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单株生产力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百仁重>饱果率>单株结果数>侧枝长>结果枝数>出米率>百果重>主茎高>总分枝数。河南省麦套花生高产育种目标是:选择单株饱果数多,百仁重高的大粒型品种。  相似文献   
78.
为了保障花生品种远杂9847优质增产丰收,选取3个代表性的花生产区,并依据生产实践分别设置5个不同播期和密度,研究该品种在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域的最适播期和最佳播种密度.结果表明,试验点、播期、密度、试验点×播期和密度×播期互作对远杂9847的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试验点×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密度对脂肪、蛋...  相似文献   
79.
为提高旱薄地花生产量,缓解粮油争地矛盾,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剂施用对花生生长发育及氮素积累的影响,明确了保水剂的最佳施用量。研究发现,保水剂可长效保持土壤较为适宜的含水量,提高叶片功能,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其中保水剂用量45~60kg/hm~2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施用40d后土壤含水量提高94.32%,收获期叶面积增加19.27%,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45.49%,籽仁含氮量提高52.97%,单株结果数增加27.51%,单株生产力提高34.45%。施用保水剂,能克服旱薄地花生供水不足、长势弱、产量低及品质差等问题,有利于提高结果数和单株生产力,为旱薄地花生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0.
为解决花生野生种及转基因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田间长势弱等难题,本研究对花生的嫁接技术进行了优化。以黑籽花生品种豫花0215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培养7d的实生苗为砧木,以栽培种、野生种及双二倍体的无菌组培苗为接穗,采用劈接法,以花生的下胚轴为嫁接部位进行嫁接。结果表明,花生砧木的培养方式不同,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砧木下胚轴达到6cm以上,平均嫁接成活率较高,达到96%以上。不同类型接穗嫁接成活率差异很大,栽培种的嫁接成活率较高,嫁接到黑暗培养的砧木上成活率达到100%。采用黑暗培养的豫花0215作砧木,大大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和嫁接效率,该方法在花生野生种、双二倍体及转基因植株等组培苗的嫁接上获得成功,克服克服了野生种及后代材料生根困难及移栽成活率低,及组培苗移栽后长势弱等问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