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魔芋葡甘聚糖衍生物在烟草保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新型烟草保润剂,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丙二醇和甘油作对照,进行了魔芋葡甘聚糖改性产物(KSAP)在烟丝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T为22+1℃,RH为(40+2)%时,KSAP溶液的重量减少量最小,为1.119 g,添加KSAP保润剂的样品烟丝最终含水率最高,为10.05%,说明KSAP的保湿性能和在卷烟中的保润效果优于丙二醇和甘油;在T为22+1℃、RH为(90+2)%时,KSAP吸湿率比丙二醇和甘油分别低2.39%和7.54%,说明KSAP兼具防潮的功效。同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的结构分析表明,KSAP为富含—OH和—COO—亲水基团的多网格物理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32.
陈万光  蔡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73-7174
[目的]探讨几种日本锦鲤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日本锦鲤7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试验中日本锦鲤常见的7种疾病均得到了很好的诊治。[结论]该研究为日本锦鲤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刘寿东  张富存  胡凝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75-4379
[目的]对不同株型水稻冠层结构、冠层内光分布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定量化关系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方法]采用双参数椭圆函数和Beer-Lambert光传播定律分直射光和散射光对作物的冠层结构和光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函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两优培九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较为一致。但是汕优63无论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均表现为在冠层上方实测值比模拟值大,而在冠层下方模拟值比实测值大。通过对消光系数的模拟研究表明,9:00~17:00两优培九直射光消光系数要比汕优63平均小0.45,而散射光消光系数两优培九为0.34,汕优63为0.38。[结论]在一定环境下,作物叶倾角分布密度的差异程度决定了冠层光分布差异的大小,因此,将消光系数视为常数是不适当的;可以在冠层光分布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冠层光合作用的数值模型,进而估算作物的生产潜力,为作物育种与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为探明冬春季目光温室内气温的变化规律,于山东莱芜进行温室内小气候观测试验,对各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2、1和2月份的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为08时,阴天会推迟1h.且最低气温均在番茄的生长界限温度以下;3和4月份的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分别为07和06时;且最低气温均在阴天最高,多云天次之,晴天最低;(2)温室内外气温相关性阴天时最大,多云天次之.晴天最小;且白天相关性明显小于夜间;(3)冬季温室内增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5.
饲养水温对草鱼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草鱼在水温10℃、20℃和28℃条件下饲养五周后,测定其体表粘液、血清、肠粘液、肝、脾和肾脏中溶菌酶的活性。20℃和28℃试验组的溶菌酶活性比试验前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而10℃试验组的溶菌酶活性有所下降,推测这主要是由于鱼体未摄食的缘故。  相似文献   
36.
房县与津巴布韦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房县烟叶和津巴布韦烟叶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等级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房县的C2L、C3L和C3F等级烟叶中叶绿素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与津巴布韦的B10AT/S等级含量相当:房县的X3F等级烟叶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高于津巴布韦所有等级;房县的C3F等级烟叶的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与津巴布韦LJLT等级相当;房县各等级烟叶的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含量与津巴布韦L1LA/S和LJLT等级相当,略低于BIOAT/S等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可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由房县的X3F等级单独构成,第Ⅱ类包括津巴布韦的LJLT和L1LA/S等级,第Ⅲ类包括房县的C2L、C3L、C3F和津巴布韦的B1OAT/S等级.  相似文献   
37.
38.
利用常规台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一日四次的1°×1°再分析资料,使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分析了高低空急流及其次级环流在辽宁2010年8月4至5日区域性暴雨过程中的动力作用。结果表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东高西低”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强降水发生在584~588 dagpm 等值线之间,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槽、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和切变线。在暴雨过程中,高空急流的加强东移对低空急流加强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辽宁东部低空急流加强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原因。辽宁东部的低空急流的北侧上升支刚好位于暴雨区上空,为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暴雨区出现在200hPa 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850hPa 西南低空急流左侧。高空急流入口区北侧上升,南侧下沉的次级环流圈是本次暴雨的独特特征。在高空急流强盛期间,影响暴雨区的次级环流是反环流圈,即在辽宁上升,在辽宁以南地区下沉;而在降水后期,随着高空急流减弱,快速东移,由辽宁东部低空急流北侧的上升支,与辽宁以北的西北风低空急流的南侧的下沉支形成正环流。本次过程中低空形成两支急流,且低空急流的次级环流恰好镶嵌在高空急流的次级环流中,次级环流的方向转变均是本次暴雨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9.
相似环流背景下2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抚顺地区暴雨短期预报能力,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9日和2013年8月16日抚顺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均发生在偏西气流的纬向环流形势下,500 hPa贝加尔湖冷空气东南移是造成抚顺地区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但不同点在于冷空气的输送形式,“07.9”暴雨过程是由贝加尔湖脊向东南方向移动导致,“8.16”暴雨过程主要是贝加尔湖脊前横槽南下所致。2次过程200 hPa均存在强盛的高空急流,但分流区的位置不同,“8.16”暴雨过程高空急流分流从辽宁西边界开始,从而有利于强暴雨的发生。低空急流、高空急流分流区的位置以及地面系统不同是导致2次暴雨强度差异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0.
文章在传统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ACSI)的核心概念和架构的基础上,结合气象服务独特的特点,对其进行了修改和更新,构建了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SPSS和SAS等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经过一次修改得到较好的拟合模型,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