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武汉市土地生产力状况及其人文因素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武汉市为例,借助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生产力状况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影响土地生产力变化的人文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2.
大花紫薇开花及花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大花紫薇的开花习性及花粉萌发特性。[方法]观测了大花紫薇花朵的开放过程和花粉管的萌发过程,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大花紫薇在清晨4:30花朵萼片开裂,7:00花瓣全部展平,花药开裂,这时柱头上分泌大量粘液,为人工授粉的最佳时间;硼酸和蔗糖对大花紫薇花粉的离体萌发影响显著,萌发率最高的组合为蔗糖150g/L+硼酸20 mg/L+CaCl_2 10mg/L;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大花紫薇开花后4 h大量花粉粒萌发,花后6 h大量花粉管进入花柱内约1/4处,花后12 h花粉管集中成束前进,约到达花柱1/2处,花后24 h大量花粉管集中成束进入子房,进而完成受精产生种子。[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大花紫薇开展育种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基于近缘物种SSR引物和EST-SSR序列的梅花SSR引物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获得更多的梅花SSR引物,本研究筛选了84对梅花近缘物种的引物,并从梅花EST数据库的序列中设计了23对EST-SSR引物,用12个梅花品种对这些引物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近缘物种的引物有69对能扩增出条带,有效扩增率达82.1%,从中筛选的14对引物共得到85个等位基因,平均值为6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07...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1个大黄鱼F1家系150个个体22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并分析了标记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2个位点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37;平均观测杂合度与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5和0.73,部分位点基因型分布严重偏离孟德尔定律,暗示其可能与适应性基因相连锁,其中LYC0446位点附近可能存在隐性纯合致死基因。LYC0077位点与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均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等位基因A(165 bp)对应的生长性状表型值最大,可以作为选育快长性状的有效分子标记;LYC0015和LYC0243与体高呈显著相关(P<0.05),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不显著(P>0.05),LYC0015位点的等位基因C(110 bp)和LYC0243位点的等位基因A(160 bp)为有利的等位基因。对LYC0015、LYC0077和LYC0243进行不同基因型个体表型值的多重比较,找到3种对生长性状有利的基因型,分别为BC、AA和AB。同时,以体质量性状为参照,对3个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进行比较,找到一个最优基因型组合(BC/AA/AB),与3个位点单独分析对应的最优基因型完全一致,符合加性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45.
简要回顾了我省重大植物疫情防疫体系建设背景、建设布局、建设进展及取得成效,旨在加强植物检疫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实现植物检疫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46.
为明确桑叶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率及饲用价值,试验以桑叶为研究对象,选用6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肉牛,采用尼龙袋法,研究桑叶在肉牛瘤胃中停留时间为6 h、12 h、24 h、36 h、48 h、72 h的降解变化。结果表明,桑叶营养成分丰富,其粗蛋白含量较高,达到20.64%;其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均随在瘤胃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大体上,24 h~72 h的降解率与24 h前的降解率变化差异显著(P0.05);24h之后,降解率变化较为平缓,72 h降解率最大。24 h时干物质的降解率为81.49%、粗蛋白的降解率为88.72%、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为72.59%,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为18.94%。  相似文献   
47.
苹果蠹蛾传入辽宁省的风险及阻截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苹果蠢蛾在国内外发生情况,结合辽宁省气候特点、寄主植物和传入途径,综合分析了苹果蠹蛾传入辽宁省的风险和潜在威胁,提出了建立苹果蠹蛾疫情阻截带的构想,旨在有效阻截苹果蠹蛾于国门和省门之外.  相似文献   
48.
三叶草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技术对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白三叶 (T.repens)、杂三叶(T.hybridum)及白三叶中的叶型变异植株共11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对引物共产生了426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10.7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3.8%。7份白三叶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55~0.927,平均相似系数为0.854,白三叶叶型变异植株有特异性条带出现;3份红三叶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57~0.837,平均相似系数为0.791,说明白三叶和红三叶种内均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种间聚类表明,杂三叶与红三叶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表明SRAP技术可有效地用于三叶草的种间种内亲缘关系、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49.
梅花花朵香气成分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研究梅花香气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以‘三轮玉蝶’梅花朵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5个阶段的花朵及不同花器官释放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梅花开花的5个阶段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乙酸苯甲酯、丁子香酚和乙酸己酯是构成‘三轮玉蝶’梅花朵香气的重要成分。在梅花开花过程中,花香化合物释放存在4种趋势,乙酸苯甲酯呈现低—高—低的动态趋势,苯甲醛呈现高—低—高的趋势,α-蒎烯、莰烯、柠檬烯和樟脑4个单萜类化合物呈现高—低的趋势,丁子香酚呈现低—高的趋势,梅花复杂的花香调节模式致使不同开花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产生变化。从梅花不同花器官中检测出27种化合物,不同的部位释放的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很大的差异。花瓣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衍生物,雄蕊主要释放芳香族化合物,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的化合物类型较广,单萜化合物在此部位检测到。在开花的第4阶段,花萼、花盘和雌蕊群释放低含量的丁子香酚和高含量的乙酸己酯可能是引诱蜜蜂觅食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50.
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通过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瑷变化趋势的分析,找出湖北水稻单产下降的主要技术原因,提出了恢复湖北水稻单产的技术突破口及水稻生产区域化栽培模式,并指出了湖北省水稻持续丰产需要继续攻关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