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怀玉山三叶青试管苗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到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3基因的核心片段,利用RT-PCR技术克隆该病毒增殖蛋白3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亚细胞定位、器官表达分析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3基因cDNA总长度为873 bp,G+C含量为44.22%;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3由29...  相似文献   
52.
利用RAPD技术对64个三叶青种质资源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引物进行批量PCR实验。结果表明:64个三叶青样本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666 7~2.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7 9~1.701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67 0~0.398 4,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62 8~0.583 0,平均多态位点为7.5,平均多态百分数为93.145%;在遗传相似系数0.720 56处,可以将64个三叶青样本分成11大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697 04处,则可将64个三叶青样本分成4大类;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种源的地理距离存在不一致性,这可能与种质资源库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关。表明所测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为合理保护三叶青的基因资源及其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对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和怀玉山本土农家薯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和转录组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差异Indel分析后,共有830个候选转录本(726个基因)与转录组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其中共有346个基因在土豆中具有表达,共有54个(15.6%)转录本是显著差异的,共有219个(63.2%)转录本倍性变化≥2倍(HAP相对于LAP 83个上调,136个下调);在CV分析后,共有428个候选转录本(315个基因)与转录组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其中共有221个基因在土豆中具有表达,共有35个(15.8%)转录本是显著差异的,共有107个(48.4%)转录本倍性变化≥2倍(HAP相对于LAP 39个上调,68个下调);在进行CNV分析后,与转录组差异基因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其中分类为Amplification的CNV中,属于显著差异的,并且倍性变化≥2倍的CNV,HAP相对于LAP有22个上调,48个下调;分类为Deletion的CNV中,属于显著差异的,并且倍性变化≥2倍的CNV,HAP相对于LAP有571个上调,1 331个下调;分类为Neutral的CNV中,属于显著差异的,并且倍性变化≥2倍的CNV,HAP相对于LAP有8个上调,20个下调。本试验结果可为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和怀玉山本土农家薯的品种鉴定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香石竹斑驳病毒的鉴定和RT-PCR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表现为叶斑驳、花碎色症状的香石竹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 ,电镜负染观察到直径为28~33nm的球状粒子。病毒提取液经紫外光测定呈典型核蛋白吸收曲线 ,OD260/OD280=1.70;血清学反应与CarMV抗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通过以上实验结果 ,确定该病毒分离物为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 ,CarMV)。根据该病毒的RNA序列设计引物 ,对病健材料进行了RT-PCR检测 ,结果从感病材料中扩增出大约600bp的特异片段 ,而健康植物无此扩增带。将PCR产物连接 pGEM-T-easy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JM109,得到了含目的片段的重组子 ,经双脱氧序列分析 ,与Guilley报道的序列对应部分的核苷酸序列基本一致 (其同源性达96% ) ,最低检出病毒核酸含量为5ng ,表明应用RT-PCR检测香石竹斑驳病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
竹丛枝植原体16SrDNA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植原体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的引物,对表现丛枝的竹子植株总DNA进行直接PCR及巢式PCR扩增,得到长1.2kb的目的片段。将此片段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通过酶切、PCR鉴定,对筛选得到的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植原体16SrⅠ组中的西方翠菊黄化植原体(SAY)同源率为99%。依据16SrDNA序列建立了竹子丛枝病植原体株系的系统进化树。对云南竹子丛枝病植原体株系分类鉴定与已报道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56.
一种引起香石竹黄化病植原体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原体(phytoplasma)(原称类菌原体Myco- plasma-like Organism,简称MLO)是一类无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筛管细胞内的原核生物。迄今为止,世界上报道的植物植原体病害多达300余种, 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主要症状包括丛枝、黄化、花变叶、花器褪化等。由于植原体至今未能分离培养成功,其培养性状、生化特性、营养需求等都无从得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检测及鉴定技术的发展都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十多年来,PCR技术使植原体检测、鉴定与分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对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分析使人们从遗传本质上认识到了植原体与其它原核微生物间的差异,也使人们对植原体的检测达到了单拷贝基因水平。目前, 根据植原体16S rRNA和核糖体蛋白(rp)基因的序列分析形成了植原体分类和鉴定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7.
植原体病害是喜树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传播喜树植原体病害的主要媒介昆虫是喜树上的一种小绿叶蝉,为进一步分析媒介昆虫传播植原体机制以及植原体在昆虫体内的侵染循环过程,为植原体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媒介昆虫的种类及分类地位必须先行明确。通过网捕法采集云南文山喜树上的小绿叶蝉标本,在体视显微镜下根据各龄期外部形态以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进行种类鉴定,结合PCR扩增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片段进行测序和比对,利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出平均遗传距离并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一步明确其分类地位,再根据前人制作的属及亚属分类检索表明确其分类地位。共检视并解剖小绿叶蝉雄虫标本100余头,提取20余头DNA进行测序,得到16条709 bp大小的COⅠ基因序列片段,结合NCBI上相关的叶蝉COⅠ序列,建立基因进化树。综合分析其外部形态、雄性外生殖器特征以及COⅠ序列比对,明确了喜树丛枝植原体主要媒介昆虫是拟帕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paraparvipenis Zhanget Liu-CA,分类地位为小绿叶蝉属Empoasca Walsh, 1862,...  相似文献   
58.
番茄红素在食用油中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番茄红素在不同品种食用油中的稳定性、对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及番茄红素抗油脂氧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在3种食用油中的稳定性大小表现为: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在较低温度下番茄红素的保留率较高;随着番茄红素添加量的增加,豆油的氧化稳定性指数(OSI)值提高,抗氧化效果好;番茄红素是淬灭单线态氧能力最强的类胡萝卜素,其速率常数远高于其他胡萝卜素.指出将番茄红素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到食用油中,制得功能性油脂,是减缓油脂氧化的有效方法,且可以提高番茄红素自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9.
我国应重视进出口花卉病毒病的检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0.
对世博会来自德国的鼠尾草进行了目检、酶联实验、电镜观察及生物接种实验.初步确证鼠尾草携带番茄环斑病毒(ToRSV),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