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61.
以绿金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 Schott)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重金属离子(Pb2+,Cd2+)、盐(NaCl)及其复合溶液对其光合系统、膜系统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重金属及盐处理浓度的增加,绿金合果芋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受到抑制;游离脯氨酸含量、CAT活性具应激效应,即在低浓度胁迫下升高,高浓度下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SOD活性随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NaCl处理下则表现为低浓度下升高,高浓度下降低。通过本研究发现,绿金合果芋的光合系统、膜系统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对重金属胁迫的反应均较为灵敏,可作为评估重金属及盐胁迫对其危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62.
以1年生龟背竹(M.deliciosa Liebm)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0、100、200、300 mmol/L)Na Cl处理对龟背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 Cl处理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龟背竹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低浓度(≤100 mmol/L)Na Cl处理下,较对照均有所提高,高浓度(≥300 mmol/L)处理时,除胁迫40 d时脯氨酸含量外其余均较对照降低;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龟背竹叶片叶绿素含量随Na Cl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短期(20 d)胁迫较长期(40 d)胁迫变化幅度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3种酶活性随着Na Cl处理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和高浓度处理均较对照增加。以上结果说明,龟背竹在低浓度Na Cl胁迫下可通过增加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和诱导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减少由于胁迫而带来的代谢失衡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63.
林冠截留降水是森林植被对降雨到达地面的阻截,也是对大气降雨的再分配,是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当前森林冠层水文过程研究,即林冠截留、透流和茎流及影响因素(降水量、降水强度、林冠结构特征、林分密度、林冠干燥度);林冠截留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经验、半经验、半理论和理论模型)的分析。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讨PEG预处理对盐胁迫和镉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将黑麦草幼苗分别用0,5%,10%,15%,20%,25%(对应水势分别为0,-0.05,-0.15,-0.30,-0.50,-0.77 MPa)的PEG-6000营养液进行预处理后,分别用含150 mmol/L NaCl和Cd~(2+)浓度为10 mg/L的胁迫液培养,然后测定黑麦草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15%(-0.30 MPa)PEG预处理和镉胁迫下10%(-0.15 MPa)PEG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PEG预处理下多年生黑麦草在遭受逆境胁迫时,受到多种生理生化的调节,其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是黑麦草应答逆境因子胁迫的重要调节机制,体现了其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能力以及在多种逆境胁迫下的交叉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5.
用多重比较法(LSD法)分析豫北地区不同功能区毛白杨、三球悬铃木、国槐和小叶白蜡叶片与叶面尘中硫含量、大气硫浓度的差异,分别拟合叶片硫含量与叶面尘中硫含量、叶片硫含量与大气硫浓度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绿化树种叶片硫含量和叶面降尘中的硫含量均随大气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由大至小依次是毛白杨、国槐、三球悬铃木和小叶白蜡;毛白杨、三球悬铃木、国槐和小叶白蜡叶片硫含量与叶面降尘中硫含量拟合一元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依次为0.917、0.951、0.956和0.890;4种绿化树种叶片硫含量与大气硫浓度拟合一元回归模型的R2分别为0.950、0.932、0.909和0.887;4种绿化树种叶片硫含量、叶面降尘中的硫含量与大气硫浓度三者拟合二元回归模型R2分别达0.978、0.960、0.967和0.899。所有模型的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绿化树种叶片及其叶面降尘均可作为大气硫化物污染的有效生物指示剂,可为区域环境监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6.
穆瑞瑞  蔺芳  张可  吴健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154-156
为了探讨外排泵基因和志贺菌多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对临床耐多药志贺菌H24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外排泵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对多耐药志贺菌进行药敏测定,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24的外排泵基因emre、cmr、acrb、ydhe的表达水平。药敏结果显示,H24对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呈高度耐药,对硫酸新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呈轻度耐药。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4个外排泵基因均有表达,emre、cmr外排泵表达量明显高于acrb、ydhe外排泵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67.
9种常见绿化树木滞尘量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新乡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规律,选择3个功能区9种绿化树木对其叶片滞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构树、紫叶李、女贞、国槐、凤尾兰、栾树、大叶黄杨和白蜡单叶滞尘量分别为11.591、5.313、2.841、2.146、1.698、1.517、1.325、1.142、0.635mg,其中,悬铃木与构树、紫叶李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其他树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白蜡与构树具有显著性差异。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女贞、悬铃木和白蜡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分别为0.385、0.321、0.310、0.241、0.166、0.128、0.097、0.088、0.054mg/cm2。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叶片单位面积滞尘能力较强,悬铃木、女贞、白蜡相对较弱,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居中。树种和功能区对树木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8.
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DHDPS)是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探讨DHDPS在不同植物中所受到的选择压力及其功能分歧,以期为阐明赖氨酸积累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并为植物逆境适应性研究提供线索。利用模式植物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并获得水稻、拟南芥和大豆等11个物种的DHDPS基因的核酸和蛋白全序列;利用Clustal X、PAML和DIVERGE等工具剖析了21条DHDPS基因的序列、功能分歧、选择压力及进化关系,并计算了相关参数。系统进化树揭示了植物DHDPS基因能被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杨树的2个DHDPS蛋白单独形成了E类群,剩余的4个类群至少包括2个物种的DHDPS蛋白。基于位点模型的选择压力检测显示,M8模型虽然能签定出正选择位点,但这些位点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植物DHDPS基因主要受控于纯净选择。类群间功能分歧研究显示:类群之间存在Ⅰ型功能分歧,不存在Ⅱ型功能分歧;总共鉴定了273个功能分歧位点,其中,Ⅰ型功能分歧位点214个,Ⅱ型功能分歧位点59个;似然比检测表明,Ⅰ型功能分歧位点均达到显著水平,但Ⅱ型功能分歧位点均不显著。因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DHDPS基因类群间发生Ⅰ型功能分化,同时,单个类群内纯净选择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
蔺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791-3793
为了考察肠道病毒71型(EV71)抗原(培养原液及层析液)在不同pH下的稳定性以及盐离子浓度可能对病毒粒子的聚集产生的影响,试验通过对EV71病毒培养原液的浓缩(即抗原的粗纯)和4FF层析后发现抗原在pH 3~9,2~8℃放置1周都很稳定,同时样品中不加NaCl,缓冲液中含0.1 mol/L NaCl可以提高抗原的收率。  相似文献   
70.
废弃矿山植被恢复技术方案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宜兴林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初步探讨了该矿山环境治理设计方案,主要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及植被恢复后期的管理,以期对宜兴废弃矿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