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为探讨花椰菜花梗颜色的遗传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 Seq 4000)对青梗和白梗花椰菜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2 253 822个序列读取片段(reads),对测序的结果从头组装获得66 450个单基因(Unigene),N50为1 285 bp,平均长度为717.40 bp。转录物注释结果显示,45 390个基因有同源比对信息;21 060个基因无匹配序列信息,可能为花椰菜特异的基因序列。对所得差异基因(DEGS)进行不同数据库注释,GO注释到2 540个DEGS,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及生物学过程3大类54个功能组;COG注释到的753个Unigene功能系统分为24类;以KEGG数据库为参考,将946个DEGS定位到119个代谢途径分支,注释到6个差异基因与类胡萝卜合成途径有关,9个DEGS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有关,1个DEGS与叶绿素代谢相关,且与花椰菜的花梗颜色形成密切相关。16个差异基因通过qRT-PCR验证,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花椰菜花梗颜色的形成机理,为花椰菜品种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苦瓜新品种闽研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用遗传距离大、来自不同区域的苦瓜品种材料高代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27个,通过比较观察表明,组合120(闽研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中早熟,商品瓜长纺锤状,瓜长26~32cm,瓜横径5.0~6.5cm,瓜肉厚0.8cm左右。瓜皮色淡绿具有光泽。平均单瓜重300~450g。肉质甘脆微苦,品质好。参加漳平、霞浦、福清多点试验,总产量达26000~32000 kg·hm~(-2),分别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97%、13.7%、16.5%。  相似文献   
33.
不同氮肥种类及用量对蔬菜硝酸盐积累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菜和白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氮肥种类及施用量对其硝酸盐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时,硝酸盐积累高峰出现在施肥后7~9 d;低氮时,硝酸盐积累高峰出现在施肥后9~12 d。菠菜对硝态氮的吸收利用较好,白菜对铵态氮的吸收利用较好。叶柄中硝酸盐含量最高,根部最低。硝化抑制剂双氰铵能降低NH4NO3和NH4C l的硝酸盐积累,尤其对NH4NO3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4.
福建省与台湾一水之隔,地理条件相近,农业气候相似,作物的生产节率比较接近.台湾现代农业的良种在我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引进价值.近年来,我们引进台湾蔬菜良种进行试种、示范,现将其中表现较好的部分特色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5.
近两年本中心引进了50多个新的蔬菜品种,通过试种,其中表现较理想的有6个,现介绍于下。 1 金王子番茄植株生长旺盛,属有限生长型黄色小番茄品种。株高160 cm左右,分枝能力强。始花序着生于5~7节,每花序着生8~10朵花,一般可座果5~6个。果实椭圆形,果面光滑,黄色具有光泽,单果重62.4 g。果肉多,种子少。糖分达9.5度,风味佳,可作为水果食用。福州地区12月上旬大棚内播种育苗,苗龄30 d左右。注意肥水调控,防止幼苗徒长。次年2月初地膜覆盖定植大田。采用双杆整枝,设立人字架支撑。早期气温低,要用2,4-D沾花或用PCPA喷花,以保花保果。 2 金辉巨早尖椒王植株生长旺盛,株高51 cm,株幅62 cm。始花着生于第9~10节。果实牛角形,果长18.1 cm,果蒂宽2.4 cm,单果重27 g。青果绿色,成熟果大红色,微辣。福州地区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育苗,2~3片真叶时分苗,株行距3~5 cm。次年3月初带地膜定植于大田,666.7 m2定植3000株左右。现花蕾后陆续摘除第一分枝以下的所有腋芽,以利通风透光。栽培过程中注意辣椒疫病和疮痂病的防治。 3 美国特大牛角王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6 cm,株幅79 cm。始花着生于第7~8节。果形呈牛角状,果长19 cm,果蒂宽4 cm,单果重44.7 g。商品果绿色,成熟果暗红色。肉厚,微辣。福州地区10~12月小拱棚或大棚内播种育苗,苗期注意猝倒病和地老虎的防治。2~3片真叶时分苗,2月底3月初带地膜定植大田,包沟120 cm的畦双行定植,株距40 cm。  相似文献   
36.
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系刺芹侧耳白色变种,又称白灵菇。其营养丰富,质地优良,口感佳,是一种珍稀的天然保健食品。近几年来,白灵侧耳人工栽培技术偶见报道,但提出要将发菌好的菌袋经过1~3个月的菌丝后熟期或长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进行出菇管理,导致栽培周期很长,成本加大,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我们经过几年的多次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为筛选适合福建地区种植的丝瓜新品种,以农福805为对照,对新选育的21个丝瓜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比较分析丝瓜新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商品性状、产量等。结果表明,C4、C6、C20植株长势旺盛,分枝性强,主侧蔓结瓜,瓜长20~25 cm,瓜径粗5~7 cm,瓜色绿或黄绿,瓜圆筒形,单瓜质量450~550 g,667 m2产量高,可作为优质丝瓜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及种植密度对茄子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密度对群体产量的影响与施肥水平有关.在低肥时,密度应小,高肥时可适当提高密度,品种才能获得高产稳产.随着密度的逐步降低,个体补偿效应和群体补偿效应下降,施肥水平越高,补偿效应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39.
苦瓜单株种子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瓜单株种子产量与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种子产量与其坐果数呈显著遗传正相关、与种子粒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而与千粒重却呈负相关但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构成因素对苦瓜种子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种子粒数(p=1.23216)〉千粒重(p=0.32360)〉单株坐果数(p=0.04058)。  相似文献   
40.
【目的】开发适合花椰菜的SSR分子标记,为花椰菜品种遗传关系鉴定、遗传图谱绘制等提供候选标记。【方法】以24份花椰菜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MISA软件对其转录组SSR位点信息进行分析,设计SSR引物,对这些引物进行PCR扩增,开发高多态性花椰菜的SSR分子标记;利用差异条带对不同花椰菜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转录组数据中得到66 450条Unigene基因,包含10 715个SSR位点,发生频率为12.09%,平均分布距离为5.9kb。SSR位点中优势类型为二核苷酸重复基序,出现频率占总SSR的51.16%;其次是三核苷酸,占总SSR的47.37%。重复序列基序共49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复基序主要为AG/CT、GA/TC和AAG/CTT。有1 164个长度≥20bp的SSR位点,获得具有潜在高多态性的SSR引物6 119对。随机设计的40对引物中有31对引物能进行有效扩增,其中有17对引物在24份花椰菜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UPGMA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为0.625时,17对多态性引物可将24份花椰菜分为3类。【结论】开发的花椰菜SSR标记类型丰富,出现频率高,具有较高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