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兰州市山旱地减量施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鹏  孙振荣  袁宁  蒲明  薛莲 《蔬菜》2019,(3):29-31
  相似文献   
12.
沼液是一种高效的可溶性有机液态肥,富含水稻所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赤霉素、生物碱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具有刺激水稻增产、增强植株抗逆性和改良稻谷品质等作用。本文作者综述了沼液的组成成分及在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应用技术与注意事项,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仿野生菌袋畦养黑木耳,产品颜色纯正,营养价值堪与野生品媲美,口感好。早春栽培菌袋,初夏生长的耳片大,肉质厚,色泽深,产量高,质量佳,经济效益好。山东省新泰市通过仿野生菌袋畦养黑木耳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证明,每667平方米栽菌袋10000袋,生产成本投入7000元,可产黑木耳干品300~500千克,高产者达600千克,按每千克千产品40元、每个劳动力管理2000平方米(3亩)计算,年纯收入1.5万~3.9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猕猴桃施肥方案,确立适宜汉中土壤实际的氮肥用量,减少化肥大面积施用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以“翠香”猕猴桃为试材,设置常规施肥(CK)、重施有机肥无氮(OM)、70%优化氮(N1)、80%优化氮(N2)、120%优化氮(N3)5个处理。相关分析表明,猕猴桃产量与新梢长度、单果质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及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优化施氮增加了新梢长度、叶片长度、果实硬度,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与CK相比,N1、N2、N3处理下新梢长度、叶片长度、果实硬度增幅分别为12.71%~24.18%、0.44%~5.3%、4.79%~7.5%,可滴定酸降低了9.09%~17.68%。优化施氮量显著提高了猕猴桃产量,增幅在24.49%~35.67%。其中N2增加幅度最大,较CK增产35.67%。优化氮肥提高了猕猴桃产量,减少了肥料浪费,同时也保持了猕猴桃优质稳产,其中80%优化氮效果最好,适宜在汉中地区猕猴桃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排水单元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流域内各排水单元农业面源N、P污染的总量和组成特征,揭示各排水单元间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变异特征,以湖北四湖流域为例,选取流域内24个排水单元,运用ENVI 4.7和GIS技术提取出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并建立基础数据库,通过对排水单元出水口水体的多时段定点采样测试,分析四湖流域排水单元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排水单元面源污染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上、下区排水单元污染较轻、中区表现严重的态势,这与流域内湿地和旱地等土地利用分布格局有关。在时间变异方面,农业面源年内变异明显,TN、TP在不同季节存在着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冬、春季的浓度明显高于夏、秋季,这与流域内降水和径流的季节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硼肥对花椰菜产量及硼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施硼处理对花椰菜产量及硼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N 360 kg/hm~2、P2O5150 kg/hm~2、K2O 225 kg/hm~2后,在莲座期及花蕾期各喷施2 g/kg的硼砂750 L/hm~2,花椰菜产量最高,为61 980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4 035 kg/hm~2,增产率6.96%;花椰菜干基硼含量最高,为36.17 mg/kg,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6.10 mg/kg。  相似文献   
17.
甘蓝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水氮利用及氮素运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甘蓝过量灌溉和施肥问题,试验通过设置甘蓝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灌溉量和施氮量等因素,从水氮运移及其利用效率出发,探讨垄膜沟灌和膜下滴灌水肥利用规律。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模式下施纯氮3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57135 kg/hm2。膜下滴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垄膜沟灌处理,其中施300 kg/hm2纯氮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膜下滴灌模式的氮肥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垄膜沟灌模式。垄膜沟灌模式矿质态氮向下运移的深度和数量明显要大于膜下滴灌模式。收获后,整个200 cm土层矿质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垄膜沟灌高于膜下滴灌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兰州进行了设施黄瓜水肥耦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设施黄瓜灌溉量为3 900 m~3/hm~2时,结合滴灌将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10-30)滴施300 kg/hm~2、叶面喷施5次(苗期喷施1次、开花结果期喷施3次,采收期喷施1次,每次20 kg/hm~2,喷施浓度800倍液),可明显改善黄瓜生育时期和生育性状。折合产量可达59 636.4 kg/hm~2,较滴施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450 kg/hm~2增产7 272.8 kg/hm~2,增产率13.89%。氮磷钾平衡型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20-20)滴施350 kg/hm~2,叶面喷施5次,每次23 kg/hm~2,喷施浓度800倍液时,折合产量为58 818.2 kg/hm~2,较滴施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450 kg/hm~2增产12.33%。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兰州市黄壤土条件下不同滴灌方式对设施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滴箭式膜下滴灌、内镶贴片式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及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设施黄瓜理化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方差和回归分析得出三因素影响的最优组合方案。【结果】三因素对植株理化性状的影响不大,但对其果实的理化性状、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极显著,影响顺序为滴灌模式>灌水量>施肥量。三因素最优组合为滴箭式膜下滴灌:灌水量66.13 m3/hm2,施肥量为25.2 kg/hm2,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产量为256 942.52 kg/hm2。【结论】滴箭式膜下滴灌和内镶贴片式膜下滴灌均能在不影响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节水节肥节本,其中以滴箭式膜下滴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水肥耦合一体化对温室茄子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观察了水肥耦合一体化对茄子生长的效果,试验采取滴灌施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模式。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200 m3/hm~2时,结合滴灌将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N-P2O5-K2O=20-10-30)滴施225 kg/hm~2,叶面喷施6次(其中苗期1次,开花期2次,结果期至采收期3次,每次25 kg/hm~2),可明显改善茄子植株农艺性状和商品性能,折合产量26 681.8 kg/hm~2,较对照滴施磷酸二铵增产3 090.9 kg/hm~2,增产率1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