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2011年9月,新疆某肉羊养殖场育肥羔羊羊群发病。通过对发病羊群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疫情为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并提出该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2.
本试验通过8次细胞融合,获得9株杂交瘤细胞,其中2B_2,B_5,B_5D_9三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具有较好的中和活力,所有单抗均属IgM类型,经过2年以上-196℃液氮保存,复苏后抗体滴度不减,仍在1: 5 120ELISA滴度以上.  相似文献   
133.
近年来,野生花卉的人工繁育、种植已广泛运用于植物配置之中,千叶蓍即为野生植物引种驯化品种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4.
乐果引起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给大鼠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乐果(0、3、10、30、100、300μmol/L),染毒122、4 h后,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分别用Fluo-2/AM、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和罗丹名123检测细胞内Ca2+浓度、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并在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情况,探讨乐果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细胞染毒12、24 h后,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除3μmol/L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且呈时间-剂量效应。3μmol/L组细胞内Ca2+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之后随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Ca2+浓度逐渐下降;细胞内ROS水平在3~100μmol/L随染毒剂量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在300μmol/L组略有下降,除3μmol/L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Δψm除24 h 300μmol/L组外均出现持续下降。结果表明,低剂量乐果染毒可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内Ca2+、ROS和Δψm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35.
<正>11月30日-12月1日,"第二届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大会暨天然橡胶协会理事会"在海口圆满召开。农业部农垦局、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各产胶垦区、热区天然橡胶产业界、科教界和相关部门的16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胡建锋到会并作重要讲话。讲话充分  相似文献   
136.
为制备拉沙里菌素(LAS)单克隆抗体,建立针对LAS的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方法,试验采用了活性酯法将LAS分别与BSA和OVA偶联成LAS-BSA和LAS-OVA作为免疫原和检测原,6次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最终筛选出一株能稳定分泌抗LAS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C11。经鉴定,C11的抗体类型为IgG1,轻链为κ链;所制腹水效价为1∶16 000,与莫能菌素钠、盐霉素钠、马杜霉素胺、头孢噻吩钠和硫酸链霉素均无交叉反应。用此单克隆抗体建立LAS Ci-ELISA检测方法显示,Ci-ELISA标准工作曲线为y=0.376x-0.2374(R2=0.9914),LAS在5~1 0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IC50为90.22 ng/mL,加标回收率为81.76%~102.41%,表明方法精确度好、灵敏度高。LA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Ci-ELISA方法的建立为下一步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7.
波杂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又名捻转胃虫病 ,是寄生于羊真胃内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以消瘦、贫血、腹泻、生长发育停滞等为特征 ,尤其是幼羊 ,发病后常引起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0 0 2年 7月份本院兽医院诊断了 1例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例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大丰市西团镇某农户饲养了 3 5只波杂山羊 ,系用纯种波尔山羊冻精与本地白山羊杂交所生杂交一代 ,现已有 2月龄。1个月前发现羊群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吃奶减少 ,大便拉稀 ,呈渐进性消瘦 ,体温正常 ,用庆大 小诺霉素治疗后未见好转 ,至 7月 2 5日已陆续死亡 2 4只。 7月 2…  相似文献   
138.
动物用质粒DNA内毒素去除方法的建立及其质量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自行改进设计的TritonX-114方法去除动物用重组质粒DNA中的内毒素,鲎试剂检测方法确定每毫克质粒DNA中内毒素的含量为50 EU.将3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重组质粒pEGFPNl包裹后转染COS-7、MDCK和Marc145细胞,结果表明,经TritonX-114去除内毒素后的质粒DNA(A)与无热源质粒提取试剂盒制备的质粒DNA(B)的转染效率相当,比未经内毒素去除的质粒DNA(C)的转染效率高.将上述3种方法制备的pcDNAlacZ经PEI包裹后尾静脉注射小鼠.注射后每隔2 d扑杀小鼠,取其心、肝、脾、肺和肾组织,定量检测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和持续时间,结果显示报告基因仅在小鼠的心、脾和肝组织中表达至第8天,A与B的表达水平接近,且明显高于C制备的pcDNALacZ的表达水平,提示经TritonX-114去除内毒素后的质枉DNA可提高转染效率和表达水平.多种动物体内注射重组质粒后,无体温升高等异常-临床表征,进一步说明了使用经TritonX-114去除内毒素的质粒DNA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9.
为揭示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的雄性生殖毒性及其机理,本试验研究了ZEA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 SCs)脂质合成的影响。选用大鼠原代SCs作为材料,设置对照组(无ZEA组)、染毒组(不同浓度ZEA处理组),处理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甘油三酯(TG)试剂盒检测TG含量,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内脂滴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脂肪酸合成蛋白的表达,ATP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结果显示,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ZEA浓度为20,30μmol/L时,大鼠SCs活性呈极显著下降趋势;10,20μmol/L ZEA可促使SCs内TG含量的极显著上升(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20μmol/L ZEA可促使SCs内脂滴含量的极显著性上升(P<0.01);各ZEA染毒组的脂质合成相关蛋白PPARγ和SREBP1的表达呈现极显著性上升(P<0.01),FAS呈现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P>0.05);10,20μmol/L ZEA组ATP呈现极显著性下降(P<0.01)。结果表明,ZEA对大鼠SCs具有一定的毒...  相似文献   
140.
采用酸水解法测定蒜头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发现,蒜头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根据其精确分子量推算,得出每个蒜头果蛋白分子的各氨基酸残基数约为503个。其中酸性和碱性氨基酸残基含量分别为23.06%和13.32%,说明蒜头果蛋白是一种酸性蛋白质;亲水作用较强的氨基酸残基占总氨基酸残基数的50.3%,说明该蛋白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比较好,便于用0.9%生理盐水溶解其干粉样品,为蒜头果蛋白作为药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