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313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328篇
  192篇
综合类   1371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211篇
畜牧兽医   1025篇
园艺   236篇
植物保护   1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究山苍子林分和环境因子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山苍子林可持续经营和优质丰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福建清流、湖北太子山、浙江富阳三地的山苍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山苍子林分和环境因子及经济指标进行初步分析,并利用结构方程分析了山苍子单株产量、果实精油含量及精油中柠檬醛含量与胸径、树冠高、...  相似文献   
92.
引进东魁杨梅在广东河源小面积种植,观察其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东魁杨梅对河源地区的气候较为适应,幼年树1年抽生4次梢,结果树1年抽生2~4次梢,耐瘦脊、耐酸、耐旱能力强,顶端优势明显;植后3年可形成早结树冠,4年生树单株产量15~25kg,6年生树单株产量30~70kg、平均株产45.5kg;果实于6月上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4.9g,口感酸甜适中,肉厚,多汁化渣,品质优良,有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3.
疫情突发,生活垃圾中的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的及时、高效、安全地收运管理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关键要素之一。文中立足疫情时期生活垃圾管理通知、指南等系列规定,实证分析全城全封控和全城动态封控下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收运管理,探讨全城全封控和全城动态封控下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收运管理中的困境。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重点封控区域的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收运管理存在着政策管理要求与现实收运管理能力协同不一问题,特别是全城全封控下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难以实现日产日清的现象。提出重点封控区域的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收运管理建议,为疫情时期潜在病毒性/病毒性垃圾高效收运和提级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4.
植物营养学研究近年来在植物养分高效分子机理、植物-微生物互作、根际互作与微生态调控、农田养分管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进展。然而,当前如何协调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环境可持续性仍面临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重大问题,本文提出"根际生命共同体(Rhizobiont)"学术思路,围绕"根际互作与养分高效"这一重大科学命题,构建"植物-根系-根际-菌丝际-土体及其微生物"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体系,突破植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关键界面互作机制,阐明根际生命共同体结构、功能及其在养分活化、吸收与利用中的作用机制,建立共同体多界面互作增效的生物学调控新途径,开辟植物-土壤-微生物交叉创新领域,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创新有助于破解粮食安全、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多目标协同的难题,支撑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文章指出了根际生命共同体与养分高效研究的重点方向与内容,尤其是深入揭示和调控植物第二基因组——微生物组的作用正成为农业科学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95.
应用物元分析法评价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煤矿开采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的影响,尝试利用物元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宿州市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煤矿开采、堆放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影响,与非矿区背景值相比,Cr含量达到非矿区土壤背景值的2~4.17倍,Cd含量达到非矿区土壤背景值的1~3.05倍,Pb和Cu含量达到非矿区土壤背景值的2倍左右,As的含量略高于非矿区土壤背景值。(2)综合关联度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在100 m处未达到轻度污染的标准要求,但具备向轻度污染转化的条件;200 m和400 m处分别达到轻度污染和清洁等级要求,但隶属该等级的程度不强,且随着距离增大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程度均在下降。(3)物元模型能够揭示每个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分异信息和综合评价的中间信息,适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价。  相似文献   
96.
[目的]以湖南省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方法,为湘江流域实施污染综合治理及区域平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究区域内的8个城市(长沙、湘潭、株洲、衡阳、岳阳、永州、郴州、娄底)2012年的人均GDP,人口总数,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和万元GDP污水排放量与8个市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系数。通过将各个市的人均排污量与8个城市的平均排污量作比较,求得各个市的超量排污量和节余排污量;按照主要因子排污价格及其排污比例确定超量排放和节余排放的支付和补偿价格;利用生态补偿标准系数,计算2012年湘江流域每个城市的最终补偿标准。[结果]2012年长沙、株洲、湘潭市应分别支付生态补偿资金4 005.0,440.7和430.1万元,衡阳、岳阳、郴州、永州和娄底市可获得的生态补偿资金分别为338.2,90.4,561.4,602.8和379.5万元。[结论]实际排污大于理论排污权的城市有长沙、株洲和湘潭市;而其他5个城市排污权均有节余。  相似文献   
97.
针叶林混交阔叶树是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林地养分循环的重要措施,而混交效应受到针叶树种自身特性的影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elliottii)是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针叶树种,但目前2种针叶林对阔叶树混交的响应特征还不清楚。选取马尾松、湿地松纯林以及木荷(Schima superba)补植后形成的马尾松—木荷和湿地松—木荷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剖面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容重、有机碳(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计算碳氮磷储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比较不同森林类型间的异同。混交阔叶树显著增加了马尾松林0—60cm各土层OC含量,而湿地松纯林与其混交林间OC含量无显著差异。同时,混交增加了2种针叶林土壤TN含量。马尾松林混交后0—60cm土层碳储量显著增加95.8%,而混交阔叶树对湿地松林土壤碳储量无显著影响。混交阔叶树后马尾松和湿地松林0—60cm土壤总氮储量分别增加了15.8%和28.4%,但混交对土壤磷储量无显著影响。混交显著增加了马尾松林0—40cm各土层C/N,而降低了湿地松林0—10cm土层C/N。混交阔叶树后马尾松林0—20cm土层C/P和0—10cm土层N/P显著增加,而混交仅增加湿地林0—10cm土层N/P。混交阔叶树增加了针叶林土壤氮储量,但对磷储量无显著影响,同时混交改变了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湿地松林相比,马尾松林土壤养分含量、储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对混交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98.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团聚体及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C)、氮(N)、磷(P)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红壤侵蚀区的植被恢复措施及生态治理模式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西省泰和县红壤严重退化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马尾松纯林、湿地松纯林、木荷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木混交林)以及湿地松木荷混交林(湿木混交林)5种植被恢复模式0—20,20—40cm土层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C、N、P分配格局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40cm不同粒径团聚体分别占总重56.34%(>2mm),30.01%(0.25~2mm),7.14%(0.053~0.25mm),6.54%(<0.053mm),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马木混交林>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恢复模式(p<0.05);(2)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C、N、P含量以马木混交林及湿地松纯林较高,水稳性团聚体C、N、P的含量总体随着粒径减小呈升高的趋势,以较小粒级养分含量较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层间C、N含量差异显著,P无显著差异,C∶N、C∶P及N∶P存在显著差异(p<0.05);粒径间C∶N、C∶P及N∶P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团聚体C、N与C∶N、C∶P、N∶P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N∶P值较高且P与N∶P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3)土壤C、N与土壤团聚体C、N含量显著相关(p<0.05),土壤团聚体C、N与土壤容重及含水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改善作用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土壤团聚体养分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指示作用,且土壤团聚体养分保持能力与土壤物理性质有关;研究区植被生长限制因素以P限制为主且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受P限制作用更严重;马木混交林较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和结构提升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主要方法,如加大流量设计法、无过载设计法、面积比设计法、偏置短叶片设计法,并就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带分流叶片低比转速离心泵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最后对带分流叶片离心泵研究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玫瑰茄粗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茄干花萼为原料,利用水浸醇析法提取玫瑰茄粗多糖,其抗氧化活性用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玫瑰茄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浓度在0.551~2.150 mg/mL范围内,与清除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y=28.7684x+39.43208,R=0.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