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8篇
  8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DNA分子标记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杂种优势预测、杂交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群划分、杂种优势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2.
以川棉(Gossypium hirsumm,)239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用基因枪轰击法导入外源基因,获得了经Gus组织染色和PCR扩增鉴定的转基因植株。以gus基因瞬时表达蓝点数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影响基因枪转化棉花胚性愈伤组织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使用碱裂解法提取和PEG法纯化的质粒DNA,优于试剂盒大量提取的DNA;当轰击压力为10.7MPa时,轰击距离6或9cm较好;轰前经1-2周培养的愈伤组织较佳。实验还表明,玉米的Ubi启动子在棉花胚性愈伤组织中有启动活性。轰击后直接用100mg/L的卡那霉素进行筛选优于梯度筛选。  相似文献   
53.
半夏的组织培养及其成分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摘要: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 Breit. )叶柄切段在含BA 0.5~2.0 mg/L和NAA 0.2 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小块茎的频率最高可达100%,小块茎用BA 2.0 mg/L+NAA 0.2 mg/L的MS培养基增殖,3周内增殖频率达16.9倍,小块茎易于生根移栽。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大批量生产优质半夏种苗是可行的。组织培养和野生的块茎分别用80%甲醇、0.2 mol/L硫酸、去离子水提取内含物,经HPLC分析,比较其图谱表明, 组织培养块茎中各成分的总含量高于野生块茎,二者的主成分构成相似。  相似文献   
54.
野败型杂交水稻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杂交水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现象,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本文从育性指标的采用和划分,恢复基因的数目,恢复基因的等位性,恢复基因的三体定位和定子图谱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恢复基因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利用极大似然法和EM算法对野败型杂交籼稻恢复性的主基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恢复性由两对主基因控制,两对恢复基因间表现显性上位性互作,两对基因的作用存在强弱之分,强恢复基因的加性效应是弱基因的2倍。  相似文献   
56.
棉花4个GL2同源基因的序列比较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霞  侯磊  肖月华  李德谋  张国芳  裴炎 《作物学报》2008,34(6):1086-1091
拟南芥GLABRA2(AtGL2)在决定拟南芥叶毛和根毛细胞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同源序列查询从棉花的EST库中找到4个与AtGL2高度同源的全长编码序列(GhHOX1、GhHOX2、GhHOX3和GhHOX4)。序列分析表明4个棉花HOX基因与AtGL2基因Homeobox结构域相同氨基酸分别达到95%、71%、72%和63%。实时RT-PCR分析结果显示, GhHOX1、GhHOX3和GhHOX4均在伸长期的纤维中优势表达; 而GhHOX3在开花当天野生型胚珠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绒无絮突变体。说明棉花GL2同源基因在棉花纤维的起始和伸长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7.
棉花冠层结构及光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裴炎  邱晓  刘明钊 《作物学报》1988,14(3):214-220
研究了9个陆地棉品种(品系)的冠层结构和不同层次叶片的光合速率。试验结果表明:适度地增大上层主茎节距、降低角度指数和上层叶片所占比例,有助于冠层消光系数的减小和透光条件的改善,上层叶和中下层叶的光合特性有所不同,在弱光下后者的光合速率比前者高,在强光下比前者低。作者对适合于四川棉区生态条件的合理株型结构提出  相似文献   
58.
棉花株冠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棉花盛铃期的株冠结构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光合特性分析,用放射性同位素整株标记法研究了棉花株冠不同层次光合器官的相对光合强度,~(14)C—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以及棉花群体的相对呼吸强度;揭示了棉花盛铃期复杂株冠结构与光合特性的联系,为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植物固醇在棉花纤维细胞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和信号传导机制,通过筛选棉花EST数据库并对目标EST序列进行整合和分析,从陆地棉栽培品种徐州142正在发育的纤维中克隆了植物固醇合成途径的重要酶基因——钝叶醇14α-脱甲基酶基因的同源基因,命名为GhCYP51G1 (GenBank登录号为EU727154)。该基因编码486个氨基酸残基,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5.2 kD和8.8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烟草、马铃薯和葡萄等物种中CYP51家族成员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且具有钝叶醇14α-脱甲基酶序列中的典型保守结构域,如多个底物结合位点和血红素结合域。说明该克隆基因是钝叶醇14α-脱甲基酶基因的同源基因。实时定量RT-PCR的结果表明GhCYP51G1基因在快速伸长期的纤维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而在子叶、雌蕊和雄蕊以及开花后6 d胚珠、开花后0 d和2 d的胚珠纤维中表达水平较低。在开花后8 d的纤维细胞中GhCYP51G1的表达水平最高,这些结果说明该基因在纤维细胞的伸长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纤维生长过程中,由于生长素能够下调GhCYP51G1基因的表达,暗示植物固醇在植物激素,特别是油菜素类固醇物质和生长素的相互作用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0.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26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结果共获得22个差异带.其中OPH19-1800、OPJ09-400、OPJ18-1400、OPJ18-1000、OPJ20-300这几个特异片段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相关.我们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