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是我国的主要栽培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106 hm2左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是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因此,在农业科技工作中,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在甘薯育种上,为了扩大基因源,国内外甘薯育种工作者在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着手对甘薯近缘植物在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利用AMMI模型对2005~2006年江苏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3个乘积项表达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成分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解释交互作用平方和的50.96%、33.7%和10.65%,可合计共解释95.31%互作平方和.宁11-6、南京J51-11和徐62-4属于高产稳产品种;南京00211属于低产稳产品种;南京99-19属于低产不稳产品种;宁27-5和苏渝303属于高产不稳产品种.根据AMMI双标图及互作效应值,宁13-1和苏渝303有相对广泛的适应性,宁13-1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试点有特殊适应性,宁27-5对泰兴市试点有特殊适应性,产量较低的南京99-19对涟水县试点有显著的正向互作效应,表现出特殊适应性.就地点环境而言,泗洪县试点最适宜的品种为苏渝303,徐州中心试点对于各品种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3.
先前对甘薯块根各种营养成分未作全面的分析,同时对蒸煮所引起的成分变化也未作充分的研究。因此,对南太平洋国家甘薯及热带其它主要块根作物的化学成分分别在蒸煮前后进行测定。材料和方法从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西萨摩亚相汤加采收甘薯样品,然后航运至澳大利亚的堪培拉进行分析。收获后立即对  相似文献   
24.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NCBI公共数据库的1 458条三浅裂野牵牛ESTs序列进行EST-SSRs信息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剔除低质量的和冗余的序列后,得到总长度为334.368 kb无冗余序列868条。这些无冗余序列中有35个微卫星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布于35条EST中,出现频率为4.03%,平均分布距离为9.55 kb。在2~6核苷酸的重复类型中,二、三核苷酸SSR之和占总EST-SSR的68.57%,其中三核苷酸SSR占总SSR数量的45.71%。在所有重复单元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T/AT(14.29%),其次是TCT/AGA为11.43%,TAA/TTA为8.57%列第3位。在所有的SSR中,EST-SSRs重复次数5次的有13个,占全部SSR的37.14%,其次是重复次数为4次和7次,各有5个,占全部SSR的14.29%。结果说明,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的EST-SSR出现频率较高、类型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1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薯16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Acadian×南薯99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高抗蔓割病、抗黑斑病等特点,201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6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26.
紫肉甘薯新品种赣薯1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赣薯1号的选育过程、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赣薯1号是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薯块平均干物率为29.05%,总可溶性糖含量为4.8%,花青素含量为296.3mg/kg,抗根腐病和黑斑病.  相似文献   
27.
甘薯品种苏渝76的高产生理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蒸煮、烘烤用型甘薯新品种苏渝76为研究对象,以食、饲、工业加工兼用型甘薯品种苏渝303为对照,采用常规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法,对苏渝76在江苏南京粘壤土条件下的高产生理与栽培技术效应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高产生理特性为栽后发根还苗快,结薯早,平均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在栽后50~90d期间明显快于对照品种苏渝303;高产栽培技术的肥料处理间的茎叶产量、生物产量、块根干物率及商品薯块数差异极显著,其它性状差异不显著,茎叶产量和生物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栽插密度对结薯总块数、商品薯块数及单块薯重的影响极显著,总薯块数、商品薯块数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肥料和密度对块根干物率具有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28.
甘薯育种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薯已由单一的食用型向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及饲料等多用途方向转变,甘薯育种也随着其用途的改变而向多样性方向发展。 一、高淀粉工业用型品种的改良   随着甘薯综合利用的发展,甘薯作为工业原料用的比重日益增大,在国外,以高淀粉、高产为甘薯品种改良目标的主要国家有日本、韩国等,其中以日本尤为突出。自 60年代以来,日本在高淀粉高产育种方面成就卓越,已先后育成了南丰、金千贯、农林 38、农林 39、农林 41、农林 46等高淀粉品种,其中农林 41和农林 46的淀粉含量均高达 27%以上。近年来,日本的高淀粉育种目标除高淀粉、高产…  相似文献   
29.
甘薯茎线虫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9年应用病地(圃)自然诱发鉴定法鉴定了525份(次)甘薯材料的茎线虫病抗性,获得一批对茎线虫表现抗侵入性的资源材料.甘薯茎线虫病田间评价体系受较多因素影响,田间发病不均匀,使得某些材料的鉴定结果不稳定,针对试验存在的问题,对现有评价体系的某些参数进行矫正,从而减少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30.
不同栽插密度及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薯品种苏渝303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因素对鲜薯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钾>氮>磷,进一步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氮,磷、钾的作用达显著水平,密度的作用不明显,在本试验的处理水平内,苏渝303获得最高产量时,氮,磷,钾的最适施肥量分别为N300kg.hm^-2,P2O5193.5kg.hm^-2,K2O367.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