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甘薯新品种苏薯1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14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Acadian×南薯9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食用及食品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熟食品质优、中抗根腐病和黑斑病等特点,2010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甘薯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4号的产量.本研究介绍其选育、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2.
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宁紫薯1号在2003~2004年的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比对照徐薯18增产5.7%,平均薯干产量比对照徐薯18增产5.0%,薯块平均干物率27.5%,薯块花青素含量22.41 mg/100g,总可溶性糖含量5.6%,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43.
蒸煮是食用甘薯的主要方法。蒸煮品质则是人们对食用甘薯薯肉色、甜度、风味、纤维含量、水份和适口性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要求育成薯肉为桔黄或桔红色.含糖量3%,纤维含量少.风味和适口性好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甘薯育种是以了解目标性状遗传规律为基础的。可是,有关甘薯蒸  相似文献   
44.
利用3个红心甘薯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栽插后60、75、90、105、120和135 d的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干物率等16个经济性状指标,研究甘薯块根β-胡萝卜素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表明:3个甘薯品种的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因品种不同而表现较大差异,但都在120 d后表现出明显的含量下降现象,而3品种的块根干物率的动态变化相似,都表现为“波动变化型”.与15个经济性状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3个品种的β-胡萝卜素相对含量与块根干物率和光合指标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则因品种差异而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45.
苏薯2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Palmarep×苏薯12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高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2014年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21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46.
甘薯新品种苏薯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17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苏薯2号×南薯9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高,熟食品质优良,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等特点,2012年3月通过了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7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47.
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食用甘薯品种的选育方法,加快优良食用甘薯品种的选育进程。本研究对2001—2020年育成的22个食用型甘薯品种主要性状和亲本系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个食用甘薯品种的平均鲜薯产量32689.0 kg/hm2,平均干物率28.1%。其中12个苏薯系列红心食用甘薯品种的平均胡萝卜素含量4.77 mg/100g鲜薯,10个宁紫薯系列紫心食用甘薯品种的平均花青素含量24.49 mg/100g鲜薯。系谱分析表明:苏薯系列红心食用甘薯品种基因源主要来自于美国品种,其中大多数品种都具有‘南瑞苕’血统,宁紫薯系列紫心甘薯品种基因源主要来自于日本品种,同时种质创新和桥梁亲本的应用也对紫心甘薯品种选育起到重要作用。外引资源和创新种质都是食用甘薯育种不可或缺的亲本来源,定向配组杂交是选育优良食用甘薯品种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8.
用5个甘薯品种(系),分别用含有2种不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和进行再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苏薯9号和苏薯11号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再生力较高,适合作为受体材料用于转基因研究,宁51 -5和宁51 -14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率较差,而苏薯12号不能诱导出胚性愈伤.添加2mg/L2,4-D和0.2 mg/L6 - BA的MS固体培养基比仅添加2mg/L2,4-D的MS固体培养基更适合作为甘薯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能明显增加胚性细胞的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49.
甘薯近缘野生种是甘薯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也是甘薯基础理论研究的物质基础。现就国内外甘薯近缘野生种的研究概况作一综合介绍。一、国外研究概况对甘薯近缘野生种的研究大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对近缘野生种性状观察及其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开展了近缘野生种分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第二,鉴定近缘野生种的特性,使之用于甘薯育种。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山、Jones、Mar-  相似文献   
50.
宁薯 192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苏薯 5号为母本、苏薯 4号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的鉴定选育而成,为高产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原系号为宁 D19- 2.该品种于 2003年和 2004年先后通过了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及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获国家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