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高花青素甘薯的研究及利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甘薯品种中花青素含量的高低主要由基因型决定,但环境条件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紫色甘薯块根在发育过程中花青素的积累一般在栽后3~6周增长最快,此后增长缓慢.花青素在块根内的分布通常是外层高于内层,块根膨大期间的土壤平均温度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甘薯花青素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好,利用紫色甘薯可加工成一系列的产品.  相似文献   
72.
苏薯9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2年从苏薯2号×济薯10号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原系号宁R97-5,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国家“九五”攻关后补助优良甘薯品种。该品种高产、多抗、耐  相似文献   
73.
鲜食甘薯高效益栽培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种植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收益在9万元/hm2以上;在苏北地区种植紫心或红心鲜食甘薯品种,收益1.8万元/hm2左右,若与豆类蔬菜轮作,则收益在3万元/hm2以上.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并采取合理的栽培方式,在保证鲜食甘薯的生产效益的同时提高单位土地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74.
渝苏162系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于1997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供的苏薯4号随机集团杂交的种子中选育出来的甘薯新品种.介绍了对该品种的生产力和其他特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在2002--2003年的重庆市区试中,与对照品种南薯88比较,渝苏162的鲜薯产量在2002年、2003年分别增加3.47%、-7.96%,薯干产量分别增加12.57%、2.71%;藤叶产产量在2年内平均增加2.16%;生物鲜产产量在2年内平均增加0.18%,和对照基本持平;淀粉产量在2年内平均增加9.12%.此外,渝苏162在2年内的平均上薯率为77.72%,平均薯块烘干率为31.62%,平均薯块出粉率为18.49%.2003年检测结果显示,渝苏162薯块硒含量0.111 0 mg/kg,粗蛋白含量1.02%,可溶性糖含量7.74%.总体看来,渝苏162萌芽性好、结薯较早、抗黑斑病、耐贮性较好、熟食适口性好,因而适宜作为食用和食品加工型甘薯种植.  相似文献   
75.
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紫薯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凌紫×川薯6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紫心型甘薯新品种.在2010-2011年的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2968.0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3.22%,平均干物率28.75%,鲜薯薯块花青素含量0.3529mg/g.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等特点,2012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宁紫薯2号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76.
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白花野牵牛(Ipomoea leucantha)和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同属甘薯属(Ipomoea)。甘薯是六倍体种(2n=90)。三浅裂野牵牛是个复合种,有六倍体种(2n=90)、四倍体种(2n=60)、和二倍体种(2n=30)。白花野牵牛是二倍体种(2n=30)。六倍体三浅裂野牵牛在国内外的甘薯育种中均已应用,如日本利用它育成了高淀粉、高产、抗线虫的新品种“南丰”,江苏省农科院从70年代末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它与甘薯杂交选育出了丰产、  相似文献   
77.
苏薯2号高产的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2号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徐薯18高15.0%和24.7%,经济系数比徐薯18高8.8%。苏薯2号栽后发根返苗快,结薯早,前中期茎叶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在生长的前90天明显快于徐薯18,但生长后期则不明显。苏薯2号叶片厚,平均叶质重为28.6mg/cm^2,比徐薯18高8.3%净同化率和光合强度分别经比徐薯18高14.6%和19.4%,属高光合强度型品种。  相似文献   
78.
甘薯蛋白质利用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的食用和饲用蛋白质新来源.本研究结果表明:(1)农家品种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自育成和国外引进的品(种)系;(2)薯肉呈桔红、桔黄色的块根和茎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黄、白色薯肉品种高1.26和2.13个百分点.块根中蛋白质含量与块根产量呈负相关关系;(3)环境对甘薯块根和茎叶中蛋白质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9.
苏薯15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徐薯22×苏薯9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等特点,2011年3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5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80.
江苏省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江苏省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从生产基地建设、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各个环节分析,建成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