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阐述了国内外甘薯多倍性及核型、分子标记开发、分子遗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定位的研究进展,分析 了甘薯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院(1)甘薯多倍性的属性尚未明了,核型信息匮乏;(2)目前用于构建甘薯遗 传图谱的分子标记种类稀少、数量匮乏;特别缺少基于特异片段位点的分子标记,如SSR 标记、EST-SSR 标记和基于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子标记开发等;(3)目前所得到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尚未达到实用的程度;(4)作图群体偏 小,制约了精细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QTL 的准确性。并指出今后需加强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台山市丘陵坑田特点,分析栽植水稻产量不高原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并总结了改进农业耕作措施,推广科学栽培技术,为提高丘陵、坑田生产能力和水稻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
环境胁迫一直以来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而覆盖植物叶片表层的蜡质层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外界环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试验以中花11、广盐2号和Z46这3个水稻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面蜡质覆盖密度,以及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浸提率以及失水率等生理指标,从而综合分析干旱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表面蜡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3个试验的水稻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叶表面蜡质覆盖量增加,叶绿素浸提率以及离体叶片失水率下降。  相似文献   
34.
柠檬属于芸香科柑橘属,原产马来西亚,目前地中海沿岸、东南亚、美洲等地均有栽培,我国主要栽培于四川、重庆、台湾、福建等地。四川柠檬主要分布在安岳、内江等地。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柠檬总产量约为12万t,安岳柠檬产量约为10万t,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  相似文献   
35.
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的创建与利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连续改良将华南晚籼优质稻血缘与早籼优良种质融合,创造出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进一步利用地理远缘优质稻澳洲袋鼠丝苗和野生稻、粳稻、籼稻新育成种三源92与之优化配组,经定向选择育成优质稻新品种绿黄占、绿源占1号和绿源占7号。讨论了优质稻改良中生态型间、地理远缘、亚种间、种间育种材料血缘渗透和核心种质创建与利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6.
优质水稻新品种丰矮占1号和丰矮占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水稻新品种丰矮占1号、丰矮占5号是1991年晚季杂交、1994年晚季第五代育成的早籼中迟熟早晚兼用型品种,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7.
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良热裂解法提取沙门氏菌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热裂解的时间进行了比较试验,对PCR检测的敏感性和所用引物的特异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煮沸时间为2 min即可获得满足PCR要求的基因组DNA;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好,能专一性扩增出约500 bp条带;该引物灵敏度高,能进行有效检测的核酸最低起始量为129 pg.采用热裂解法提取沙门氏菌基因组DNA进行PCR快速检测技术大大缩短了沙门氏菌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38.
对在不同的氮素营养条件下进行诱导培养的8个水稻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子一代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Ec6、3、1、2)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在不同的氮素营养条件培养下,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的变化,杂种子一代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是由双亲遗传性决定的,杂种子一代表现了高氮素吸收和利用率基因型的杂种优势;水稻营齐生长期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可以作为杂种优势分析与预测在生理方面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39.
我国水稻育种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新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世纪。中国的水稻育种在经历了20世纪的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配套两次革命后 ,怎样才能在新世纪继续保持其特色和地位 ,值得决策者和科技工作者深思熟虑。一 .回顾和启迪建国以来 ,我国的水稻育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放后至50年代中后期 ,我国通过大规模的地方品种评选和新品种的省间引种 ,普及了高秆良种 ,早籼的南特号、早籼503、陆财号和广场13等 ,中籼的万利籼、胜利籼和中农4号等 ,晚籼的塘埔矮和浙场3号等 ,中、晚粳的桂花球和黄壳早廿日等 ,晚粳的10509和老…  相似文献   
40.
根据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77份华南籼稻早造稻米样品进行了品质指标系统测定,蒸煮、外观、 碾米品质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华南籼稻早造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胶稠度因子对食味品质有极显著正线性效应,不完善粒因子对食味品质有极显著负线性关系.对食味品质的重要性顺序为胶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