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对一株水稻矮杆突变体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基因定位。[方法]以一株矮秆突变体(潇湘矮)为研究对象进行形态观察,并以潇湘矮作母本,半矮杆材料湘早143为父本,构建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定位。[结果]潇湘矮的平均株高为55cm;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F1株高偏向于父本,F2群体出现半矮杆植株和矮杆植株,比例接近于3:1性状分离,证实潇湘矮株高性状受1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上,位于RM249上游,遗传距离为8.4cM。[结论]rRH是一个新的水稻矮杆基因。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玖两优47亲本的特征特性及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杂交水稻分植法和混植法两种机械化制种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在水稻生产集约化程度、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重点解决父母本同时播种、花期相遇的难题;我国重点解决产业化制种基地和播种机械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现阶段我国建设项目评价的现状入手,立足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和行政管理"放管服"改革理念结合起来,提出了把绿色评价作为建设项目策划论证立项审批中"多评合一"的投资项目管理新模式和建设项目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旨在提升项目建设的绿色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33S形态特征、育性、异交习性等进行了研究,该不育系属中熟中稻类型,株叶形态好,不育起点温度低,花时早,午前花率高,异交习性好,制种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谢红军  王建龙  陈光辉 《作物研究》2006,20(Z1):417-421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综述了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病菌的变异性和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克隆的研究进展,以及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方法,并就目前稻瘟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为加速抗稻瘟病育种工作进程,提高工作成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种子加工、检验理论与技术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加工及检验是种子向市场流通的关键,是商业化育种中赋予种子商品属性不可或缺的环节。种子加工、检验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是完善种业产业链、实现规模化商业育种、夯实“育繁推一体化”种业科学的重要一环。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受制于行业发展水平,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相对薄弱。本文回顾了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研究发展历程,提出了完善中国种业科学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围绕种业发展的需要,在做好品种优质化繁育的基础上,分析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的新方向和新需求,加强种业应用性研究,建立先进的种子质量检验体系,研制适合现代种业发展需求的种子加工设备,打造种子加工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完善种业科学技术学科建设,促进种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株型好、柱头无色的培矮64S选系17S为母本,以保持系201B为父本杂交,经5 a定向选育,育成水稻温敏核不育系33S。该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低(<23℃),具有理想株叶形态,穗大粒多,抗倒伏,开花习性好,花时早(午前花率95.1%),异交结实率高等特点,2012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水稻籽粒性状是水稻产量构成的重要因子。反映籽粒形状的指标主要有粒长、粒宽、粒厚及长宽比,而尤以粒长最能反映籽粒形状,籽粒大小则多以千粒重计量。其中水稻粒长遗传复杂,研究结果因材料选择的不同而不同,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大的特殊材料进行研究,结论多趋向于质量性状控制,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小的材料进行研究,结论趋向于数量性状控制。关于粒宽的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粒宽由多基因所控制,也有研究认为,个别品种的粒宽受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所控制,显性方向因组合而不同,且存在细胞质效应。长宽比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研究表明,谷粒长宽比在F1中基本上表现为正态分布。长宽比性状中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都很显著,以加性效应为主。关于粒厚遗传的研究结论相差不大,多数研究表明粒厚受多基因控制。大部分研究认为,粒重在F2代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是由多基因加性效应所控制的数量性状。也有研究认为,粒重的遗传受许多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存在细胞质效应。在遗传环境中,一般认为粒重是受多基因的加性效应所控制。笔者认为,粒重的遗传不能简单的看作数量性状遗传,粒重的遗传研究结果与研究过程中选择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有些特殊材料的粒重遗传就表现为质量性状。随着水稻粒形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粒形各性状间的遗传关系。多数研究认为,粒长与长宽比、千粒重以及粒宽与粒厚、千粒重均呈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呈负相关,与粒厚呈正相关;粒厚与千粒重呈正相关。经过多年的遗传研究探索,水稻粒形遗传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待加强。在水稻粒形遗传中,需拓宽粒形研究面、加强粒形遗传机制研究和对特色资源粒形遗传及潜在价值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种业要安全,种子质量要有保障,必须推进种子质量标准化工作。以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5类农作物的种子质量标准体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重要组织的96个标准与中国13个现行标准,采用体系架构方法、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国内外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国际种子生产程序等级分为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基础种子、注册种子、认证种子”三级,我国仅分为“原种和大田用种”两级,两级不同的质量指标分别达到国际标准不同的等级要求;我国水稻发芽率(85%)仅次于日本(90%),玉米单粒播发芽率(93%)高于国际(90%)3个百分点,小麦发芽率(85%)与国际标准相当,大豆发芽率(85%)、棉花光籽和包衣籽发芽率(80%)均高于国际标准。综上,我国应借鉴国际标准,制定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三级程序,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国标根据中国种业发展实情提出了玉米单粒播新标准新模式,既体现了中国现代种子生产要求,又保证了中国种子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未来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单粒播种技术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制定单粒播种子质量评价标准,为单粒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