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种子携带病原菌是作物的重要初侵染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种子处理不仅能够消除种子上携带的病原菌,减少病害的发生,而且具有优化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是保证粮食增产丰收的重要措施。因此,业内专家对近年来生产中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农业生产中种子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6个不同处理对蛭石栽培的微型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并采用16S核糖体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蛭石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棉隆+青霉菌34107处理对疮痂病防效最好(93.43%),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中生菌素处理(65.10%);而且商品薯的数量和经济效益也最高,分别达到348.3万个/hm...  相似文献   
23.
土壤熏蒸是目前防治土传病、虫、草害有效且快速的方法,但随着作物的种植,一些病原物可能会再次繁殖,导致病害持续发展,并且土壤经熏蒸处理后,会导致土壤微环境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而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减少作物根部疾病、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并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将熏蒸剂与改良剂联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修复或改良土壤,使受熏蒸剂影响的微生物群落得到恢复或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增加,防止土壤病原菌再次侵染,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本文简单概述了常用熏蒸剂和土壤改良剂的分类信息,重点综述了土壤改良剂与熏蒸剂联合使用,对熏蒸后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及作物生长方面的影响,可为土传病害的防治、熏蒸剂与土壤改良剂的联合使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土壤熏蒸对土壤氮循环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熏蒸凭借高效、广谱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正因为其具有广谱性,熏蒸剂在杀死土壤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影响着驱动土壤中各种元素循环、转化的非靶标微生物。土壤氮循环是连接大气、土壤和水体的重要枢纽,而与氮循环有关的关键过程主要由微生物所驱动,因此,土壤熏蒸势必会影响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已有研究表明,熏蒸剂可显著改变一些与土壤氮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功能微生物的种类及丰度,其中一些熏蒸剂在进行熏蒸处理后,短期内均能提高土壤中氮的矿化速率,增加土壤中的氮素累积矿化量,而固氮、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均受到抑制,可提高对氮素的利用率。本文就常用的几种熏蒸剂在进行土壤熏蒸后,对土壤中氮循环中的固氮、矿化、硝化和反硝化等反应中的各个关键过程和功能微生物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可为研究土壤熏蒸的环境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明确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在小葱田中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为其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列添加和模型拟合的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密度紫茎泽兰对小葱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紫茎泽兰的竞争干扰下,随着紫茎泽兰密度的增加,小葱每兜分蘖数和分株数逐渐降低,植株地上部分对氮、磷、钾以及水分的累积量均显著增加,田间透光率降低。当密度达到60株·m-2,小葱每兜分蘖数和分株数较无紫茎泽兰对照分别减少了93.8%和84.9%,产量损失率达到93.3%,此时植株地上部分氮、磷、钾累积量分别为215.20、54.65、356.60kg·hm-2,顶部透光率仅为1.8%。[结论]幂函数模型y=2.823x1.069能较好地拟合紫茎泽兰密度(x)与小葱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小葱田人工除草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防除紫茎泽兰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3.33%、0.32%,经济阈值则分别为1.17、0.13株·m-2。  相似文献   
26.
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的研究现状,包括黄化曲叶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不同国家发生的黄化曲叶病毒种类、黄化曲叶病病征及该病的发病特点、流行规律、常用及主要的诊断方法、目前主要的防治技术.着重介绍了当前该病在中国各地区的分布及危害情况,并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28.
种植前施用威百亩进行土壤熏蒸消毒, 其分解产生的异硫氰酸甲酯(methyl isothiocyanate, MITC)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原菌。威百亩以滴灌方式施用更为方便、安全, 但在滴灌前的稀释过程中可能会水解产生MITC, MITC继续消解或挥发导致进入土壤的有效成分量减少。因此有必要筛选适宜的威百亩稀释倍数, 保证MITC在土壤中分布均匀的同时减少威百亩分解及MITC消解和挥发导致的损失。本文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稀释倍数对威百亩水解产生MITC及MITC消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中性条件下, 由威百亩水解产生的MITC量及其消解速率均随稀释倍数增加而增加;在酸性条件下, 稀释100倍时MITC的产生量及消解速率均为最大, 稀释50倍时MITC的产生量最低, 稀释400倍时MITC消解最慢;在碱性条件下, MITC的产生量随稀释倍数增加而增加, 消解速率为稀释1 000倍时最快, 稀释100倍时最慢。研究结果对滴灌施用威百亩时田间用水量及威百亩用量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26%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效果,及杂草防除后对氮、磷、钾及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6%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显著,对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 (L.)Fries]、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大巢菜(Vicia sativa L.)、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等杂草均有良好防效,总鲜重防效达到91.5%~97.3%,显著优于3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改善了田间的水肥条件。26%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的小麦田产量达3 456.27~3 591.27 kg/hm2,增产效果显著,较清水对照增加36.0%~41.2%,每公顷增收2 101.65~2 412.15元。  相似文献   
3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75%双氟磺草胺·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效果,及杂草防除后对氮、磷、钾及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75%双氟磺草胺·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显著,对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 (L.)Fries]、大巢菜(Vicia sativa L.)等阔叶杂草均有良好防效,总鲜重防效达92.9%~99.7%,优于两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改善了田间的水肥条件。75%双氟磺草胺·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处理的小麦田产量达3 059.33~3 248.40 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清水对照增加25.70%~33.47%,每公顷增收1 438.83~1 873.7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