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0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2篇
园艺   5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组织8位林业专业技术员依据5分制评分标准对梅州地区野生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的9个观赏评价指标进行评分记录,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运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并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叶片性状的权重值为83.33%,明显高于其他性状;(2)熵技术修正后各性状不同观赏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排序为:叶大小(39.36%)>叶形(26.48%)>叶色(8.55%)>冠形(8.11%)>株形(7.73%)>叶密集度(3.39%)>耐修剪性(3.22%)>色叶期长短(1.94%)>生长势(1.22%);(3)熵技术修正后25株刨花润楠不同单株分为4个等级:Ⅰ级(4.0≤A≤5.0)观赏价值高,共计2个单株;Ⅱ级(3.6≤A<4.0)观赏价值较高,共计8个单株;Ⅲ级(3.0≤A<3.6)观赏价值中等,共计8个单株;Ⅳ级(0<A<3.0)观赏价值低,共计7个单株。观赏价值高的单株编号分别为:2012-01、2015-24。  相似文献   
32.
[目的]综合评价13个参试甘蔗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为广西甘蔗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当前主栽品种ROC22为对照,于2012~2013年在南宁、柳州、河池、百色、北海、崇左6个试验点进行两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对其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3个参试品种中,桂糖04-1045、桂糖05-1141、桂糖04-1545和柳糖07-95表现早熟、高糖、高产稳产,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08%、4.53%、5.49%和9.45%,蔗糖分分别比对照提高0.517%、0.572%、0.784%和0.882%(绝对值),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38%、8.51%、11.50%和16.09%;桂糖03-66和桂糖03-91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减产14.53%和9.85%,蔗糖分分别比对照提高1.326%和0.829%(绝对值),表现特早熟高糖,但产量较差;桂糖03-591和桂糖06-533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2.65%和9.98%,蔗糖分分别比对照降低0.398%和0.627%(绝对值),表现中熟高产,但糖分偏低;其他品种产量及蔗糖分表现均稍差.参试品种在各试验点表现不同,桂糖04-1545在南宁点表现较好,柳糖07-95、桂糖04-1045和桂糖04-1545在柳州点表现较好,桂糖05-1141、柳糖07-95、桂糖04-1545和桂糖04-1045在河池点表现较好,百色点没有表现增产且增糖的品种.[结论]桂糖04-1545、柳糖07-95、桂糖05-1141和桂糖04-1045在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达到广西甘蔗品种审定的标准,建议因地制宜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3.
钟花樱扦插繁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基质、不同生根促进剂及其质量体积浓度、不同季节、不同修剪方式、不同插穗类型对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基质类型、生根激素种类及其质量体积浓度、扦插季节、插穗留叶面积以及插穗类型均对钟花樱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扦插基质采用黄心土最有利于生根;生根激素种类及其各浓度处理效果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其中采用IBA以质量体积浓度2 500 mg·L~(-1)速蘸10 s处理效果最佳;于春季扦插最好;插穗留1片或半片叶片成活率及生根率远高于不留叶插穗;采用嫩枝扦插和带踵扦插优于硬枝扦插。因此钟花樱扦插宜在春季,采用修剪成1片或半片叶片带踵或嫩枝的插穗,经质量体积浓度2 500 mg·L~(-1)的IBA药液蘸10 s后扦插在黄心土上,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4.
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设5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观察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范围内萌芽出苗最好,土壤干旱或水分过多均对甘蔗萌芽不利;甘蔗幼苗生长需水不多,但不能缺水,保持蔗地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35.
甘蔗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优选出适宜广西蔗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良甘蔗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3个从国内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有粤糖96/86、台98-0432、湖光1号、台88/99和福农15号等6个品种,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赣蔗18号、园林6号、CP84/1198产量一般,但蔗糖分较高,可作为高糖杂交亲本加以利用;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36.
甘蔗间种大豆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和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试材,研究了纯种甘蔗和间种大豆两种条件下作物的生长情况、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结果表明,甘蔗间种大豆后,分蘖数明显减少,前期长势比较慢,后期不受影响;间种大豆的甘蔗有效茎数比对照稍低,但茎长、茎径和单茎重均高于对照,产量比对照提高6.84%;间种大豆处理比对照的产值多12503.9元/hm2。说明在前期间种大豆虽然影响甘蔗分蘖和长势,但后期大豆的固氮和枯根落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促进甘蔗增产。  相似文献   
37.
引进甘蔗优良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为扶绥蔗区选择新品种种植提供参考;2018~2019年引进桂糖08-120、桂糖08-1180、桂糖08-1589、福农41号等4个品种(系),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进行一新一宿2年对比试验,调查各品种(系)农艺、产量性状及产量、品质等.结果表明,相比新台糖22号,引进的4个品种的宿根发株...  相似文献   
38.
选取巴戟天当年生半木质化藤蔓和2年生木质化藤蔓作插穗;插穗经50、100、150 mg·L-1的NAA、IBA、ABT生根粉浸泡4 h后,扦插于黄心土、1份黄心土+1份河沙(等体积配比,下同)、1份黄心土+1份泥炭土+1份河沙的基质中,扦插60 d后统计生根率。以1年生扦插苗进行林下栽培试验,并连续4年调查其生长量。结果表明:以黄心土、1份黄心土+1份河沙、1份黄心土+1份泥炭土+1份河沙为基质扦插巴戟天,其扦插生根率分别为65.51%、72.62%、74.35%。以1份黄心土+1份河沙、1份黄心土+1份泥炭土+1份河沙为基质,其扦插生根率均显著高于(P<0.05)以黄心土为基质的。以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扦穗,其生根率比对照(清水)的均有显著提高(P<0.05)。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ABT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以IB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次之,但优于以NAA处理的。插穗的木质化程度对巴戟天扦插生根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木质化插穗的扦插生根率极显著高于半木质化插穗的。以50 mg·L-1的ABT生根...  相似文献   
39.
2018年收集和记录了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平远县、蕉岭县和丰顺县的50株野生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Maxim.),以其花为材料,利用PhotoshopCS5软件测定花色的RGB值,并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钟花樱桃花色RGB数值与聚类分析结果分成的类别是一致的,有深粉红色、腥红色、深红色、偏紫色和粉红色。钟花樱桃色彩丰富,可作园林观赏的乡土树种,值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0.
广东省梅州市从 2013 年开始引种日本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并开展造林试验, 对该树种在梅州地区多年度的引种生长表现进行分析,以期为日本野漆树的种植应用提供指导作用。结 果表明:日本野漆树在梅州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栽培易成活,造林保存率高,达到 96% 以上。日本 野漆树生长迅速,栽种 7 年后树木平均树高、地径、冠幅分别达到 4.28 m、11.31 cm 、4.32 m;栽种 5 年 后进入初果期,栽种 7 年后进入全面挂果期,平均单株挂果量为 4.64 kg。物候观测显示日本野漆树在梅 州树木生长期达 250 天左右,其果实采收期为 9 月,比种植在湖南、江西的提早近一个月 , 比种植在日本 的提早 3 个月。果实性状分析显示日本野漆树单株间果实性状(漆果大小、种皮占果实的质量比、果实 含蜡率等)具有显著差异 (P<0.05),果皮含蜡率为 40%~60%,漆仔含蜡率为 21%~35%, 有必要对其进行 良种选育。同时方差分析显示引种对漆果性状(大小、种皮占果实质量比、漆果含蜡率)不会有显著改 变(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