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6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差0.11左右;用二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相关系数在0.99~0.98之间,离差偏差在0.18~0.19之间;用一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离差偏差在0.23左右.对不同的试验要求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分析效率及育种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32.
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589倍,茎尖297倍,腋芽104倍,培养基以6-BA 1.5mg/L+NAA 0.01-0.1mg/L增殖效果最好;组培苗质量与繁殖速度相反;出现不正常生长的苗类型有白化苗、细弱小苗、玻璃化苗、疯长苗4种,茎尖胚状体苗发生率1.77%,茎尖苗1.56%,腋芽苗0.31%;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茎尖胚状体苗75.3%、茎尖苗76.9%、腋芽苗76.6%,移栽成活率茎尖胚状体苗94.8%、茎尖苗95.4%、腋芽苗95.1%,生根培养基以NAA7.5mg/L+ABA 2.5mg/L最好;去除RSD、花叶病方面,以茎尖胚状体苗最好,RSD去除率95%、花叶病去除率100%,茎尖苗RSD去除率70%、花叶病75%,腋芽苗未能去除RSD、花叶病。应用茎尖胚性细胞再生植株,脱毒效果好,繁殖速度快,可克服目前脱毒苗生产中试管苗扩繁量小、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33.
以2013—2014年配制的108个甘蔗常用组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新1宿家系试验。通过测定家系新植和宿根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锤度及新植丛重、新植锤重性状,分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估计性状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家系的综合指数选择。结果表明:除宿根丛有效茎数之外,其他所有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植蔗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的广义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均高于宿根蔗的。新植蔗和宿根蔗的锤度的广义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新植家系的性状相关分析中,只有锤重与丛重之间,表型和遗传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综合指数选择,选出了湛蔗74–141×CP72–1210、桂糖05–3084×粤糖91–976、云蔗02–588×ROC22、福农39号×桂糖03–1229、桂糖02–901×桂糖03–2357、桂糖05–2743×桂糖03–1229、桂糖92–66×ROC22、德蔗93–88×ROC22、桂糖05–3445×桂糖03–2309、粤糖00–319×CP72–1210、桂糖03–3089×ROC22、粤糖91–976×CP84–1198、粤辐90–95×CP72–1210、云蔗99–601×桂糖00–122、粤糖00–236×ROC22共15个优良家系,入选家系的丛重和锤重的遗传增益较大;综合指数选择与以锤重单性状选择的结果不完全相同,秩次相关系数为0.748,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给广西蔗糖业提供优良的甘蔗新品种。[方法]以粤糖93/159为母本、ROC22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经过“五圃制”选育程序和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高产、高糖、宿根性好的大茎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于2012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果]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9号平均产蔗量97.2 t/hm2,较对照新台糖22和新台糖16分别增产5.3%和11.2%;11月至翌年2月的平均蔗糖分为14.07%,比新台糖22高0.05%,比新台糖16低0.02%;平均含糖量为14.02 t/hm2,比对照新台糖22和新台糖16分别增加9.1%和10.4%。[结论]该新品种适宜在广西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地和水田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35.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在广西区试概况及其高产示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辐98-296是以桂糖91-131为供体,利用理化诱变方法选育而成的适宜旱坡地种植的甘蔗新品种.在广西区试中,其平均蔗茎产量为109.16 t/hm2,含糖量为15.64 t/hm2,分别比对照当家品种新台糖22号(CK1)增产18.24%、20.89%,同时也分别比新台糖16号(CK2)增产24.86%、26.98%;在生产示范中,其产量为103.61 t/hm2,分别比新台糖22号(99.63 t/hm2)和新台糖16号(89.22 t/hm2)增产3.98%和16.13%.在高产示范中,其在凭祥点的产量为195.00t/hm2,比新台糖22号(149.25 t/hm2)增产31.49%;其在百色点的产量为186.77t/hm2,含糖量为28.60 t/hm2,分别比新台糖22号增产22.94%、23.54%.  相似文献   
36.
甘蔗野生近缘植物斑茅DNA转导创新育种材料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蔗野生近缘植物斑茅(S.arundinaceum Retz)为外源DNA供体材料,栽培桂糖11号为受体材料,用“酚/SDS改良法”提取供体DNA,利用基因枪转导法把浓度为1ug/u1的供体DNA诱导入受体细胞并整合至受体染色体上获得表达。从再生植株中筛选获得3个与受体获得3个与受体在农艺性状表现有差异的转异再生杂种株系,并通过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得以初步认定,这种人工种质新材料可供进一步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37.
几个甘蔗品种(品系)抗旱性能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干旱胁追试验测定相对质膜透性,以研究供试材料的抗旱性。根据干旱20天后测定相对质膜透性结果初步表明:在生理上川蔗81/548、新台糖10和粤糖86/368的抗旱能力较云蔗89/159、桂糖11号、桂糖89/5、闽糖88/103和福农81/745等5个品种(品系)强。  相似文献   
38.
越南是农业国家,甘蔗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现在年种植面积近30万hm2,种植区域分为6个区。对目前越南甘蔗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甘蔗亲本组合的遗传特性和育种潜力,准确地评价筛选甘蔗杂交亲本组合,采用甘蔗家系评价试验方法,利用R软件计算亲本和组合的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对126个亲本、146个组合的蔗产量、锤度、锤重配合力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适合作母本的高糖高产类的甘蔗亲本15个,适合作父本的高糖高产类的甘蔗亲本13个;筛选出高糖高产类甘蔗杂交组合13个。结果表明,利用甘蔗配合力+聚类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对甘蔗杂交亲本组合进行综合分析。YT00-236×GT96-211、GT02-761×NJ03-218和CP92-1167×CP07-2547这3个组合配合力高,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甘蔗杂交育种的生产性组合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0.
甘蔗专用肥的推广应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蔗专用肥的研制与推广中,探索和创建了甘蔗专用肥的推广应用模式。解决了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2005年在5个糖厂蔗区,共推广甘蔗专用肥3.14万t,应用面积1,40万hm^2,增产原料蔗20.31万t,增糖2.98万t,蔗农增收5077.13万元,糖厂增产值1.04亿元,国家增税收745.89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