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免疫鸡群非典型鸡新城疫暴发及诊治方梅,贾宁(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鸡新城疫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传染病之一。在鸡新城疫预防接种后的某开产鸡群中,发现了鸡新城疫的暴发,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均没有典型鸡新城疫那么特征,因此易导致误诊,并贻误防治。现将其...  相似文献   
12.
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酸水法提取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采用小鼠口腔灌服的方法对该生物碱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利用改良寇氏法测定该生物碱的LD50.结果表明: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对小鼠口服的LD50为588.71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513.93~674.37mg/kg.剖检变化为心脏色泽暗淡,肝脏和肾脏肿大,其它脏器无眼观病变.组织学变化呈现心肌纤维肿胀,肌浆内出现大量红色细小颗粒,间质血管充血;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空泡,部分肝细胞坏死崩解;脾小体萎缩,淋巴细胞减少;肺脏血管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崩解.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为低毒化合物,小鼠在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中毒后,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等主要器官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对小鼠的持续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牦牛皱胃组织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的规律,采用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牦牛皱胃组织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皱胃胃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皱胃幽门腺区胃小凹深度最深、腺体最长、肌层最厚;3个腺区肌层厚度、腺体长度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幽门腺区与胃底腺区、贲门腺区之间胃小凹差异极显著(P<0.01),胃底腺区与贲门腺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牦牛皱胃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浆细胞数量,3个腺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肥大细胞数量以胃底腺区最多,幽门腺区最少,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贲门腺区与胃底腺区和幽门腺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皱胃各腺区固有层中均有大量的弥散淋巴细胞和孤立淋巴小结.电镜观察表明,胃小凹柱状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幽门腺区固有层中有大量的黏液细胞,黏液细胞呈高柱状或锥体状,核位于基底部,在细胞顶端常聚集有较多的电子密度较高的颗粒.胃底腺区和贲门腺区有大量的壁细胞和主细胞.牦牛皱胃的组织结构和其他反刍动物基本相似,但各层有其明显特点.牦牛皱胃各腺区固有层中均有大量弥散淋巴细胞和孤立淋巴小结,使牦牛皱胃具有比其他反刍动物更强的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2年兰州市8个县区猪、牛、羊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其疫苗免疫效果2012年猪牛羊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2%,72.6%,79.2%,都达到了国家规定水平,2013年猪牛羊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0%,73.6%,65.2%,羊和猪的抗体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牛的抗体水平较低,通过分析提出了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赵春仙  谢会成  贾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167-170,190
对东源庄园的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小区以生态社区为基础,植物的应用以乡土植物为主,通过多层次的植物群落配置设计,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绿色空间,中央以景观主轴线来表现其特色。在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上,注重空间形态多样性的变化,从公共空间及局部空间架构体现出丰富层次感的小区空间体系;注重传统文化特色的体现,以提升其人文景观效果。东源庄园的绿地规划是以满足使用功能为出发点,体现休闲与生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掌握甘肃省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2009~2012年对全省14个州市定期采集样品病进行RT-PCR检测。结果全省蓝耳病病毒Nsp2基因变异株RT-PCR检测:总阳性率0.49%(32/6 473),生产种猪阳性率最高,为6.45%(2/31)。全省猪蓝耳病非免疫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总阳性率40.54%(240/592)。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及含量测定,并探索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LC-MS分析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在HPLC优化条件下用标准品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4生成的影响,以及总黄酮对肝脏KCs细胞的增殖和NO、NOS含量的影响;运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和血清溶血素HC50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黄豆黄素和穗花杉双黄酮,其中,芒柄花素含量高达52.48%,其次为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含量为11.20%。在2.5~100 μg/mL总黄酮作用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2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的分泌量分别高达217.62%和159.661 p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4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量高达149.274 pg/mL,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KCs细胞的增殖及NO和NOS分泌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60 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Cs细胞增殖率达67.77%,NO和NOS的分泌量分别达180.106和29.942 μmol/L(P<0.01)。此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增加。综上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与释放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某马麝试验场先后发现 2例雄性马麝发生膀胱与尿道结石。动物生前腹下明显肿胀,肿胀区大小约10 cm ×10 cm ,局部皮肤充血发红并有出血与脱毛。发病后约1~2 d 死亡。剖检时,腹部肿胀部皮下明显出血、水肿。阴茎至睾丸附近除水肿、严重出血外,阴茎中、后段附近结缔组织出血、坏死,呈黑褐色,同时阴茎变粗,肿胀,尿道中充满混浊的尿液,其中含有细粒状物。膀胱出口的周围组织淤血、水肿,膀胱中充满混浊的尿液,其中含有细粒状物,粘膜大面积出血,并散在许多小溃 疡。膀胱出口被坚硬的大量结石阻塞,结石大小不一,多为小米粒大,但位于尿道中的结石一般较为细小。镜检,膀胱粘膜呈出血坏死性炎症变化,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固有膜与粘膜下层充血、出血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结石阻塞部的尿道也呈出血坏死性炎症改变,其中充塞块粒状盐类和脱落坏死的上皮细胞碎片。肾脏充血、出血,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间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9.
在光镜及电镜下,双峰驼骨骼肌的肌外膜与肌束膜均较厚,其中除有不等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成纤维细胞及血管、神经外,还有丰富的脂肪细胞。在肌纤维外有薄层肌纤维膜,后者与肌内膜相连。骨骼肌肌纤维一般较粗,但其粗细差异很大(长约4~55mm,宽约9~125μm),呈长短不一的圆柱状、A带、I带相间的横纹明显。肌原纤维也较粗大(直径约7~14nm,长约15~2.5μm)。肌原纤维间的肌浆中响大量线粒体及糖原颗粒。线粒体体积大,嵴较长,呈典型的板层状。  相似文献   
20.
过量空气系数与废气再循环率耦合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汽油机部分负荷下的燃油经济性,该文通过改变废气再循环率(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和过量空气系数,在一台增压进气道喷射汽油机上进行试验,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与EGR耦合对发动机部分负荷下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GR率和过量空气系数α的增加,燃烧循环变动率变大,燃烧持续期变长,且EGR是影响两者的主要因素;泵气损失显著减少,有效燃油消耗率显著降低,与EGR率=0和过量空气系数α=1条件下相比,EGR率=20%和过量空气系数α=1.1条件下的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了8.37%;随着EGR率的增加,THC(total hydrocarbon)排放增加,但NOx排放显著降低,高达约80%。因此,将三效催化转化器和EGR技术相结合,燃烧稀混合气,可以在满足欧Ⅴ排放法规的同时,大幅提高汽油机部分负荷下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