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28篇
  9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16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花梨是由浙江农业大学沈德绪教授于1 96 2年通过黄蜜与三花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因其树势强健、开张、结果性能好 ,抗病、早结、丰产、栽培管理容易 ,且果形较大、肉质细嫩、汁多味甜、有微香而深受欢迎 ,成为许多地方的主栽品种。将乐县亦于二十世纪 80年代引种 ,并于二十世纪 90年代初大量推广种植。本文在介绍将乐县黄花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存在的问题 ,并初步提出解决对策。1 将乐县地理气候条件将乐县地处闽西北 ,位于武夷山脉东南面 ,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县内山峦起伏 ,溪流纵横 ,千米以上山峰 48座 ,全县山地、丘…  相似文献   
32.
以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胚性培养物为材料,通过简并引物结合PCR进行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的技术,克隆到了龙眼体胚相关未知蛋白基因DlUP-5全长序列,其cDNA全长为887 bp,由681个核苷酸组成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6个氨基酸(GenBank登陆号为GQ443759).该基因推导的蛋白分子质量为24511.9 u,理论等电点pI为9.65;该蛋白是Frigi-da-like蛋白质家族成员,是一个具有Frigida组件,无典型信号肽结构,无跨膜螺旋的亲水性蛋白;不规则卷曲是其最大量的结构元件,并且主要集中在C端区域.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均有表达,呈"N"形趋势,其中以不完全胚性紧实结构阶段最高,而鱼雷形胚阶段表达量最低;方差分析表明,鱼雷形胚阶段DlUP-5基因表达量与其他7个阶段存在极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对DlUP-5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在龙眼胚性愈伤组织胚胎发生能力、早期体胚正常发育和体胚成熟过程等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以白天开花的平潭月见草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月见草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成熟度较高的种荚,在无菌条件下取出种子,用75%酒精处理30 s,然后用0.1%升汞灭菌15 min,最后用无菌水荡洗5遍,能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用滴管滴植后,再用镊子栽植的接种方式较佳;最适宜的试管苗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固体培养基;壮苗生根培养基以固体培养基1/2 MS+0.1 mg.L-1NAA为最佳培养基;蛭石∶泥炭土∶河沙=1∶2∶1的混合基质为最佳移栽基质,成活率可达93.33%。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荔枝转基因抗性胚性愈伤组织(EC)的酯酶(EST)同工酶分析发现,9个转基因抗性EC的EST同工酶谱带没有差异,并且与对照的未转化HX30的细胞系差异也不大,这表明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的酯酶同工酶具有保守性,并未受到转基因的影响,可以作为不同荔枝品种转基因材料混杂鉴定的标记。  相似文献   
35.
早熟桃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与保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熟桃品种西选一号胚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保持和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D浓度为2.0mg.L-1的MS培养基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诱导率最高,达90.2%,诱导的愈伤组织质量好;将2,4-D浓度降低至1.0 mg.L-1,采用MS、WPM 2种培养基进行交替继代,可以使愈伤组织长期保持,但这种愈伤组织不能分化出芽。  相似文献   
36.
以金花茶成年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器官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分段消毒法是较为理想的消毒方式;附加2 mg.L-1BA及0.5 mg.L-1IAA的改良WPM培养基适合诱导腋芽萌发,萌发率达57.1%;芽苗在附加3 mg.L-1BA及0.2 mg.L-1IAA的改良WPM培养基上增殖效果较好;在附加4 mg.L-1或6 mg.L-1NAA的1/2MS培养基上可诱导芽苗生根。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苋菜MDH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苋菜试管苗为材料,从实验室构建的苋菜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苋菜MDH基因的cDNA序列片段,采用RT-PCR技术对其ORF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MDH基因编码344个氨基酸,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DH可能为非分泌蛋白,包括33个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38.
植物光系统Ⅰ反应中心亚基V (photosystem Ⅰ reaction center subunit V,简称PSAG或PS Ⅰ-G)是光合系统Ⅰ的主要组件.具有维持PSⅠ复合体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并与抗盐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福州宦溪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叶片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首次分离到PSAG基因的2个成员:PSAG1、PSAG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X317082、JX317083),分别为800、827 bp,分别编码150、160个氨基酸;PSAG1、PSAG2的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2个成员均没有内含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SAG1、PSAG2具有PSⅠ的X亚基超家族(photosystem Ⅰ reaction center subunitX psaK)保守结构域,是不具有信号肽的跨膜蛋白,具有亲水性:PSAG1、PSAG2均有4个位点发生磷酸化.宦溪野生蕉PSAG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结构特征,即PSAG1和PSAG2没有内含子,并且在不同物种间保守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保持PSAG功能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9.
从近年来研究发展的植物干细胞概念、茎尖分生组织、根尖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各自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近年来植物干细胞在植物体内发生与分化所涉及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对植物干细胞研究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李丹  陈晓慧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0):1875-1888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探讨了包括热带水果香蕉(Musa spp.)、龙眼(Dimocarpus longan)、番木瓜(Carica papaya)、菠萝(Ananas comosus)、椰子(Cocos nucifera)、榴莲(Durio zibethinus),经济作物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木薯(Manihot esculenta)、枣椰(Phoenix dactylifera)、可可(Theobroma cacao)、油棕(Elaeis guineensis)、咖啡(Coffea canephora)以及药用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在内的13种热带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的发展历程,并对热带植物基因组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