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3篇
  20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吴狄  杨腾  林臣峰  付晓  赵云鹏  褚海燕 《土壤》2022,54(5):958-967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布规律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单一木本植物根区土壤固氮微生物的海拔分布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采集了浙江省天目山308米至1236米海拔范围内的161棵野生银杏树的根区土壤,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研究了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固氮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与Richness指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群落异质性随海拔差值增大而增加。慢生根瘤菌属、根瘤菌属、疣微菌属等优势属的相对丰度与海拔显著正相关,而地杆菌属、固氮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等优势属的相对丰度与海拔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与土壤N:P均呈最显著相关,上述优势属的相对丰度同样与土壤N:P有着极强的相关性。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海拔可以直接或通过影响土壤N:P间接作用于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别鉴定出与海拔、N:P紧密相关的物种,发现这两类物种具有较大比例(45%)的重合。综上,土壤N:P是天目山银杏根区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沿海拔分布的关键驱动因子,N:P的变化直接影响银杏固氮微生物群落。我们的发现从土壤微生物学角度为天目山野生银杏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2.
王丽  赵云 《福建茶叶》2023,(2):162-164
新时代环境下,国家对高校素质教育工作开展越来越重视。高校应该积极改进人才培养观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育人工作导向,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办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融入茶文化内容,可有效改善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据此,高校应当主动研究两者有效结合的方式方法,让茶文化能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现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3.
为了了解豫南地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特征,试验利用PCR方法从临床采集的CPV阳性犬的粪便中扩增CPV的VP2和NS1基因,并测定核苷酸序列,利用软件Meglign 7.0推导VP2和NS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并构建进化树,进行同源性和氨基酸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8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得到8株CPV流行株,分别命名为CH-XY-1~CH-XY-8。基于V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豫南地区流行株CH-XY-7和CH-XY-8为New CPV-2a亚型,CH-XY-5为New CPV-2b亚型,CH-XY-1、CH-XY-2、CH-XY-3、CH-XY-4和CH-XY-6为CPV-2c亚型,CH-XY-3和CH-XY-6分别存在1个(G299R)和2个(V84E和V153A)新的氨基酸变异。基于NS1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流行株CH-XY-5、CH-XY-6、CH-XY-7和CH-XY-8分布在GroupⅠ群,其中CH-XY-6和CH-XY-8分别存在1个新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分别为N356K和E583K;CH-XY-1、CH-XY-2、CH-X...  相似文献   
454.
山宁23是以鲁豆12为母本,滑豆尖叶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2021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10056。该品种2018—2020年参加黄淮夏大豆南片品种试验,2018—2020年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3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2.1%,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97.0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9%;粗蛋白质含量44.55%,粗脂肪含量21.19%;生育日数平均为95.5 d,比对照品种早熟1.0 d;籽粒圆形,大小均匀,顶土能力强,出苗速度快,适宜机械精量播种;株型紧凑,抗倒耐密,不炸荚,落叶性好,适宜机械化收获和麦茬直播夏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山宁23的创制与育种体会,对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5.
植物样品中砷(As)的快速及准确测定对于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意义重大。然而,受样品中存在的钙(Ca)、钾(K)等大量元素导致的多原子离子干扰以及稀土元素钕(Nd)、钐(Sm)所导致的双电荷离子干扰影响,实际植物样品中痕量As的测定具有一定挑战性。本文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在4种模式下(无气体模式、He碰撞模式、H2原位反应模式、O2质量转移模式),研究不同浓度的Ca、K和稀土元素对As测定的影响,对比不同模式的干扰消除效果。结果表明,4种模式消除多原子离子干扰的有效性由高到低为O2质量转移模式>He碰撞模式>H2原位反应模式>无气体模式,消除双电荷离子干扰的有效性由高到低为O2质量转移模式>无气体模式>He碰撞模式>H2原位反应模式。采用ICP-MS/MS在O2质量转移模式下可无干扰地测定As,该方法线性良好,准确度高,检出限为0.0002 mg/kg,用于测定国家标准物质黄豆(GBW10013)、圆白菜(GBW10014)、柑橘叶(GBW10020)、蒜粉(GBW10022)和湖南大米(GBW10045a)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2.3%、0.7%、2.3%和1.0%,适用于植物样品中As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456.
对来自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挖掘适宜南疆地区复播的早熟、高产、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2019-2020年以不同生态区的13个主推谷子品种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产量相关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生育期在78~109d,供试材料中6个品种生育期均≤88d(豫谷18,CK);有7个品种连续2年各综合性状表现优异,产量稳定,相比CK显著增产。穗重、穗粒重、成穗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8个农艺性状对谷子产量影响依次为穗重>穗粒重>穗数>生育期>株数>穗粗>穗长>株高,说明抗除草剂复播谷子品种的筛选应首先关注穗部性状,其次是生育期与株高。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豫谷32、赤谷K1、冀杂金苗、豫谷31和冀谷41等5个较适宜在南疆地区推广种植的抗除草剂品种。  相似文献   
457.
通草是贵州一种道地中药材,播种育苗时常会遇到春季低温的影响,导致其发芽率较低。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不同细胞活性物质硝普钠(SNP)、海藻糖(TH)和赤霉素(GA3)进行种子引发,研究在常温和低温胁迫下不同细胞活性物质不同浓度处理对通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浓度的SNP引发可显著改善通草种子在低温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缩短发芽时间,增加幼苗的根长、苗高和干鲜重,其中以200μmol/L SNP引发的效果最好,而其他处理的效果不佳,表明适合浓度的SNP引发可提高通草种子及幼苗对低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58.
本试验旨在研究虾青素(AST)对IPEC-J2细胞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能力的影响。以IPEC-J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浓度[0(对照组)、5、10、20、40、80和100μmol/L]的AST处理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ST对IPEC-J2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未添加AST)相比,10~80μmol/L的AST极显著提升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0~100μmol/L AST和40~100μmol/L AST处理后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2)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AST浓度的增加整体呈现下降趋势,100μmol/L的AST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AST浓度达到10...  相似文献   
459.
猪痘是由猪痘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温和的皮肤损伤性传染病,在农村养猪场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夏季天气炎热、高温高湿的环境里,蚊子、苍蝇和有害昆虫大量滋生,极易发生此病。猪痘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传播速度快,负面影响大,严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养猪成本,给养殖户带来很大困惑,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对一例猪痘病的病因、诊断和综合防治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