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转基因家蚕的制作方法中,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显微注射法是当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通过piggyBac转座子方法获得的家蚕,由于其以随机方式切出和转座的特征,所获得家蚕的转入位置往往带有随机性,不可人为预测和控制。利用转基因插入位置的随机性,配合转入的目的基因序列识别,建立了家蚕指纹识别方法。该方法快捷方便,可用于转基因家蚕品种繁育过程中的品系识别和转基因家蚕知识产权的举证手段。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索沼渣、沼液在蔬菜上的施用技术,2007~2008年,新疆农垦科学院水土研究所在石河子总场和一五二团开展了蔬菜沼渣、沼液施肥量及肥效研究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3.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生物考古中的古DNA提取、污染鉴别、防止降解、PCR扩增分析、测序等方面的技术做了简要概述,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古DNA分析技术的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84.
以本地“丰香”草莓为对照,对“红颜”、“章姬”等2个草莓品种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红颜”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植株长势旺、果实品质好、产量较高,优于对照品种,具有在大棚设施内种植栽培推广的潜力。“章姬”对种植所需条件及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宜在桂林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5.
广西桂林山区夏季西瓜嫁接苗在嫁接后至成活前的管理过程中采用小拱棚覆盖保湿,存在小拱棚内空间狭窄、不易管理、易出现烧苗现象、影响成活率等问题,将嫁接地点及嫁接后至成活前的管理移至屋檐下或敞亮的室内,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在嫁接苗种植大田后缓苗期间采用稻草覆盖根部,可有效地防止缓苗期间死蔸现象,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86.
层状夹砂土柱室内积水入渗试验及模拟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为了研究夹砂层对入渗强度、湿润锋行进和沿程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室内层状夹砂土柱一维薄层积水入渗试验和相应情况下均质土柱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当湿润锋到达夹砂层上界面后,层状夹砂土柱的入渗过程与均质土入渗表现出明显不同。在湿润峰穿过夹砂层上界面时入渗率有较大波动,且最终进入稳渗阶段,其稳渗率明显小于同时刻均质土柱入渗率;当湿润锋穿过夹砂层后,夹砂层内的土壤含水率明显小于其饱和含水率。根据试验和分析,建立了针对层状夹砂土入渗的S-Green-Ampt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层状夹砂土柱积水入渗的机  相似文献   
87.
林伟  叶兴荣  张军  赵兵  陆华标 《北京农业》2012,(30):111-112
通过分析南京市气象局昆仑路监测点2010年11月5日-2012年5月11日PM10.0、PM2.5逐时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及同期相应的南京国家基准气候站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的观测资料。研究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日、月、季变化特征,悬浮颗粒物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为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及灰霾天气预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89.
叶少平  张启军  李杰勤  赵兵  李平 《作物学报》2005,31(12):1620-1627
用水稻测序品种培矮64s和Nipponbare为亲本构建的含137个SSRs标记的连锁遗传图谱和(培矮64s/Nipponbare)F2群体的180个单株,对水稻的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穗着粒密度、千粒重等6个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6个性状的22个QTLs,分布在第1、2、4、5、6、9、10、11、12等9条染色体的14个区域,表型贡献率5.0%-19.3%;相关性较强的性状之间具有较多共同或紧密连锁的QTLs;集中分布的QTLs之间既有同向连锁.对不同水稻群体定位的同源QTL进行了比较,对QTL在染色体上的集中分布,以及用QTL定位结果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相结合预测基因的英勇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霉变稻谷脂肪酸含量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脂肪酸含量是表征稻谷霉变信息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决传统化学分析法测定稻谷脂肪酸含量有损、费时、低效等问题,该文研究应用高光谱技术实施霉变稻谷脂肪酸含量无损检测的方法。研究选取人工制备的不同霉变时期的稻谷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仪结合理化试验方法测定其相应的光谱信息和脂肪酸含量,运用移动窗口平滑法(savitzky-golay,SG)和一阶微分(first derivation,FD)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提取反映稻谷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光谱特征波段,应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基于特征波段光谱反射值的稻谷脂肪酸含量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模型预测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原始光谱数据通过SG平滑和一阶微分处理后,分别经SPA方法优选出了14和10个光谱特征波段;采用SG-SPA-MLR(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方法构建的模型质量和稻谷脂肪酸含量预测效果均优于FD-SPA-MLR模型,校正时其内部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CV和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9419、11.9646 mg/(100 g);预测时其外部验证的相关系数RP和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366、12.3550 mg/(100 g),模型对不同霉变时期的稻谷脂肪酸含量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利用高光谱技术对稻谷脂肪酸含量实施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可为将来快速检测稻谷霉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