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0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满天星切花周年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天星适宜在光照充足、土质疏松的土壤中生长,移栽不宜过深,否则会出现苗茎腐烂。其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夜温15C~20℃,昼温22C~28℃。整个生育期灌水应适当,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徒长,同时应注意对潜叶蝇和根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饲草玉米、甜高粱、饲草高粱饲喂肉牛的效果,选取18头6月龄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的西门塔尔肉牛,分为3组,分别饲喂精饲料+饲草玉米、精饲料+甜高粱、精饲料+饲草高粱,连续60 d测定增质量。结果表明,甜高粱生物产量最高,分别比饲草高粱和饲草玉米增加5.33%、26.77%;饲草玉米的蛋白质、泌乳净能、维持净能、生长净能、饲料相对值均最高,甜高粱和饲草高粱的纤维和含糖量较高;饲喂饲草玉米肉牛日均增质量最大,分别较甜高粱和饲草高粱增加质量10.12%、32.13%。带穗全株饲草玉米的饲草品质最佳,增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3.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作物品质,具有巨大的商用价值。基因必须通过DNA→mRNA→蛋白质才能对最终性状起作用。通过从DNA结构、基因表达、生理生化代谢、核质基因组互作等方面的综述,总结了国内外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4.
晋甜1401(A_3R111×FH5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自选不育系A_3R111为母本,外引高粱品系FH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甜高粱杂交种。2014年进行品比试验,田间表现良好,品种命名为晋甜1401。2015-2016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综合表现良好,鲜重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居第2位。2018年1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证书编号:GPD高粱(2018)140020)。该品种茎秆产量、含糖锤度、出汁率、乙醇转化率高,具有高产、稳产、抗丝黑穗病、抗旱、耐涝、抗倒伏、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适宜在吉林、辽宁、北京、山西、安徽、河南、内蒙古等10℃以上积温达到1500~25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5.
小麦条锈病抗性分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近年来,由于新的条锈病小种的出现,许多小麦品种都丧失了抗性。从几个方面分析小麦抗条锈性分化的原因,以期制定出相应的抗病措施,防止条锈病的爆发和蔓延。  相似文献   
26.
干旱是作物生产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研究作物对干旱胁迫反应的遗传因素,可以为改良作物的抗旱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高粱对干旱有广泛的适应性,是禾本科作物中研究抗旱性的优良模式作物。高粱对干旱抗性分为开花前抗旱性和开花后抗旱性。花前干旱影响穗子大小、稳粒数及籽粒产量;花后干旱会造成叶片、植株的死亡,导致炭腐病和倒伏发生并影响籽粒的饱满度,二者均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持绿是高粱的一种抗旱机制,具持绿性状的基因型,在开花后遇水分胁迫时抗旱抗植株过早衰老,籽粒正常灌浆。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重组近交系(RIL)群体和近等基因系(NIL),并结合分子遗传学手段研究持绿数量性状位点(QTL),发现了多个基因组区段控制对开花前和开花后水分胁迫的抗性,找到了多个在不同环境中持续表达的持绿QTL。持绿QTL的分子遗传分析为进一步理解高粱及其它禾本科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高粱杂种优势得益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利用。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有7种类型,即A1~A6和9E。核质互作型不育系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决定的,核质互作,协同进化,从而达到核质基因组结构与功能上的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28.
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5份高粱不育系、16份高粱恢复系、及所配制的部分高粱杂交种,化验分析淀粉含量,不育系淀粉含量变幅在72.58%~77.84%之间,恢复系淀粉含量变幅在72.33%~79.93%之间,杂交种淀粉含量变幅在74.66%~77.61%之间。研究表明,淀粉性状在F1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高粱籽粒淀粉含量在杂种一代多数介于双亲之间,有的倾向于高亲含量,有的倾向于低亲含量,有的杂种一代淀粉含量超过高亲,有的杂种一代淀粉含量低于低亲,利用高淀粉双亲,可以选育出高淀粉高粱杂交种。  相似文献   
29.
我国甜高粱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一种能源作物,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甜高粱育种水平落后,现有品种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可利用现有品种应用提纯复壮、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方法进行甜高粱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0.
甜高粱的收获不仅数量大而且时间集中,受加工条件所限,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完,需要进行原料贮存。国内外学者已对延长甜高粱茎秆及其汁液的贮存方法和期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综述了甜高粱茎秆贮藏方面的研究,并就贮藏地点及其品种选育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甜高粱加工贮藏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