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0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高粱骨干恢复系体细胞变异系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粱体细胞克隆变异育种方法,对高粱几个重要恢复系晋粱5号、三尺三、忻七等进行了改良,获得了一批综合性状好、特点突出、遗传稳定的无性变异系,其中R111已作为恢复系育成一个杂交种。  相似文献   
42.
高粱A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CMS)的细胞质来源于IS12662C, A2细胞质杂交种目前已用于生产。本文以A2/B2V4为材料,对A2 CMS小孢子败育过程作了细胞学观察,并对小孢子败育过程中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作了分析。研究发现,在A2雄性不育系A2V4的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不形成或提前解体;绒毡层细胞畸形化;绒毡层细胞虽发育正常,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这些都导致小孢子退化。A2细胞质雄性不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从后期Ⅰ开始出现异常,同源或姊妹染色体向两极分离时滞后或不分裂;染色体多倍化;一个细胞内出现多核和多核仁现象,最终导致小孢子败育。  相似文献   
43.
高粱基因组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粱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基因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始于20世纪90年代。覆盖高粱全基因组的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已构建完成,正在进行高粱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整合,把遗传连锁群与相应的染色体对应起来, 并已初步确定了染色体着丝粒、长短臂、核仁组织者区域(NOR)等染色体重要结构在遗传连锁图上的位置。随着研究的深入,高粱全基因组完全测序和高粱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即将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44.
引进16个剑兰品种,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加大田的模式,进行了3年的周年生产试验。筛选出适合北方保护地种植的生育期短、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照的品种5个;摸索出一套剑兰周年生产的栽培技术,从而形成了一套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加大田种植的周年生产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45.
去除分蘖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我国甜高粱栽培以去除分蘖栽培为主,去蘖栽培需耗费大量人力,已成为甜高粱生产和大面积推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用7个甜高粱杂交种,对7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去除分蘖和自然生长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去蘖处理使穗长显著变短,鲜重极显著降低。甜高粱留蘖栽培不仅可免除栽培中去除分蘖造成的人力财力浪费,同时可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6.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茎秆多汁多糖、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最具优势的生物质能源作物之一,其含糖量高是主要性状之一。综述了与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有关的遗传变异、遗传力、遗传模型、遗传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茎秆含糖量育种选择的观点,以期为高产优质甜高粱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新选甜高粱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分析新选甜高粱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不育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A3R111和A1Tx623,恢复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甜C-1-1.A27050×甜C-1-1,A3R111×甜C-1-1是两个较优的杂交组合.加性方差与基因型方差的比值依次是茎粗>穗长>榨汁率>株高>鲜重>锤度>穗粒重.在杂交种选配时,茎秆产量方面应当首先考虑双亲茎粗的配合力,子粒产量方面应当首先考虑双亲穗长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甜高粱品系的倒伏系数及一些主要性状进行调查研究,鉴定筛选甜高粱品系,为甜高粱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各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较大,表明88份甜高粱品系遗传变异丰富。在遗传距离1.90处,88份甜高粱品系被分为9个类群。甜高粱的4个主因子代表90%以上信息,第1主因子包括1~4节倒伏系数、5~7节倒伏系数和抗倒伏性分级,第2主因子为茎粗,第3主因子为重心高度比例和汁液含糖锤度,第4主因子为出汁率,育种中应加强选择。制定出甜高粱品系的筛选标准:茎粗≥1.90cm,重心高度比例≤0.445,抗倒伏性分级≤6级,茎秆出汁率≥45%,茎秆汁液含糖锤度(BX)≥15%。糖高粱495、太谷帚/吉农甜1号-1 F4、14054和0~30红粒变/Sug中秆F4是优良甜高粱品系,可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9.
以晋甜2号为材料,对自然生长状态下贮藏甜高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甜高粱茎杆重量、出汁率和总糖量逐步下降,茎汁含糖量逐步增加,气候因素对甜高粱田间自然贮藏的影响极大。在我国北方,如果秋末冬初,气温快速下降至枯霜冻,甜高粱茎秆可以在田间自然冷冻贮藏,直到来年2月上旬平均气温回升到0℃以上为止。在此期间,加工企业可随加工进度,到田间按需收割,从而减少贮藏空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50.
以不育系A3晋粱5号和相应保持系B3晋粱5号为材料,对A3不育系花药发育及雄配子形成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A1、A2型CMS不同,A3 CMS孢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从四分体形成到幼龄花粉粒发育阶段都未观察到不同于B3晋粱5号的异常现象。A3晋粱5号花药经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在造孢细胞期、减数分裂前间期及减数分裂期,均未观察到异常现象,不育系花粉母细胞能完成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四分体正常游离,绒毡层发育正常。但在成熟的花药中,观察到所有的花粉粒皱缩、凹陷、变形。在开花前约1周内的花粉粒成熟期,不育系花粉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受阻,花粉粒壁上无淀粉粒沉积。A3 CMS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小孢子形成晚期的花粉粒成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