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建立并验证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波沙星片中马波沙星氧化物含量的方法。试验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辛烷磺酸钠磷酸盐缓冲液-甲醇-四氢呋喃(65∶32∶3)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0~400 nm。试验结果表明:马波沙星氧化物在0.5~100μg/m L范国内线性良好,R^2=0.9997,平均回收率为95.9%(n=9),RSD≤1.5%。方法检测限为0.2μg/m L,专属性好,可用于马波沙星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2.
以土壤水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原状砂壤土为例,进行了室内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通过实测数据与经验模型Van Genuchten的拟和,对试验结果和拟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选用的经验模型是可靠的,确定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3.
阐述地下室防水的重要性及防水质量的现状,指出现有地下防水材料及防水技术的不足.首次提出通过建立双结构层来进行地下室底板防水的思想并设计双结构层防水底板的施工工艺流程,介绍双结构层防水底板“两防一排”的防水机理.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了该防水结构的可行性.并且在实验室进行了对比等效模拟试验,验证了双结构层防水底板防水效果的显著性.本防水施工工艺在经济效益及施工难度上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该防水技术抓住了地下室渗漏问题的根本原因,克服了目前防水思想及技术的弊端与漏洞,弥补了现有防水材料寿命不与结构同寿命周期的缺陷,有望彻底解决地下室防水问题.  相似文献   
64.
兽药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相似文献   
65.
有机物料中有机磷矿化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晶晶  陈欣  史奕  韩晓日  牛明芬 《土壤通报》2006,37(6):1114-1117
采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试验,研究不同C/N有机物料腐解过程中有机磷的矿化特征与进程。结果表明:新鲜粪肥类有机物料中磷以无机磷(P i)为主,秸秆类有机物料中磷以有机磷(Po)为主,有机物料中有机磷在培养的前30天矿化最快,之后趋于平缓,培养结束时,供试有机物料中磷均以无机磷为主,约占全磷的70~90%;不同有机物料有机磷的残留率在腐解前期差别很大,后期趋于一致,有机磷的矿化要先于有机氮;有机物料中磷的矿化速率大小与C/PO及有机磷含量的大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抗菌肽泰立停与抗生素联合的抑菌作用,本研究通过倍比稀释法和纸片法测试了泰立停和抗生素在单用和联用时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倍比稀释法和纸片法,泰立停和抗生素(安普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在单用时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在联合使用时,倍比稀释法观察到泰立停与恩诺沙星的联合可以提高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抑菌活性;纸片法观察到仅泰立停与多西环素在8/2的比例进行联合时对大肠杆菌AE1具有联合抑菌作用,同时观察到泰立停与抗生素联合时,抑菌效果与抗生素单用的效果相当。说明抗菌肽泰立停与某种抗生素的联合可针对某种菌的某些菌株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同时可以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剂量。这将减少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而可避免或减少耐药菌的形成,从而维护人与动物的健康,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7.
采用BCR提取法对以污泥和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污泥热解前后Cd、Cr、Cu、Zn、Ni、Pb的不同形态含量.结果表明,污泥中Zn的含量最高,Zn和Cu的含量超过了污泥农用标准.热解可使污泥中的可溶解态和可还原态重金属转化为性质稳定的残渣态重金属,在此基础上,利用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IR)对污泥活性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得出花生壳添加量为20%,热解温度为600℃条件下,制备出来的活性炭风险最小.同时证实Cd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较大,在利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8.
黄柏对点带石斑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饵料中添加黄柏对点带石斑鱼[(84.11±0.5)g]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设对照组(0 g/kg,C)、低剂量组(5 g/kg,LD)、中剂量组(10 g/kg,MD)、高剂量组(20 g/kg,HD)4组,每组3个重复,连续喂食7、14、28 d后取样。试验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黄柏能显著提高血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NBT阳性细胞数,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一氧化氮(NO)含量,血清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显著降低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及丙二醛(MDA)、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AE)含量。黄柏对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含量影响不显著。黄柏对点带石斑鱼的生理生化指标有着显著的作用,建议最佳添加剂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69.
新疆野生樱桃李营养成分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采自两个不同区域的72种野生樱桃李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为进一步开发野生樱桃李的食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新疆伊犁霍城大西沟的野生樱桃李及栽培于乌鲁木齐安宁渠的樱桃李为原料,采用直接滴定,2,4-二硝基苯肼法及液相色谱法对72个不同类型的新疆野生樱桃李中还原性糖、总糖及总酸;18个类型樱桃李中VC、5种樱桃李中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72个不同类型的新疆野生樱桃李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还原性糖、总糖及总酸,其最高含量分别为11.14、18.29及4.15 g/100 g;18种樱桃李中VC含量最高可达10 mg/100 g;5种樱桃李中总氨基酸含量超过2;.[结论]采自于两个不同区域的野生樱桃李中营养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和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进一步从源库理论的角度挖掘调节剂增产的作用机理,为调节剂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以合丰50和垦丰16为材料,在始花期(R1期)叶面喷施60 mg·L~(-1)促进型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50 mg·L~(-1)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调节剂后30 d开始第一次取样,以后每隔5 d取样一次,共取样5次。测定叶片和籽粒中蔗糖、淀粉、果糖含量及叶片中转化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酶(SS)活性。大豆成熟期测产。【结果】籽粒建成初期(喷施调节剂后30—35 d),S3307和DTA-6的叶片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说明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用于籽粒的建成。籽粒建成中期(喷施调节剂后35—45 d),S3307的叶片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S3307和DTA-6的籽粒蔗糖和果糖含量普遍高于CK,为籽粒灌浆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籽粒建成后期(喷施调节剂后50 d),S3307和DTA-6的叶片蔗糖含量达到最大,且与CK差异显著,S3307的叶片淀粉含量高于CK,DTA-6的叶片果糖含量高于CK;S3307和DTA-6显著提高了籽粒中蔗糖含量,S3307同时提高了2个品种籽粒果糖含量,而DTA-6降低了合丰50籽粒果糖含量;S3307和DTA-6提高了合丰50籽粒淀粉含量,降低了垦丰16籽粒淀粉含量,说明调节剂对不同的大豆品种调控效果存在差异。调节剂增加叶片蔗糖含量的同时,S3307和DTA-6提高了叶片SPS和SS活性;在多数测定时期内,显著降低了叶片转化酶活性。S3307和DTA-6协调了源库系统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平衡。与清水对照(H-CK和K-CK)相比,调节剂处理H-S、H-D和K-S、K-D两年平均增产为20.07%、14.57%和10.54%、10.95%,增产极显著。相关分析得出,叶片蔗糖含量与叶片SPS、SS活性和淀粉含量呈正相关(0.893**、0.888**和0.981**),与叶片转化酶活性和果糖含量呈负相关(-0.872和-0.862);同时与籽粒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成正相关(0.918**、0.832和0.810)。由此可知,蔗糖是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中心枢纽。【结论】S3307和DTA-6通过提高源端叶片SPS和SS活性,降低叶片转化酶活性,调控了不同大豆品种源库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代谢,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其中S3307的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