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1篇
  21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探究毛栓菌27-1漆酶对酚酸类化合物的降解效能,为竹林地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提供依据。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通过测定菌液处理后酚酸含量变化,研究毛栓菌27-1漆酶对10种酚酸类化合物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毛栓菌27-1漆酶能完全降解酚酸类化合物中的香草酸、咖啡酸和芥子酸;丁香酸、阿魏酸和龙胆酸的降解效果一般,降解率50%左右;原儿茶酸的降解效果较差,降解率达35%;不能降解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绿原酸。研究不同条件下毛栓菌27-1漆酶降解酚酸类化合物丁香酸的效能,发现在pH 5、温度30℃、丁香酸初始浓度小于100 mg/L时,菌株对丁香酸具有高效降解能力,ABTS溶液作为介体物质加入降解体系后降解效果更好,在浓度为0.5 mmol/L时,降解率可达到100%。毛栓菌27-1产生的漆酶对酚酸类化合物具有良好降解效能。  相似文献   
72.
周鑫 《种子世界》2021,(12):0105-0107
油葵所生产出的葵花籽可以作为油脂提取的重要原料,所榨出的葵花油具有低脂的优势,属于高级食用油,拥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保证人们的饮食健康。因此,市场上对于油葵的需求量持续提高。为了能够保证油葵的生产品质以及产量,需要针对油葵栽培技术进行改进。新疆地区土壤较为干旱,降雨量少,为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避免水资源浪费,在当地开始应用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形成一体化栽培模式。以下内容对油葵的形态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膜下滴灌油葵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可以为油葵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周鑫 《种子世界》2021,(11):0009-00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玉米是我国农业种植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农作物,因此,玉米栽培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与优化。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被广泛应用,对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收益都有着重要作用。玉米覆膜栽培技术使玉米种植方法更加专业,有效的保证了玉米种植的规范性,能够满足现代化玉米栽培的需求。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广泛应用,对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还能够促进我国总体玉米产量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扩大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使更多的玉米种植人员了解以及掌握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方法,有关部门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大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玉米青贮与湿玉米芯饲喂肉牛效果对比,[方法]选择体重45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牛30头,随机分为2组,保证精饲料不变,分别饲喂全株玉米青贮与湿玉米芯,试验期70 d。[结果]结果表明,(1)全株玉米青贮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玉米芯组(P<0.01),比玉米芯组高出20.92%,全株玉米青贮组的料重比较玉米芯组低21.16%;(2)每头牛全株玉米青贮组的养殖效益为15.38元/d,比玉米芯组高出52.37%。[结论]综上所述,全株玉米青贮组的饲喂效果优于湿玉米芯组。  相似文献   
75.
以大穗型和一般穗型小麦为材料,通过田间观察试验,完成两类型(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的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比较的田间试验。针对多穗型在高产条件下分蘖成穗高,而大穗型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数高,在拔节期后分蘖发育明显慢于主茎,使分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产量略低于多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76.
乌鲁木齐地区及昌吉州等地南山山前冲积扇地区,海拔1000~1500m,该地区夏季气候温热湿润,昼夜温差较大,水源充沛,有效积温2500℃,无霜期为120~150天,比较适合豌豆的生产和制种。2005~2006年,吉木萨县大由乡和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试验示范甜豌豆制种取得成功,平均单产达到150~  相似文献   
77.
1试验示范基本情况1.1土壤养分状况示范点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中梁村,土壤有机质含量15~20g/kg,全氮0.6~1.2g/kg,碱解氮40~60m g/kg,速效磷15~20m g/kg,速效钾120~180m g/kg,土壤肥力中上等。1.2试验示范区选择在春小麦产区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中梁村布三个点进行。示范点1,  相似文献   
78.
基于改进MobileNet-V2的田间农作物叶片病害识别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农作物病害是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利用智能化手段准确地识别农作物病害有利于病害的及时防治,该研究基于改进的MobileNet-V2识别复杂背景下的农作物病害,对未来覆盖各种作物的智能化病害识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创建含有11类病害叶片及4类健康叶片的农作物数据集,采用数据增强操作构造不同的识别场景。其次在原始模型MobileNet-V2的基础上,嵌入轻量型的坐标注意力机制,建立通道注意力与位置信息的依赖关系。然后对网络中不同尺寸的特征图采取上采样融合操作,构建兼具网络高、低层信息的新特征图。此外,采用分组卷积并删除模型中不必要的分类层,减少模型参数量。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参数量为2.30 MB,改进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在背景复杂的农作物叶片病害数据集中达到了92.20%,较改进前提高了2.91个百分点。相比EfficientNet-b0、ResNet-50、ShuffleNet-V2等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架构,改进模型不仅达到了更高的识别准确率,还具有更平稳的收敛过程以及更少的参数。该研究改进的模型较好地平衡了模型的复杂度和识别准确率,为深度学习模型移植至田间移动病害检测设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9.
大兴区是北京的农业大区,分析其农业结构存在的具体问题,在节水农业发展方面建议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在地下水超采区合理调整种植模式;优化农业结构,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走高端化发展道路;发展农业园区,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畜牧业有序退出,走精品化发展道路;发展会展农业,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0.
小麦良种安全储藏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小麦种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具有后熟期长,耐高温,吸湿能力及吸湿速度较强等特点,能够长期储存,但易生虫。为确保小麦种子质量安全,其储藏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库房安全检查在小麦良种收购入库之前,要从防潮、防雨、防虫、防污染的要求出发,选择库房屋面不漏雨,地坪不返潮、墙体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