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2篇
  5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4QZR-30型青贮饲料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贮饲料收获机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参数的分析与关键部件的设计,研制了由锯齿双圆盘切割器、强制顺序喂入机构和刀盘式切碎器组合的青贮饲料收获机.生产试验证明,4QZR-30型青贮饲料收获机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调整方便,节省动力,性价比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普通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全籽粒浸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0个普通小麦品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多酚氧化酶活性范围的品种频次分布呈偏态性,峰值倾向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一侧;(2)种皮颜色和胚乳质地与多酚氧化酶活性有关。红皮品种PPO活性高于100 AU·min-1·g-1的占31.82%,高于200.0 AU·min-1·g-1的占11.63%;白皮品种PPO活性变幅较小,主要集中在28.3 AU·min-1·g-1左右,高于100 AU·min-1·g-1仅占10.40%,高于200 AU·min-1·g-1的占0.06%。总体上看,在平均PPO活性和具有高PPO活性的品种比例上,白皮小麦显著低于红皮小麦品种;(3)白皮粉质和半角质小麦中,PPO活性低的品种较多;(4)我国大面积种植的一些小麦品种PPO活性差异很大,黄淮麦区的很多品种PPO活性在20~50 AU·min-1·g-1之间,属PPO活性较低的类型。  相似文献   
93.
魔芋中芋花叶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报道的DsMV中的衣壳蛋白(cp)基因序列,首先合成1对扩增DsMV的cp基因中间部分核心序列的寡核苷酸引物;然后将提取的魔芋植株的总RNA反转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用上述引物进行常规PCR反应,结果扩增得到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0.35kb片段,健康魔芋植株接种DsMV后也扩增得到同样大小的片段,而健康植株则未扩增到任何片段。从而建立了魔芋中DsMV经济简便的RT-PCR检测体系,为魔芋DsMV的防治和脱毒苗的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4.
针对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门类多、及有纸化考试方式无法考查实际应用能力等弊端,开发了教与学并进的计算机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分为外网与内网两级层次,内网用于考试,外网用于平时学习。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是高等院校传统教学手段必要和有益的补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5.
白魔芋的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种是优质种质资源扩大栽培区域和基因交流的前提。为研究魔芋种质资源引种适应性,以白魔芋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田间操纵试验及实验室鉴定等方法系统评价了其在引种区恩施州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白魔芋在恩施州海拔450~1250 m区域能安全越冬,且能正常生长发育,在4年以上完成其生活史;营养繁殖试验中根状茎数量随球茎质量增大而增加,根状茎质量与主球茎质量比值为56.93%,白魔芋繁殖系数9.83显著高于清江花魔芋的3.88;有性繁殖试验中,群体花期短,一般在5~10天,花期随群体数量增大而延长,单株平均收获实生子54粒,2010—2012年百粒重分别为19.18、17.05、26.14 g,23.93 g的平均质量高于相应年份花魔芋13.48 g的77.52%;干旱胁迫严重影响其繁殖,主要是根状茎数量显著减少和根状茎质量在变态茎总质量的比例降低;精粉中KGM含量及出粉率表明,白魔芋品质优于花魔芋,同时首次提出,40~100目出粉率可用于快速评价白魔芋品质。白魔芋不适宜恩施州大田繁殖引种,但可用于育种引种,同时抗耐病性、耐光性、耐高温等评价指标的引入对构建魔芋引种的系统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24 个半冬性小麦品种茎秆农艺性状及部分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茎粗,第1 、2 节间长及穗长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较大,株高与第2 、3 、4 节间长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第3 节间长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因而降低第3 节间长有利于株高的降低。合理的茎秆性状要求:植株较高,茎秆粗壮,第1 、2 节间较长,第3 、4 、5 节间较短。  相似文献   
97.
辣椒苗床期,大田定植前,后喷施83增抗剂2次,能有效预防,延缓并减轻病毒病发生为害。最佳用药适期为辣椒分苗后,定植前,后,经济,有效地最佳使用浓度为100倍。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对魔芋灰霉病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提取DNA、PCR扩增、电泳检测以及魔芋灰霉病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分析。[结果]采用CTAB法得到的DNA产量较高且纯度较好;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条带清晰;ITS序列测序证实魔芋灰霉病病原菌属于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ca fuckeliana),Genbank登陆号KF802809。[结论]该致病菌在魔芋种芋储藏期间和设施繁育过程中危害极为严重,属首次报道,为魔芋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根据替代药材开发思路,重点总结了魔芋属植物主要成分及功能,同时总结了天南星科其他药材半夏、石菖蒲、独角莲、千年健、天南星等成分及功效,进而总结了魔芋属植物药用现状,并指出可在葡甘聚糖型、淀粉型、中间型之外的药用型魔芋筛选替代型药材;替代型药材发展的必要性强调了中药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低碳循环产业发展及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同时强调成分决定用途,进而决定药效与产品的基本理念,最终为魔芋替代型药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