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81.
  【目的】  探明不同钾供应条件下控制产量及钾效率相关性状的稳定的显著关联分子标记位点,为小麦产量及钾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控制机理研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134个小麦品种 (系) 组成的群体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钾 (T1) 和不施钾 (T2) 两个处理,进行了2年田间试验 (E1、E2)。对小麦成熟期株高、穗长、穗粒数及钾吸收、利用效率等23个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分别定义了同年同一处理和同一处理两年平均共6个环境平均值。采用GLM+Q一般线性模型和MLM+K+Q混合线性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群体差异SNP分子标记 (90K SNP芯片) 对小麦产量和钾效率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结果】  与正常钾处理相比,不施钾处理条件下籽粒钾利用效率显著升高,单株钾累积量、单株钾含量及总小穗数等性状显著降低。供试小麦各性状的群体变异系数为6.98%~350.38%,有14个性状的遗传力在50%以上,以株高的遗传力最高 (92.03%)。利用保留的7485个多态性好的群体差异 (SNP) 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420个分子标记位点与供试23个性状在P ≤ 0.001水平存在显著关联,分布在21条染色体上。有1097个 (77.25%) 分子标记位点仅在一个关联分析环境中被检测到;能在至少两个关联分析环境中被检测到的相对稳定分子标记位点有323个,其中113个位点与钾效率相关性状有关,Tdurum_contig26281_139、Kukri_c307_2053等分子标记位点可以提高钾吸收效率,Ex_c19038_571、BS00039148_51等分子标记位点能够提高钾利用效率。在至少4个关联分析环境中被检测到的位点有22个,分别与株高、千粒重、穗粒数等5个性状相关。与株高和千粒重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位点RFL_Contig4069_2628和BS00003632_51可同时在全部6个关联分析环境中检测到,平均贡献率为9.59%和13.66%,环境稳定性非常好,与株高的降低和千粒重的提高显著关联。  【结论】  不同钾供应水平下与产量及钾效率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位点存在显著差异,77.25%的分子标记位点仅在特定环境下被检测到。但也有22个显著关联分子标记位点 (涉及9个产量及钾效率相关性状) 在至少4个关联分析环境 (共6个环境) 下被检测到,形成高频表达分子标记位点。其中与株高和千粒重分别显著关联的两个分子标记位点在所有6个关联分析环境中均稳定被检测到,能显著降低株高和提高千粒重。这些分子标记位点的相关基因对相关性状的调控效应受钾处理环境影响小,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2.
该文以耐密玉米东单6531为试验品种,设计秸秆量分别为1 600kg/667m2、1 200kg/667m2、800kg/667m2、400kg/667m24种处理,探讨不同秸秆用量对东单6531的叶面积、株高、干物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量为800kg/667m2处理的玉米东单6531的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发芽率及芽苗生长的影响,以‘中杂九号’番茄种子为试材,不同浓度ALA(0、0.1、0.5、1.0、5.0、10.0mg/L)浸种24h后,在0、25、50、100mmol/L NaCl胁迫下,28℃,黑暗培养7d,研究ALA对番茄种子发芽参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及胚芽和胚根中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盐胁迫下,ALA浸种使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增加,胚根中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25 mmol/L NaCl胁迫能够提高发芽率、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而50-100mmol/L NaCl胁迫极显著的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0.1-0.5mg/L ALA浸种能够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而高浓度ALA(10.0mg/L)浸种导致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总之,ALA浸种能够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浸种浓度不宜超过5.0mg/L,NaCl胁迫下以0.1 mg/L ALA浸种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4.
洛阳市周山森林公园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洛阳周山公园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今后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发展森林旅游,为建设美丽洛阳和建设生态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商洛学院营造依靠科技创新创业的氛围、当地药用植物资源优势、学校政策保障和前期研究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分析,提出构建培养路径、转化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兴趣等系列措施,开展"寓商洛药用植物研究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6.
以耐密玉米郑单958为试材,设24、18、12、6、0t/hm2(CK)的5种用量整秆深还,探讨了对耐密玉米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单株干物重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12t/hm2处理的玉米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产量最高达12 756kg/hm2。  相似文献   
87.
大白菜InDel-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TAB法提取大白菜基因组DNA,利用单因素试验对InDel-PCR反应体系中的dNTPs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模板DNA用量、引物浓度、退火温度、三温循环时间等7个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适用于大白菜InDel-PCR分析的最佳扩增条件为(20μL):dNTPs 0.1mmol/L、Mg2+1.5mmol/L、Taq DNA聚合酶0.4U、模板DNA 105ng、引物浓度0.4μmol/L、退火温度50℃、三温循环时间30s-30s-45s。该体系可用于大白菜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88.
【目的】深入探究小麦钾效率的遗传基础,定向培育钾高效小麦品种是缓解我国钾肥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对不同钾处理条件下小麦苗期钾效率相关性状进行鉴定,并进行差异分子标记关联分析,筛选与钾效率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为钾效率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不同小麦品种(134份)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和201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温室内进行了营养液培养试验。设置正常供钾和低钾水平两个处理,7cm高、7日龄的幼苗在黑暗中生长28天后收获。将幼苗分为地上部和根部,测定植株干重(生物量)、钾含量,计算植株钾累积量、根冠生物量比和钾累积量比和钾利用效率。分析低钾处理对生物量及钾效率相关性状的影响,并以该群体检测到的15230个差异SNP标记为基础,用TASSEL5.0软件中的GLM模型和MLM模型对钾效率相关性状数据进行标记.性状的关联分析,以确定小麦苗期钾效率稳定关联的分子标记位点。【结果】与正常钾处理相比,低钾处理下植株根、冠及全株钾含量及积累量均显著下降,而根冠生物量比、根冠和全株钾利用率均显著增加。关联分析共获得了1300个关联分子标记,其中1102个标记被定位在19条染色体上,这些分子标记绝大多数仅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到,三个环境下均可检测到的相对稳定的分子标记位点仅有3个,分别为Excalibur_c14273_1407、Ku_c11150_773、BS00094893_51。同时,试验筛选出4个性状簇集位点标记,这些位点同时与6~7个性状存在显著关联,分别为Excalibur_c8670_972、wsnp_Ex_c12887_20426781、wsnp_Ku_c13311_21255428、IACX5989。【结论】低钾处理对小麦苗期生长及钾效率相关性状遗传控制位点有显著影响,低钾处理下与生物量和钾效率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绝大多数在同一个钾处理环境中被检测到,因此不同钾处理环境下这些性状可能由截然不同的基因控制。试验检测到4个至少与6个性状同时显著关联的热点分子标记位点,这些位点与小麦苗期多个生物量及钾效率相关性状均存在显著关联,可能包含重要的基因信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9.
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对耐密玉米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振武  李真  王岩  赵艳艳  黄毅  齐涛  尚彬 《玉米科学》2012,20(2):115-118
选用耐密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12 t/hm2)、大垄深耕无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无深耕无整秆深还田无膜覆盖(对照)3种处理,研究不同方式对耐密玉米的植株叶片、茎秆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叶片和茎秆对氮、磷、钾吸收积累,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大垄深耕无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对照。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玉米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植株叶片的氮、磷、钾积累分别增加了4.4%、15%、10%、23%;26%、9.7%、15.4%、19%;18.3%、5.1%、7.1%、9.8%;叶片氮积累增加高于磷和钾。茎秆的氮、磷、钾分别增加了8%、30%、5%、14%;45%、38.5%、40%、25%;12.4%、30.9%、43.8%、34.5%;茎秆磷积累增加高于氮和钾。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突出增加了叶片氮积累和茎秆磷积累。在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处理的玉米生育期间,植株吸收充足的氮、磷、钾养分,植株健壮,促进叶片光合作用,茎秆的抗逆性、抗倒性增强,为子粒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相似文献   
90.
<正>1猪的免疫程序20~25日龄,免猪瘟疫苗。55~60日龄,免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60~65日龄,免口蹄疫疫苗,以后每隔6个月进行1次苗区域化免疫。种用猪每隔6个月免1次丹毒和肺疫疫苗,每隔12个月免1次猪瘟疫苗,直至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