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烤烟叶片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研究了增施不同有机物质(芝麻、小磨芝麻油、豆糁、豆浆)对烤烟叶片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结果显示,穴施豆浆使烟叶中烟碱含量适中、蛋白质含量最低,氨基酸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适中,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烟叶的品质最为理想;穴施芝麻的烟叶烟碱含量相对其他处理较低,硝酸盐含量较低,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穴施小磨芝麻油的烟叶烟碱含量最高,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氨基酸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穴施豆糁的烟叶烟碱含量适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相对最低,氨基酸含量相对其他处理偏低,蛋白质含量较高.综合比较,穴施豆浆和豆糁的烤后烟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含量适宜,有益烤烟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发酵前叶面喷施类胡萝卜素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酵前向延边烟叶表面喷施外源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研究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d后,烟叶中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随外源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发酵30d后急剧下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表明喷施的外源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能够在适当的发酵条件下降解转化为香气物质。感官评吸结果显示,随着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喷施量的增加,卷烟的杂气和刺激性也增加,较为合适的用量为1.0mg/g。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雪茄烟叶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四川雪茄烟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德雪一号为供试材料,测定了成熟期田间微气候、烟叶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和烟叶产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烟田温湿度增大,烟叶所受光照强度降低。成熟期温度与烟叶膜脂过氧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52~0.85之间。同一时期内烟叶丙二醛(MDA)含量随种植密度增大呈先降后升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种植密度为21 000株/hm2时抗氧化酶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打顶后28d达到最高,分别为61.6U/(gFW·min)和123.0U/(mg·min),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打顶后21d达到最高,为755.8U/g,打顶后35d MDA含量为25.3mmol/g,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调制后烟叶总糖含量增至1.86%,烟碱含量为3.02%,钾氯比高达9.21,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烟叶产值与茄衣烟比例较常规种植密度24 000株/hm2分别提升了0.9万元/hm2和7%。综上所述,21 000株/hm2为四川省雪茄烟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南阳烟区10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上部和中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中烟98、云烟87、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NC89、中烟101、9717、39511;中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云烟87、中烟98、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39511、NC89、中烟101、9717.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明显,综合表现较好的是中烟98、云烟87、云烟85,综合表现较差的是9717、中烟101、39511,说明中烟98是南阳烟区最适宜的品种,其次是云烟87和云烟85.  相似文献   
15.
增施不同的有机质对烤烟多酚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 L.)品种云烟87为试材,于2005~2006年在河南南阳研究了常规措施(CK)下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对烤烟多酚类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质可以使烟叶中总酚、绿原酸、芸香苷、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以增施发酵后的豆浆的两个处理最好,其次是增施豆参,增施芝麻和香油的两个处理效果相对稍差。  相似文献   
16.
晾制密度对雪茄烟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不同晾制密度条件下膜脂过氧化水平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杆距10 cm、杆距20 cm、杆距30 cm 3种晾制密度,研究其对雪茄烟叶所在晾房的温湿度、烟叶含水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多酚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杆距20 cm的晾制密度过氧化水平最低,且与晾房内温湿度相关性不显著,只与含水率相关,说明该晾制密度较其他晾制密度有利于避免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升高;烟叶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含量均在杆距20 cm晾制密度下最高,有利于增强烟叶的抗氧化能力;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杆距10 cm晾制密度下最高;化学成分以杆距20 cm处理较为协调。因此杆距为20 cm的晾制密度有利于提高抗氧化类物质,减轻膜脂过氧化水平的伤害,提升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7.
质体色素对烟草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了毕节地区烤烟上部叶质体色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上部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着生长发育的时间均呈下降趋势。烤烟调制后同一海拔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烤烟上部叶质体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同基因型烤烟在不同海拔条件下上部叶质体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变化结果:云烟87为高海拔>低海拔>中海拔,云烟97和毕纳1号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物制剂处理对发酵烤烟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恒温恒湿发酵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物制剂处理对发酵烤烟烟叶中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生物制剂处理后的发酵烟叶中大多数香气成分含量表现为增加,如大马酮、二氢大马酮、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二氢猕猴桃内酯、苯甲醛、苯乙醇、新植二烯、茄酮等;但也有些香气成分表现为含量下降,例如香叶基丙酮、苯乙醛、芳樟醇等。不同处理相比较,添加混合酶和优势增质菌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香气成分含量增加幅度较大;添加混合酶的作用效果次之;添加单一优势增质菌的作用效果相对来说不太明显,但也表现有一定程度的增香效应。  相似文献   
19.
香料烟浸膏香气物质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技术对香料烟浸膏的香气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出的21种香气成分中,分别有脂肪酸类8种,酯类5种,醛类2种,氮硫杂环类2种,烃类、醇类、酮类、内酯类各1种,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成分是糠醛、β-甲基戊酸、十六碳酸、烟碱、新植二烯,其次是乙酰丙酸乙酯、异戊酸、苯乙酸乙酯、羟基丁二酸二乙酯等。同时,对3种提取工艺条件下香料烟浸膏的香气成分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水为萃取剂的一次蒸馏法提取效果最好,多数香气成分含量较高;其次是水和乙醇用量各半的二次萃取蒸馏法;传统的以乙醇作萃取剂的二次蒸馏法提取出的浸膏质量最差,多数香气物质含量也最低。  相似文献   
20.
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L.)品种云烟87为试材,于2005~2006年在河南南阳研究了不同成垄方式与分次施钾对烤烟质体色素及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土成垄和分次施钾可以使烟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各处理烟叶中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均较对照有很大提高,以处理Ⅳ(低起垄2次培土成垄,钾肥2次追施)最高,分别达到了1762.25μg/g和111.82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