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82-1984年,在克拉斯诺亚尔地区的?试验站,我们对全苏作物栽培所(?)搜集的国内、外(欧洲、南美、北美、南非)300多个用于育种的大麦样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该所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鉴定,测定了植株高度、有效分蘖、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对照品种为?和?.研究期间的年份气候条件基本适宜于植株生长和发育,但1983年抽穗期,因降雨过多和大风,造成了植株大面积的严重倒伏.  相似文献   
42.
对计算机模拟在作物生长发育研究中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计算机模拟在作物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应用,从作物模拟在农业系统学中的地位、模拟的分类与最新发展趋势、模型与模拟的异同、模拟的步骤、认识论价值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等视角评述了计算机模拟在作物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作物模拟技术增加了作物系统可观察量,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界“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速度,其过程和步骤体现了认识论思想,具有深刻的认识论价值。应进一步加大其研究和应用力度,使之在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有10多项指标可用于小麦的耐盐性鉴定。其中,比较可靠的形态生长指标有盐胁迫条件下的幼苗存活率、幼苗的根长、苗高和苗重、春季分蘖数及籽粒产量;比较可靠的生理生化指标有盐胁迫条件下植株地上部的K/Na比、细胞膜透性、SOD活性、根细胞质膜上的ATP酶活性、植株组织中的甜菜碱和多胺含量、细胞壁上的羟脯氨酸含量、细胞壁糖蛋白中的糖分含量以及植株体内盐激蛋白的合成情况。关于游离脯氨酸含量这一指标,不同研究者看法不一致,其可靠性尚难以确定,应慎用或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作物模型发展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为进一步深化与促进作物模型发展,并融入国际潮流,论文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分类、比较及认识论挖掘等方法,通过作物模型概念、分类、作用及其与数字种植业的关系分析,阐述了作物模型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作物模型研究与应用新动态,比较了国际上作物生长模型四大研究组(DSSAT,School of de Wit,APSRU及中国)和功能-结构植物模型三大研究组(L-Studio,GREENLAB及中国)间作物模型的差异,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目前,虽然作物模型在数字种植业中的应用较少,但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未来它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5.
蔬菜中农药残留动态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陕西省西安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产基地6大类蔬菜的13种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全年定点监测,研究了不同种类蔬菜中农药残留动态,不同种类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动态以及蔬菜中农药残留全年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甘蓝类、白菜类和绿叶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其他种类蔬菜,且随时间不同而变化;各种禁用有机磷农药在不同种类蔬菜上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并且在不同种类蔬菜间存在差异;各种禁用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量随时间不同而变化;各种非禁用农药检出次数较多,并有部分超标;生产基地蔬菜全年农药残留变化动态符合生产实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蔬菜中农药残留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6.
47.
西部地区发展有机食品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农业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化学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的常规农业,又称现代农业,它追求的是经济目标,也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形式;第二种是有选择、有限度地使用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的人工合成物质的可持续农业,又称绿色农业,这一方式既追求经济效益又追求生态效益;第三种为拒绝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的有机农业,又称传统农业,它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与三种模式相对应,食品大致划分为普通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  相似文献   
48.
从 2 0世纪 80年代至今 ,我国陆续出现的使用较为广泛的食品名词有安全食品、保健食品、自然食品、天然食品、生态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而其中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者在目前被广为引用 ,并被国家大力推广。这些众多的名称有时出  相似文献   
49.
高钾肥常减少叶片Mg和Ca的浓度,且容易造成叶片和植株萎蔫,但增加P肥可以增强冬小麦对Mg和Ca的吸收,从而提高冬小麦叶片的Mg和Ca的浓度。土壤温度过低会降低P的有效性和吸收量,对此,本试验在两种根际温度条件下测定了P和K对小麦矿质元素组分的影响。400μMP处理比起50μMP处理,小麦地上部Mg的含量提高20%;而25℃根际温度处理比15℃根际温度处理的小麦地上部Mg含量高出9%。类似地,高P处理的植株总Mg吸收量和Ca吸收量提高36%。把K浓度由400μM提高到800μM,可以把小麦地上都Mg的浓度提高13%,Ca浓度提高7%。在田间,当土壤温度低于15℃时,20或28kg/ha的P处理可以提高高秆羊茅草(FestucaarundnaceaSchreb)叶片的Mg和Ca的含量。当对照区叶片的Mg和Ca含量分别低于2.0和4.0mg/g(引起杂草萎蔫的临界值)时,施用P肥可以把Mg和Ca的含量提高到临界值之上。施P的同时再施Mg,可以提高叶片Mg的含量,但是在不施用P肥的情况下施Mg会降低叶片Ca的含量。P营养远比根际温度更能影响植株叶片Mg和Ca的含量和对Mg和Ca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50.
由于自然选择要强制作物去适应负竞争条件(在这种条下会以损害生产力为代价去选择竞争力),所以聚积了大量携带有害基因的不利突变体,这对作物育种造成了很大影响。有害基因的携带量决定着作物在人工选择条件下的进化程度,也决定着要改良一种作物或培育一个新品种需付出多大努力和采取什么方法。去除有害基因的最好方法是杂交种的再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