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2篇
  40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兽用生物制品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高门槛、高风险的动物保健品支柱行业,有较高的投资收益。因此,近年来大量资金向兽用生物制品行业聚集,新企业、新车间数量剧增,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目前这个领域的竞争愈来愈白热化。  相似文献   
432.
弓形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病。弓形虫病给养殖业、公共卫生及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在国内还尚未有弓形虫相关疫苗。弓形虫感染的常用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诊断等方法。但由于传统检测方法在特异性、敏感性和早期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建立简便、快捷、敏感、特异的弓形虫病的检测方法对于检测弓形虫的感染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主要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该病的诊断和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33.
明确玉米(Zea mays L.)根系性状对氮肥的响应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是揭示玉米氮营养机制、优化氮肥管理策略的基础。以供试玉米品种‘安农591’为试材,于2022年设置6种氮肥处理,即:不施氮(CK)、氮肥全部基施(N10)、基肥70%+拔节肥30% (N7∶3)、基肥50%+拔节肥50% (N5∶5)、基肥30%+拔节肥50%+大喇叭口肥20% (N3∶5∶2)、基肥20%+拔节肥40%+大喇叭口肥40% (N2:4:4),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玉米根系性状的变化特征,并分析根系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氮提高吐丝期玉米根总长度、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根体积、根组织质量密度和根系活力,降低比根长、根比表面积和根冠比。N7:3和N5:5处理的籽粒产量和全株生物量较高,其籽粒产量比N10处理提高6.6% ~ 7.3%。施氮降低成熟期玉米根干物质分配比例,提高籽粒干物质分配比例。适当氮肥后移有提高氮肥农学效率的趋势。玉米产量与吐丝期比根长和根冠比呈负相关,与根总长度、根表面积、根尖数、根系体积和根系活力呈正相关(P < 0.05)。在10种根系性状中,根总长度、根系活力、根表面积、根尖数和根冠比对产量影响较强,根平均直径、比根长、根表面积、根组织质量密度和根比表面积对氮肥农学效率影响较强。上述性状分别反映的是玉米产量潜力和氮肥利用率的重要根系性状。  相似文献   
434.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辣椒油树脂对奶牛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465头胎次(2.52±1.33)胎、泌乳天数(109.00±52.31) d的荷斯坦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6头牛,试验组229头牛。对照组牛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在TMR中添加300 mg/(头·d)的过瘤胃辣椒油树脂。试验期91 d。结果显示,整个试验期内,温湿指数(THI)大于72的天数(即奶牛进入热应激状态)共62 d;试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平均THI分别为70.61、75.60、73.17,THI大于72的天数分别为11、27、24 d。试验期内奶牛热应激严重程度顺序为试验中期>试验后期>试验前期。试验期90 d时,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30 d和60 d(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30 d和60 d (P<0.05)。试验期30 d时,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低于60 d和90 d (P<0.05),60...  相似文献   
435.
为了研究过瘤胃辣椒油树脂对夏季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呼吸频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65头胎次为(2.5±1.3)胎、泌乳天数为(109.0±52.3)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对照组(236头)每个重复118头,试验组(229头)2个重复分别为114头和115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每头奶牛每天饲喂添加300 mg的过瘤胃辣椒油树脂的TMR。试验期为91 d,分为试验前期(1~30 d)、中期(31~60 d)和后期(61~91 d)三个阶段。试验期间,每天09:00、15:30使用手持温湿度计测定距地面1.8 m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计算温湿度指数;每天早晨投料后采集TMR样品,测定各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同时记录每天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和呼吸频率;于正试期第30,60,91天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应用Broken-stick回归模型分析温湿度指数与呼吸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期内共有62 d的温湿度指数>72试验前期、中期和后期平均温湿度指数分别为70.61±4.02、75.60±2.84、73.17±2.33,温湿度指数>...  相似文献   
436.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社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实,数字乡村建设在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基于当前存在的“碎片化”“信息化”问题,可尝试以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为指导,从组织架构、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重构现代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现代农村基层管理方式、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等,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农村基层治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37.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确定工作。结合“十四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宁夏实际自然禀赋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基于ArcGIS平台通过研判分析2019年宁夏动态监测数据及土地利用、DEM等地理空间数据,分别确定了2050年远期目标值,以及2025、2030与2035年分阶段目标值,经计算不需治理与不可完全治理面积为12 044.96 km~2,2050年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为81.86%,宁夏远期可完全治理面积为3 843.55 km~2,结果可为新时期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目标依据。  相似文献   
438.
随着我国农业事业的深化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成为各地农业部门的工作重点。山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但是机械化在山区推广一直存在较大困难。本文首先进行了有关小型谷物收割机的概述,并介绍了其在我国广大地区的适应性和应用现状。通过分析山区小型谷物收割机的应用与推广的现状,提出了小型谷物收割机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推广措施。广大从业人员应该认识到,小型谷物收割机在我国广大山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应用前景,可以提高收割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39.
利用气孔导度-光合-蒸腾耦合模型(SMPT-SB),选取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典型日,模拟了冬小麦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光合与蒸腾速率日变化,并借助光合仪和涡度相关系统获得的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叶片和冠层尺度光合及蒸腾速率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光合速率日均绝对误差不超过1μmol·m-2·s-1,蒸腾速率日均绝对误差不超过0.41 mmol·m-2·s-1;叶片尺度光合和蒸腾速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0以上,冠层尺度也分别达到了0.96、0.88。此外,模型中水汽响应函数以f(Ds)=RH表示时,相对湿度(RH)变化较大会导致参数m值不能准确量化气孔导度(gs)的变化,从而降低模拟效果;若分时期率定m值,会大幅提高模拟精度。该模型适用于冬小麦叶片及冠层尺度的土壤-植物-大气之间水碳交换的模拟。  相似文献   
440.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构建常州市绿地有害生物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明确指标体系中的压力、状态和响应模块的逻辑关系,并据此确立了城市绿地有害生物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有害生物警度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根据压力、状态、响应的各指标的取值,警度值位于0.23~0.42时城市绿地有害生物警度为一级,警度值位于0.43~0.61时为二级;警度值位于0.62~0.81时为三级,警度值位于0.82~1时为四级。该评估模型为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防控管理提供了预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