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8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验证"插喷同步"控草技术对不同品种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2019—2020年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以中籼杂交稻、单季晚粳稻和粳糯稻等类型为试验对象,采用插秧机加装同步喷雾设备,开展"插喷同步"控草技术试验与示范.无论是粳稻、糯稻还是中籼杂交稻,"插喷同步"控草技术的应用效果一致.其中每667 m2用30%苄嘧·丙草胺OD 120 g和24%安全解毒剂30 mL控草效果最好,插秧后15 d总草株防效达98.4%,插秧后30 d总草株防效仍达94.5%,明显优于药剂其他剂量和常规"2封"技术;对水稻幼苗安全性好,在该地中籼稻田,节本省工1240.5元/hm2,增产487.5 kg/hm2,增收1317.0元/hm2.机插同步喷施30%苄嘧·丙草胺OD 120 g和24%安全解毒剂30 mL效果佳,可解决机插秧稻田主要杂草,省工节本增产增收,可望作为庐江县机插秧稻田除草的主推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2.
新型杀虫剂吡虫啉对蚜虫有特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杀虫剂吡虫啉对蚜虫有特效邱光,顾正远,肖英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210014)吡虫啉Imidacloprid是国内外新近开发出的一种硝基亚甲基类杀虫剂,(也有人称此药为灭虫精──编者)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是对昆虫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具有较强的作...  相似文献   
43.
江苏省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苏省水稻直播田杂草约有22科35属41种和1变种,稗草等15种为优势种群,杂草群落中各种群的组成及其比率随地区、时间及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杂草于水稻播种后3~4 d开始出土,第10~20 d达到出土高峰,第25~40 d又出现一个较小的出草高峰。禾本科杂草出土较早,莎草和部分阔叶草出土最迟。直播稻田杂草的综合防除要贯彻“化学防治为主,农业措施为辅”的原则,化除的关键是“一除二封三杀四补”。新野(丁.恶)、扫特、速除(异丙.丁.苄)、杀草丹、千金、二氯.苄对直播稻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44.
江苏省褐稻虱生物型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表明江苏省田间褐稻虱生物型仍以Ⅰ型为主的混合种群,其变化取决于迁入地的生物型杂合程度和在江苏的饲养代次。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连续饲养12~13代,经长期选择压力和自身的适应,可以形成人工培养的新生物型,但在不同抗性品种上形成生物型难易不一,Mudgo,ASD7较易,Rathuheenati,Babawee较难。  相似文献   
45.
<正>随着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组织实施,未来农业必将全面走向集约化种植管理的轨道,农资企业与种植大户的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农资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农资企业转变经营模式的发展机遇。集约化大趋势将更加突显企业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产品的创新和互补,为种植大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市场氛围和多方合作共赢的经营模式……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际上,近十年来许多县市已经开始尝试土地的集中经  相似文献   
46.
正目前到了番茄地的准备时期,6、7月份高温季节正是焖棚的最佳时间,建议农民应抓紧高温时期对田块进行消毒杀菌,防止番茄移栽后土传病害的大面积暴发。近年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增长,番茄地连作情况比较普遍,连作带来的土传病害时有发生。例如枯萎病、蔓枯病、立枯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都是在土壤中越冬,常年种植会导致病原基数增大,如防治不到位,病害则会连年加重。土传病害的预防和控制,应以防为主,治为辅,才能有效减少损失。一、药剂琳琅满目,选花眼在田间调查采访中,番茄大棚种植户多次提到目前药剂种类繁多,选择一  相似文献   
47.
为减少大田使用农药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采用种子处理技术、健康栽培技术和穗期病虫害集中防控技术,有效管控水稻主要病虫害,减少水稻全生育期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利用新型拌种剂处理,用以控制水稻苗期及移栽后早期的主要病虫害,破口抽穗期使用低毒高效药剂进行集中防控;在全程不使用任何农药的情况下,利用新型纯生物提取物(生化素)对水稻全生育期进行4次喷施;利用新型拌种、生化素处理结合破口抽穗期集中防控。结果表明:新型种子处理技术对水稻秧田期和大田早期的病虫控制效果最好,可以大大降低全生育期内农药使用量;生化素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对病虫害危害具有较强补偿作用;拌种+生化素+穗期集中防控,对整体防病虫和增产作用最为明显。因此,两者结合使用,既能防病治虫又能增产,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达34.65%,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稻米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48.
综观中国的农药经营市场,存在着纷乱复杂的局面[1].由于涉及的农业市场面比较广,经销商的经营能力、经营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一,致使中国的农药市场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具体分析一、二级分销的经营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客户的经营理念大不相同,有的以常规品种为主,有的以新品种为主,有的则以特色品种为主,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顾客群.  相似文献   
49.
中国农业市场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市场。这几年,经济的长足发展带动了与农业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农药企业发展尤其为快,中小农药企业遍布大江南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药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同时现代物流技术又为货物流通提供了快速的通达渠  相似文献   
50.
<正>我国的微生物农药研究起步较晚,但产业发展很迅速。如今,随着农药零增长和绿色发展计划的推行,绿色防控产品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国家对生物农药研发、市场准入、农药残留标准、化学农药使用限制、政府财政补贴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积极政策,以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坚持生物农药创新、注重绿色防控技术的企业会更容易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