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不同玉米品种叶片衰老动态变化及其化学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品种豫单2002和郑单958为材料,研究叶片衰老动态变化及其化学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郑单958相比,豫单2002叶片在吐丝前期生长较快,中后期下部叶片功能期较短,叶片发生早衰,叶面积下降迅速,衰老速率激增,产量显著低于郑单958.经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拌种能维持较长的叶片功能期和较大的叶面积,豫单2002增产9.8%,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郑单958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拌种能有效防止叶片早衰,提高玉米产量,尤其对早衰型玉米品种豫单200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提高小麦产量的栽培管理模式,以冬小麦品种‘豫麦49’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系统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常规高产管理模式CHY、常规超高产管理模式CSY、优化超高产管理模式OSY)对小麦产量形成、灌浆期旗叶及粒粒中蔗糖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中OSY模式年前分蘖发生早、出蘖快,分蘖成穗率高;完善小花数显著增加,穗粒数有显著提高;灌浆强度最大,粒质量增加;灌浆期旗叶及籽粒中蔗糖、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提高,旗叶中糖转移最彻底,表现出碳代谢活性最强,显著提高了收获指数和氮肥生产效率,收获指数比CHY、CSY分别提高16.6%、3.5%,氮肥生产效率分别较CHY、CSY提高15.1%、16.6%。可见,优化超高产管理模式(OSY)是小麦超高产高效管理最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写作》是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农业院校针对学生所开设的公共类别课程之一,其主要教学意图为: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写作方法与技巧。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写作》教学质量与水平,就需要对其实施全面且细致的教学改革。基于此,主要针对在《农业科技写作》教学改革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及其主要方向展开详细分析与说明,望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以0.1 mmol L-1 SNP为NO供体,对小麦幼苗根系进行-0.5 MPa PEG胁迫处理,研究了NO对胁迫后叶片电子传递、光能分配和反应中心开放等PSII功能的影响,以探讨NO在干旱条件下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在干旱胁迫的第1天和第3天,SNP处理不但增加了水势(Ψw)和叶绿素含量,且能维持PSII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ФPSII和Fm/Fo)及潜在高光合效率(Fv/Fo);干旱胁迫减少了PSII反应中心开放的比例(qP)和PSII反应中心捕获光能的转化效率,但SNP处理后PSII开放反应中心的比例增加,利于干旱条件下叶片吸收的能量用于光化学反应(Pr)和PSII反应中心安全地耗散过剩光能。综上所述,干旱条件下NO对小麦幼苗叶片的PSII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影响玉米穗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引起干旱等极端天气高强度、高频率发生。玉米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穗的分化与发育,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也同时增加。因此,研究干旱胁迫对玉米穗发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调查研究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玉米雌雄穗分化、开花吐丝授粉、子粒发育等3个阶段,对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如何影响玉米穗发育进程展开讨论,为玉米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玉米抗旱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氮素水平对旱作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长武134(旱地品种)与郑麦9023(水地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个施氮水平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80 kg/hm2施氮水平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品种的叶绿素(Chl)含量、光合速率(Pn)、光合性能指数(PI)、生物量在各个生育时期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施氮量继续增加(≥180 kg/hm2),2个品种的Pn、生物量开始呈下降趋势,而PI值和Chl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同时,随着氮水平的升高,2个品种的产量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80 kg/hm2施氮水平时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外源NO供体(硝普钠, SNP)对水分亏缺下玉米叶片碳同化关键酶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在20% PEG-6000模拟水分亏缺胁迫下, 研究了SNP对玉米品种驻玉309幼苗叶片光合碳同化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分亏缺胁迫下, SNP显著上调玉米叶片rbc L、rbc S、rca 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尤其是叶片rbc 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增加1.86倍, 叶片Rubisco、RCA活性分别提高32.7%和14.67%; 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带的宽度和亮度显著增强, 而ROS积累量明显降低。说明在PEG水分亏缺胁迫下, SNP能显著提升玉米幼苗叶片光合碳同化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 降低ROS积累及其对细胞膜造成的损伤, 提高玉米的抗干旱性。  相似文献   
18.
花期前后干旱是影响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于2020—2021年开展池栽控制性试验,以中科玉505为试验材料,在开花前后28 d内设置4个水分梯度,包括100%作物蒸散量ETC (CK)、70%ETC (干旱胁迫WD1)、40%ETC (WD2)和0 ETC (WD3),研究花期前后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复水后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复水后夏玉米光合性能没有恢复,表现为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速率低于对照,植株干物质积累因此受阻,导致籽粒库容能力下降。干旱胁迫处理使开花吐丝间隔期延长1~3 d,籽粒败育率增加,行粒数和百粒重降低,尤其是WD3的败育率在2020—2021年分别显著增加220.71%和100.73%,WD1、WD2和WD3的产量在2020—2021年分别减产14.52%、36.69%、39.83%和19.62%、45.18%、54.42%。综上所述,花期前后干旱胁迫在复水后,玉米的光合性能仍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分配,最终导致库容量和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