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1份橄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绘制指纹图谱。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橄榄资源圃和潮州市果树所资源圃内101份资源进行分子标记,使用UPGMA聚类分析橄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从10对引物中挑选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核心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橄榄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10条ISSR引物对101份橄榄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13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5条,多态率为99.26%,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得到条带13.60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得到多态性条带13.50条,表明供试材料间遗传多样性较高。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知,101份橄榄种质资源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8~0.97,表明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8时,可将101份橄榄种质资源分为5组,第1组包含种质48份,第2组包含种质45份,第3组包含种质5份,第4组包含种质2份,编号C74的大纳甜橄榄单独为第5组,说明该品种与其他样品相比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变异。利用筛选得来的6条核心引物组合成功构建了橄榄DNA指纹图谱,为供...  相似文献   
12.
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有效利用印楝渣废弃资源研制印楝渣生物药肥,并探讨其对香蕉Musa acuminata生长和香蕉枯萎病的影响。【方法】将耐药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与印楝渣混合发酵,制备印楝渣生物药肥;通过抑菌和盆栽试验,测定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Foc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72.1%。生防菌株HN-11与印楝渣具有良好相容性,制备的印楝渣生物药肥施用质量分数为5%和10%时,处理组香蕉的长势好于对照,鲜质量、干质量、株高和茎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差异显著;施用印楝渣生物药肥组香蕉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0和25,对香蕉枯萎病的防病率分别达到72.2%和77.8%;生防菌HN-11能降低土壤中病原菌Foc4孢子数,破坏菌丝形态结构。【结论】印楝渣与生防菌HN-11发酵腐熟施用可避免对香蕉产生药害,制成的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印楝素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为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印楝素对柑橘木虱三龄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印楝素处理柑橘木虱三龄若虫1、3、7 d后LC_(50)值分别为2.77、1.14、0.61 mg/L;而16.0 mg/L印楝素处理木虱成虫4 d后死亡率仅为13.33%,与清水对照无显著差异。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喷雾处理后 1、3、7 d 对柑橘木虱田间防效分别为14.35%、49.56%和86.4%。【结论】印楝素对柑橘木虱若虫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药后7 d 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成虫没有毒杀活性;印楝素在柑橘木虱若虫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摸清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性质现状,为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粤东普宁和饶平市柑橘主产区28个代表性柑橘园0~30 cm土壤样品进行pH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pH介于3.21~6.01,平均值为4.72,偏酸土壤占60.71%;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82 g/kg,高于15.0 g/kg的占78.57%,基本适宜柑橘生长,但有机质含量丰富( 30.0 g/kg)的柑橘园比例为0;碱解氮和交换性钙缺乏的柑橘园分别占53.57%和50.00%,有效镁、有效硼缺乏比较严重,缺乏和极缺乏的比例分别达57.14%、21.43%和32.14%、67.86%;而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铜普遍过高,过量的比例依次为78.57%、78.58%、96.43%和89.29%。【结论】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普遍偏酸性,土壤养分不平衡,不同养分的丰缺状况差别很大;应适当控制磷、钾肥和含铜杀菌剂的使用,并加强钙、镁、硼肥以及有机肥的施用;土壤偏酸性的柑橘园应用石灰进行土壤调理,同时可减少土壤过量的铁。  相似文献   
15.
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对金斗香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金斗香番石榴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番石榴新品种,通过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对其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为提高金斗香番石榴正造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斗香番石榴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海藻磷钾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喷施处理后,统计产量,测定果实质量、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总糖和蔗糖含量。【结果】海藻磷钾肥可明显促进金斗香番石榴果实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海藻磷钾肥浓度为1 500倍液时,单果重、果实横径、纵径分别为126.35 g、5.49 cm、5.83 cm,较对照分别增加39.81%、14.85%和14.99%;产量较对照增加35.75%;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果实品质,Vc、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蔗糖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0.1%、39.4%、64.3%和72.7%;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4.2%。【结论】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提高了金斗香番石榴正造果的单果重、横径和纵径,同时也提高了果实的Vc、可溶性固形物、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选用海藻磷钾肥1 500倍液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金斗香’番石榴是从本地番石榴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其果实卵圆形,果个均匀,平均单果质量84.8 g,最大单果质量191.7 g;果肉白色,肉质细嫩软滑、香气浓郁、风味独特;果实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后同)12.0%,维生素C含量2.16 mg·g~(-1),可滴定酸含量0.25%,总糖含量7.63%。该品种植株生长迅速,分枝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稳定,通过区试适宜在广东番石榴栽植区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病原菌的毒力和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我国近些年新发现的番石榴枝枯病,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菌(小新壳梭孢)的毒力,筛选出高效药剂,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咪鲜胺CS对小新壳梭孢的抑菌能力最强,EC_(50)为0.2 mg/L;其次是60%苯醚甲环唑WG和35%苯甲·嘧菌酯SC,EC_(50)分别为0.23和0.29 mg/L。30%咪鲜胺CS和35%苯甲·嘧菌酯SC对小新壳梭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分别为0.07和0.09 mg/L;30%咪鲜胺CS和60%苯醚甲环唑WG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效果也最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0%咪鲜胺CS和60%苯醚甲环唑WG防治番石榴枝枯病的防效最好,达到56.87%和52.40%,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以"神湾"和"粤彤"两种菠萝为材料,分别对其鲜果及酿造的干酒和蒸馏酒的酯类风味物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粤彤"鲜果中酯类风味物质组分数及总相对含量均高于"神湾";与鲜果相比,"神湾"和"粤彤"酿造的干酒中酯类风味物质组分数增多,但总相对含量降低;与鲜果和干酒相比,"神湾"和"粤彤"酿造的蒸馏酒中酯类风味物质组分数减少,总相对含量降低;"神湾"和"粤彤"鲜果、干酒和蒸馏酒中同时检测出的酯类风味物质有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神湾"鲜果及干酒和蒸馏酒中己酸乙酯的相对含量分别高于"粤彤","神湾"鲜果及蒸馏酒中辛酸乙酯的相对含量分别高于"粤彤".本研究可为菠萝酿酒加工中果实来源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东是我国柑橘重要产区,柑橘产业受黄龙病影响严重,在柑橘生产中,果农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的投入。近些年随着品种改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广东柑橘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存在施肥过量、施肥方式不合理、管理粗放、农药滥用、肥药利用率低等问题,并由此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及柑橘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目前,广东柑橘产区化肥、农药用量高,施用方式不合理,具有较大的减施和改进潜力。为改善广东产区柑橘施肥施药现状,按照"科学用量、替代减量、协同增量"的橘园科学用量的思路,通过多年田间关键技术筛选、集成与示范,优化整合相关配套措施,构建了广东产区柑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明确了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精准测报、同适期多病虫害协同防治、合理配施增效助剂、地面覆盖除草等技术要点,已经在广东柑橘产区应用推广,有效地减少了橘园化肥、农药的用量,并且在主要病虫害防控、产量及品质上取得效果良好,为广东产区柑橘的健康可持续生产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施部分替代化肥对蕉柑果实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为蕉柑的化肥减量和提质增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习惯施用化肥为对照,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方肥替代方式,设置两组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1、F2)和两个不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3、F4),共5个处理,分析比较蕉柑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对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的响应。【结果】与习惯施用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化肥(16.67%、33.33%、58.33%和75%)可提高土壤中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加蕉柑产量4.4%~12.1%,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降低总酸含量。其中,在施用等量有机无机配方肥(等量化学氮)情况下,不施用钙镁磷肥F3、F4处理土壤速效磷、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降低,产量比F1、F2处理分别下降3.1%、2.2%,但仍比对照增产9.0%、4.4%,F3、F4处理能更有效改善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以及果实品质指标,而F3处理综合效果优于F4处理。【结论】有机无机配方肥替代化肥是蕉柑园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措施,从兼顾蕉柑产量、品质和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试验区目前蕉柑减少钙镁磷肥投入是可行的,施肥以50%有机养分替代无机养分(包括钙镁)为适宜的替代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