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2种DNA提取方法获得了粗柄鸡枞菌总DNA,并比较了2种方法之间的提取效果,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并克隆出粗柄鸡枞菌长632 bp的ITS区序列,为以后的鸡枞菌培养及鉴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本实验室对西南地区47个规模化猪场的364份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并采用形态、显微观察结合16S rDNA PCR扩增测序鉴定菌株;共检出细菌509株,细菌分离率达84.3%,混合感染率为37.4%;主要病原为大肠杆菌(30.4%)、葡萄球菌(21.6%)、肺炎克雷伯菌(8.7%)、变形杆菌(8.5%)、链球菌(5.9%)、肠球菌(11.4%)。小鼠试验结果显示平均致死率高达37.3%。191株致病菌株的药敏试验显示,β-内酰胺酶抑制剂药物(AMC,SAM,TIM)和头孢噻呋(EFT)耐药率较低(≤18.8%),其他药物的耐药率高(≥34.1),多重耐药严重,以5重、6重耐药为主。  相似文献   
23.
本文采用LysisTriton法对15株麝致病性沙门氏菌进行质粒抽提,并用HindⅢ、EcoRⅠ及BamHⅠ3种内切酶对质粒进行单酶切分析,结果表明:质粒得率为93.3%,15株麝致病性沙门氏菌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和酶切图谱。质粒DNA分析为四川养麝场致病性沙门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研究鸡粪及其堆肥过程中养分变化、重金属残留、抗生素耐药基因消减情况以及细菌群落演替规律,探讨细菌菌群与养分、重金属、抗生素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采集鸡粪及其堆肥过程样品,测定样品中养分、重金属含量,检测抗生素耐药基因相对丰度,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鸡粪堆肥过程细菌群落变化。从鲜鸡粪(组FM)到二次发酵(组SC),样品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全氮和全磷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全钾及pH值显著升高(P0.05)。重金属在不同组中的浓度呈波动变化,与组FM相比,在组SC中砷(As)、镉(Cd)浓度升高,铜(Cu)、锰(Mn)、铅(Pb)浓度下降,其中锌(Zn)下降显著(P0.05)。堆肥后,抗生素耐药基因aac(6′)-Ib-cr、tet M(P0.05)、erm B(P0.05)和bla CTX-M(P0.05)的相对丰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基因sul1相对丰度增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门水平,各组均以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 3个菌门为主。在属水平,各组具有不同的优势物种,同时潜在病原菌属的相对丰度均随堆肥过程降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部分优势菌属与全磷、pH值、重金属Cr及耐药基因sul1、tet M、erm B和bla CTX-M有显著相关性(P0.05)。鸡粪经堆肥后可降低病原菌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相对丰度,但仍存在一定风险,该研究可为实际生产中鸡粪的高效、安全堆肥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从暴发皮肤病的某家兔场患病兔中分离到1株病原真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及致病性试验后,得到一种致病真菌。通过培养特性、显微观察及分子鉴定,显示该菌培养特性与已报道须癣毛癣菌均不相同,所有培养基上均未见螺旋菌丝,ITS区进化树亦标明其与其他种(变种)均不在同一分支中,据此确定为须癣毛癣菌的新变种(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 var.sp.)。  相似文献   
26.
27.
对杜鹃褐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并对其rRNA基因内转录间区(ITS区)进行了克隆测序,与Genbank中已有的有关序列进行了比较,确定其病原菌为Phomopsis sp..  相似文献   
28.
鸡地从菌是一类世界著名珍贵食用菌,四川省内资源丰富,主要根据形态学确定四川省内各地鸡地从种属的关系,为人工培养及鉴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利用大凉疣螈的浸渍标本观察其外部形态,测定其身体全长、躯干、头部、吻端、鼻孔、眼睛、口裂及尾部的长度和宽度,并对大凉疣螈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大凉疣螈的犁骨齿排列方式呈"V"字形,消化道可以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消化腺有肝脏和胰腺,肝被软膜分隔为不能实际分开的纵向狭长的左右两叶,两叶大小无明显差异。喉部没有软骨,气管直接连接两肺,无支气管。本文对大凉疣螈做了形态学描述及组织结构观察,为更深入了解疣螈及其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0.
将麝病变肺脏处理后,非同步接种于Veto细胞上进行麝肺炎和化脓性疾病病毒的分离,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理化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病变肺脏接种Vero细胞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为RNA,对氯仿不敏感,具有一定的耐酸性,对1%的胰蛋白酶的作用和热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