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直播方式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合理的直播稻播种方式,以杂交稻川优6203、常规稻金农丝苗为材料,在水直播、旱直播方式下,比较了穴播和撒播方式对出苗率、成苗率、分蘖动态、分蘖数量、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旱直播相比,水直播虽然出苗率低,但成苗率高,群体质量更高,产量较高;穴播比撒播秧苗分布更规范化,群体质量高,后期干物质积累高,产量性状协调,最终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02.
不同直播方式下种子处理方式对直播稻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合理的种子处理方式,解决水稻机直播全苗问题,选择杂交稻川优6203、常规稻金农丝苗,在水直播、旱直播方式下,比较了干种子直播、浸泡48 h后直播、浸泡48h催芽至露白后直播、浸泡48 h催芽至半粒谷长后直播等方式对水稻出苗率、基本苗数、有效穗数、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浸泡48 h催芽至露白时播种,有较高的出苗率,可以确保较高的基本苗数。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直播稻的有效穗数、千粒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颖花数及结实率的影响不显著。在水直播方式下浸泡48 h,催芽露白或至半粒谷长时直播,不仅有利于增加群体数量,还有利于改善产量性状。无论采用水直播还是旱直播方式,宜将种子浸种48 h后催芽至露白时进行机直播,出苗率高,群体足,产量性状合理,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3.
农药残留影响稻米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引进一种酶制剂,研究了该试剂不同使用时期和使用量对稻米中农药残留的影响,以集成稻米的安全生产技术。结果表明,应用战氏生物转换酶制剂,在总用量为5 400~9 000 mL/hm~2时,在水稻抽穗前5 d和齐穗后5 d各喷施叶面1次,可以收到较好的降低农残的效果。该酶制剂在德优4727、川优6203生产中适宜的使用量为5 400 mL/hm~2以上,能实现未检出农残的效果;在宜香2115、F优498生产中适宜的使用量为9 000 mL/hm~2时,才能达到未检出农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为探明"育苗伴侣"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模式下机插秧育秧中的适宜用法与用量,以杂交稻组合德优4727为材料,对不同用量"育苗伴侣"在机插秧育秧中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育旱管育秧模式下,采用30 g/盘的用量,采取与营养土混匀装盘方式,40 d秧龄时,秧苗生长整齐,成苗率高,对叶龄的影响较小,极显著提高秧苗鲜质量、秧苗干质量、充实度、根数、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从而使秧苗生长矮健,满足插秧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05.
耕作栽培在种植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四川省在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研工作者及广大农技推广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耕作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在耕作制度改革、品种潜力挖掘、标准化种植、耕地保育、资源高效利用、防灾减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在人们饮食需求多样化、营养标准化、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的大趋势下,四川省的作物耕作栽培学科的公益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6.
川西平原种植制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气候生态条件的角度,简要回顾了建国以来川西平原种植制度的阶段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新三熟制的研究背景、种植模式类型及各种生产要素与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提出了未来区域种植制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7.
我省优质稻生产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近两年来已有较大面积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展优质稻,不只是有了优质的种子就能生产出优质的稻谷,还必须选择适宜的生产基地,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才能提高优质稻米的商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8.
旱育秧技术是一项省工、节水的育秧技术,少免耕稻作技术可以在栽插季节省工、节水,适宜抢时早栽,结合秸秆覆盖,可以减少田间蒸发耗水,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对于稻田土壤的培肥和可持续利用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此前的研究示范中,由于麦收后至水稻移栽时间短,小麦秸  相似文献   
109.
有机食品是指完全依靠来源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产品,采取有机加工方式生产和加工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了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相似文献   
110.
密肥水平对川西平原春(播)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密度为主处理(基本苗22,27,33万/667m^23个水平),施氮量为副处理(纯氮0,4,8,12kg/667m^24个水平),对川西平原春播小麦进行密肥试验,结果表明:(1)低密度平均产量显著低于中密度,但中高密度之间、低密度与高密度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副处理以无氮处理产量最低,显著低于4kg和8kg纯氮,但无氮与12kg纯氮之间,以及4kg,8kg,12kg纯氮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中等密度和较高施氮量(4~8kg)利于高产。(2)增施氮肥对春播小麦品质没有显著影响,而过高密度(33万/667m^2)则显著降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