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含油率与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显微结构、遗传育种模型和种质创新、生理生化与油分积累的变化规律、种子萌芽和N、K施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2.
[目的]基于广西气候变化特征,研究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农艺性状的影响,确定最佳播期并选择合适的品种基因型,为提高广西春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以玉米早熟品种青青700及晚熟品种华优168为试验材料,设8个不同播期(2月7日、2月14日、2月21日、2月28日、3月7日、3月14日、3月21日和3月28日)处理,观测收集玉米生育期内的气象数据,记载玉米各生育时期,并测量玉米株高、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2月低温少雨,玉米出苗较慢,平均需17.3 d;3月适温多雨,玉米出苗较快,平均需13.5 d.随播期延迟,玉米生育期缩短,播期每延迟7.0 d,生育期平均缩短3.9 d,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早熟品种青青700的籽粒产量随播期延迟先升后降,最高值出现在2月28日播期处理;晚熟品种华优168在3月21日前的不同播期籽粒产量变化不明显,但晚于3月21日播种其籽粒产量显著下降(P<0.05).播期对玉米株高、出籽率、百粒重、穗粒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气温、光照时数和降雨量是影响春玉米出苗与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随播期延迟,生育期内日平均气温升高,光照时数减少,导致玉米生育期缩短,且早熟品种产量受播期影响程度大于晚熟品种.广西春玉米最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晚熟品种适宜播期可延长至3月中旬.  相似文献   
23.
采用最优混合设计,探讨杂交玉米玉美头168种子生产与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配套施用间关系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种子产量的作用效应,利用计算机模拟,优化筛选出公顷种植80100株、施纯N 269.91kg、P2O5 100.78kg和K2O 187.90kg相配套可获最高产量,公顷种植79360株、施纯N161.55kg、P2O5 66.9kg和K2O 171.15kg可获扣除肥料成本最高利润的种植方案。  相似文献   
24.
为了扩增优质蛋白玉米育种新种质,用普通玉米种质转育创制优质蛋白玉米(QPM)近等基因系;利用SSR标记phi057进行辅助选择,以优质蛋白玉米种质为o2基因供体,转导、构建来自不同遗传背景普通玉米种质为受体的QPM近等基因系。结果表明:利用共显性SSR标记引物phi057在o2基因供体自交系与普通玉米受体自交系间表现多态性,能区分O2O2、O2o2和o2o2等3种基因型,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种质所构建获得的QPM近等基因系赖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赖氨酸含量达到0.36%~0.42%,不同遗传背景受体自交系赖氨酸增加幅度9.1%~64.0%。普通玉米种质导入供体o2基因后能够提高种质赖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25.
论述了玉米南方锈病近年在我国的发生和为害,对抗性基因的遗传学及定位、病害流行学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6.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快百香果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绿色高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广西百香果主要种植区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2015—2019年),围绕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种植方式、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阐述广西百香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近年来玉林博白县及北流、贵港、河池、钦州、南宁、柳州、崇左、北海等广西百香果主产区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广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百香果产区,全区种植总面积超过2万ha,主栽品种为台农1号,种植模式有平棚式、篱笆式和平棚垂帘式;全区产量约为30万t,其中约80%份额销往鲜食市场,20%用于产品加工,平均售价稳定攀升.此外,广西还在百香果电商销售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电商企业超过300家,平均日接单量超过10万件;各地百香果加工企业也纷纷投产,以百香果为主料或辅料,生产浓缩汁、饮料、冷冻浆、果脯、饲料等,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存在品种来源混乱,主栽品种具有不耐高温、易感病等明显缺陷;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发生严重;种苗繁育随意,健康种苗匮乏;原料长期匮乏,加工产能大量闲置;行业缺少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科研启动较晚,科研产业对接滞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广泛引进百香果优异种质资源,拓宽百香果种质的遗传背景;建立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规范无毒健康种苗生产,建立快速高效的病毒检测技术体系;建立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体系,提高生产效率;打造品牌效应,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7.
玉美头102是广西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优质蛋白玉米单交良种,该品种具有果穗大、品质优、抗性强、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00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申请国家玉米新品种保护,几年来在生产上表现高产稳产,是一个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8.
优质蛋白玉米(QPM)是过去植物育种领域中取得最意想不到的成就之一,它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从而改善玉米蛋白质品质,因此其营养价值优于普通玉米。文章回顾了优质蛋白玉米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优质蛋白玉米研究的发展历程,提出政府支持,重视科技投入,加强研究力度,实施多学科合作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引进利用,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把普通玉米自交系和杂种优势群转育为优质蛋白玉米资源,挖掘新的种质源,探索新的检测方法和应用领域,形成科研——种植——加工业——养殖业产业链联合开发是中国优质蛋白玉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10个热带、温带玉米群体育种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热带温带玉米群体产量性状的产量配合力、杂种优势和杂优模式。[方法]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热带(亚热带)、温带玉米群体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评价。[结果]墨黄1号、新墨1号和墨白962及豫综5号、辽旅综和WBM-C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在育种利用上有较优的利用潜势;墨白961×豫综5号、新墨1号×WBM-C4、墨白964×辽旅综、墨白962×EP7和墨黄1号×SUWAN-1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具有潜在杂优模式;供试群体各组合群体平均优势在5.9%~39.6%、超亲优势在3.8%~21.6%。统计表明,亲本群体组合F1基因型值与其平均优势相关关系不密切(r=0.200 8),亲本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与群体平均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6 7**)。[结论]该研究对热带温带玉米群体的进一步改良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杂交玉米玉美头168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最优混合设计,探讨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与杂交玉米玉美头168产量形成、产量利润及产投比的关系,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及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各试验因子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相互间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处于低、高水平条件下对玉米产量的作用效应分别为种植密度〉N〉P2O5〉K2O、N〉种植密度〉K2O〉P2O5,说明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是制约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在一定的施肥水平条件下,适当调节种植密度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与产投比。玉美头168以每公顷施纯N97.5~187.5kg、P2O,52.5—97.5kg、K2O 112.5~150.0kg,配套48000~57000株的种植密度,可获得7500kg以上产量及较高的收益和产投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