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1.
一、水稻抛秧机的抛栽效果水稻抛秧机是利用离心力原理将秧苗甩出去,秧苗借助土索重量,根朝下、叶朝上栽植入泥,在抛秧机正后方形成一个扇形抛秧带。它具有保证密度、带土浅栽、稻株呈“满天星”式分布,早发快长,而且省工、省力、增产增收等特点。据1996年试验:机抛亩产485.1kg,比手插(438.4kg)增产10.7%,比机插(424.gkg)增产13.8%;每平方米德数分别比手插,机插多8.9%、8.0%9每穗粒数比手插多1.5粒,比机插少4.5粒(表及)。增产原因主要是抛秧相互遮荫少,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多,光合结构配置合理,每平方…  相似文献   
22.
为探索再生稻机械化生产中头季机割高度对再生分蘗生育的影响,设置头季机割高度试验,结果表明:(1)再生分蘗由头季稻桩上的茎生腋芽萌发而来。头季采用低桩机割(割桩高度12cm),割去倒2、3节腋芽,再生季成穗分蘗为倒4、5节腋芽萌发的分蘗及其子蘗,成穗数较多,穗子较大,晚育晚熟;(2)头季采用高桩机割(割桩高度35cm),出现2类株行,其中一类有70%株行,稻桩保留全部茎生腋芽,但以倒2、3节腋芽萌发的分蘗为主,子蘗少,成穗数较少,穗子较小,早育早熟;另一类有30%株行,稻桩遭收割机链轨碾轧,于距地表高15cm左右较细弱的部位折损,倒2、3节腋芽失活,再生季成穗分蘗为倒4、5节腋芽萌发的分蘗及其子蘗,与低桩机割株行类似,穗子较大,晚育晚熟,但两类株行成熟期相距15d,收获顾此失彼;(3)再生稻头季地上部有6个节间,其中着生倒4、5节腋芽所属的2个基部节间粗短坚硬,距地表高(5±2)cm;着生倒2、3节腋芽所属的中部节间细长脆弱,弯曲力矩大,遭收割机链轨碾轧或大风雨袭击时最易折损。头季低桩机割的适宜割桩高度是基部2个节间高度加5~8cm保护段,即距地表高12~15cm,过低将伤及倒4、5节腋芽,过高则出现两类株行,熟期参差。  相似文献   
23.
再生稻产量与根系机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6个再生稻品种和6个再生稻氮肥施用量的产量与伤流量变化动态,结果看出,再生季产量与头季成熟期及再生季齐穗期的伤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再生穗数与头季成熟期的伤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再生季齐穗期的伤流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水稻再生力与根系后期的机能密切相关,头季成熟期的伤流量,可作为诊断再生力、筛选再生稻品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16个水稻超高产品种的分蘖力、穗部结构与株叶形态,明确:品种间的分蘖力虽有一定差异,但多 为中等~中强,没有分蘖力强或弱的品种;供试品种都是大穗型品种,平均穗粒数部在160粒以上;冠层叶片较长 而直立,阳光仍可透入群体深层,确保了显著较高的群体光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25.
无公害稻米的生产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环境污染种类及其对环境、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 ,分析并提出我国无公害稻米生产的发展策略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6.
mRNA差异显示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分离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方法。本文对该方法在水稻遗传育种及抗性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大田县橘鑫果场2002年通过台商从日本引进‘春香’橘柚接穗,对原有10~16年生雪柑中间砧陆续8年进行高接换种,现有面积33.3 hm2。本文将‘春香’橘柚高接换种及接后初期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8.
再生稻头季不同施氮水平的双季氮素吸收及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再生稻头季不同施N水平的双季N素吸收及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双季稻株吸N量与头季稻施N量呈抛物线形相关 ,以头季稻穗发育阶段吸N速率最高 ,头季稻分蘖末期、结实期和头季稻收割~再生季稻齐穗期次之。稻株总吸N量中土壤N吸收量所占比率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化肥N吸收量则与施N量呈抛物线形关系 ,结实期营养器官转移N是籽粒N素积累的主要来源。双季稻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头季稻施N量也呈抛物线形相关 ,超过施N限额后净同化率显著降低 ,群体生长率下降 ,干物质净积累量减少。稻谷产量与干物质总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尤其与水稻生长中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极密切相关 ,再生季稻产量与头季稻中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极密切相关。头季稻施N 2 2 5~ 30 0kg hm2 并加施适量芽肥处理 ,头季稻和再生季稻中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及稻谷产量均最高 ,头季稻产量达 1 0 91 3~ 1 1 30 0万kg hm2 ,再生季稻产量达 75 6 5~ 7878kg hm2 。  相似文献   
29.
基因表达文库构建和筛选技术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用于筛选和克隆基因的基本手段.表达文库中含有大量基因表达信息, 使其成为广大实验室优先建立的文库之一. 迄今为止, 表达文库的构建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不断被改善, 针对各种类型的目的基因克隆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载体和方法来构建适当的基因表达文库.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构建基因表达文库的方法,比较它们的构建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30.
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机能的品种间差异及与产量的关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比较了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机能的品种间差异以及与产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汕优明86的根系形态发达,机能高而持久,头季和再生季产量都最高;汕优63的根量和机能次之,双季产量居次;特优70头季根系发达,但成熟期机能骤降,再生季齐穗后根系机能逐渐衰竭,头季高产而再生季低产。说明选用根系形态发达、机能高而持久的品种,是确保再生稻双季稳定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