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不同种植方式及肥密因素下饲用甜高粱的产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肥密因素下分期青刈、麦茬复种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梁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25种肥密组合中4个组合效果较好者,产量可达59.6 t/hm2以上;相同肥密条件下分期青刈效果优于常规一次性收获,表现产量高,植株鲜嫩.麦茬复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地处寒地的黑龙江是可行的,其最佳肥密组合产量可以达到31.3样t/hm2,日产鲜草量高于常规种植及分期青刈的最高产量组合,达9.3%和8.3%.黑龙江省小麦种植面积近2.00×105hm2,若进行麦茬复种每年可生产优质鲜饲料达6.00×105t,这即能充分利用寒地有限的光温资源,又可减少水土流失,更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
基于盐碱地土质差、水稻产量低的问题,开展增施腐殖酸及减量施肥对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影响的研究。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盆栽试验,共计12个处理,每个处理16盆,3次重复,设置腐殖酸3个水平,施肥量4个水平。结果随着腐殖酸施用量的增加,垦粳7号穗部性状中穗重、穗长、每穗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穗粒数、二次枝梗结实率明显增加,一次和二次枝梗千粒重明显降低,理论产量明显增加,A2、A3较A1分别增加2.45、4.97g/穴;减量施肥对穗部性状影响不明显。腐殖酸通过增加垦粳7号穗粒数和每穴穗数,从而增加水稻的理论产量;随着腐殖酸施用量的增加,千粒重随之下降;减量施肥通过增加垦粳7号每穴穗数和穗粒数,B3理论产量较B2和B4分别高出0.90、1.29g/穴,从而保证理论产量。因此,增施腐殖酸及减量施肥通过增加垦粳7号每穴穗数与穗粒数提高和保证理论产量。以腐殖酸A3(31.68g/盆)配合B3(常规用肥量减量20%)组合即可保证理论产量,又可降低肥料使用量。  相似文献   
93.
镁、钾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008年,通过调节钾肥用量探明最佳氮、磷、钾比例;通过施用镁、钾肥,探讨镁钾比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现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洪河农场科技园区,该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壤为草甸白浆土,地势平坦,前茬水稻。土壤有机质41.3g/kg、碱解氮172mg/kg、有效磷46.7mg/kg、速效钾107mg/kg,pH值为5.91。  相似文献   
94.
采用随机取组设计对硅钾镁三元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成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硅肥和镁肥可明显的提高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钾肥效果不明显;合理配施硅、钾、镁肥优化出龙粳14的最高干物质量为21755.24kg·hm^-2,相应的SiO2、K2O、MgO的用量为90,82.8,29.25kg·hm^-2;垦鉴稻10号的最高干物质量为25473.5kg·hm^-2,相应的SiO2、K2O、MgO的用量为43.78,82.8,29.25kg·hm^-2。  相似文献   
95.
2021年在建三江分公司各农场开展大田试验,以‘龙粳31’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地点叠盘暗室育苗与常规育苗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叠盘暗室1.5叶期的株高、叶龄、根数、茎基宽、百株地上鲜质量、百株地下鲜质量、百株地上干质量和百株地下干质量比常规育苗分别提高了46.83%、47.06%、64.78%、14.28%、71.23%、25.60%、67.44%和17.48%;叠盘暗室移栽前的株高、叶龄、根数、茎基宽、百株地上鲜质量、百株地下鲜质量、百株地上干质量和百株地下干质量比常规育苗分别提高了2.84%、9.21%、12.08%、10.53%、12.51%、14.63%、10.83%、8.90%。叠盘暗室育苗方式的出苗率、成苗率和标准苗率极显著高于常规育苗,分别提高了5.21%、5.64%、7.77%,插秧用量极显著低于常规育苗,降低了8.37%。叠盘暗室育苗方式比常规育苗的理论产量、实测产量分别提高了6.32%和5.07%。通过一年多点试验得出,叠盘暗室的秧苗素质极显著优于常规育苗,前哨农场的叠盘育苗增产效果优于其他8个试验农场。在生产实践中应推广叠盘暗室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96.
肥密因素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肥密群体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前期(基蘖)用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等因素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期用氮量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粒肥用氮量对脂肪酸含量影响呈负相关;随着总氮量的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
检测了土地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terrae) NK3-4对水稻立枯病菌(尖孢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的拮抗活性、作用机理及对立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NK3-4对尖孢镰孢菌及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4.4%和85.7%,并抑制了病原菌色素生成、破坏了菌丝细胞壁、降低了孢子产量(降低95.0%),抑制了孢子萌发(抑制率91.6%)。尖孢镰孢菌毒土条件下,NK3-4菌液浸种结合拌土处理使水稻出苗率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但禾谷镰孢菌毒土条件下,NK3-4对水稻出苗率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出苗后7 d,NK3-4浸种使高于1 cm幼苗的比率提高了39.8个百分点,拌土处理提高了21.3个百分点,浸种结合拌土提高了46.3个百分点。无论是尖孢镰孢菌还是禾谷镰孢菌毒土胁迫下,NK3-4菌液处理均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降低发病率。尤其是NK3-4菌液浸种结合拌土处理,使尖孢镰孢菌胁迫下的水稻根长增长了5.0倍,对立枯病防效达到了80.5%。NK3-4对镰孢菌的拮抗机制为抑制菌丝生长、破坏菌丝细胞壁、抑制色素生成、抑制分生孢子萌发。NK3-4可通过减轻病原菌对水稻生长的胁迫防治...  相似文献   
98.
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补偿性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严格监测土壤水势,于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及补偿效应,并从生态学和农学两方面探讨了胁迫后的可补偿性及意义.结果表明,分蘖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使两个品种的叶龄进程变缓,复水后叶龄得到不同速度的补偿逐渐与对照接近;使两个品种的株高低于CK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复水后株高迅速补偿生长,最终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复水后茎数补偿较小,最终穗数仍低于CK,达极显著水平.长穗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对株高的影响复水后不能得到补偿,两品种各个处理的最终株高低于CK,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要是控水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植株第2~4节间的长度;但两个品种的茎数于复水后出现超补偿现象,最终茎数和穗数均极显著地高于CK,但此期控水处理改变了物质的分配系数,使经济产量的降低幅度高于生物产量降幅的一倍以上,因此这种数量上的超补偿可以说具有生态学意义,但没有农学意义.今后应加强使补偿或超补偿更具有农学方面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
硅、钾、镁配比施用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设计对硅钾镁三元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硅、钾、镁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光合特性.(2)本试验条件下,合理配施硅、钾、镁肥最高理论产量可达17602.5 kg·hm-2,相应的SiO2、K2O、MgO的用量为11.25,82.8,29.2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理论产量为17592 kg·hm-2相应的SiO2、K2O、MgO施肥量为9.6,82.8,29.25 kg·hm-2.(3)三种肥料中,钾肥最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千粒重和平方米穗数,对水稻产量的贡献最大,镁肥次之,硅肥对水稻产量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00.
水稻穗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穗粒数、穗型、微气象特性等3方面,对水稻穗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未来水稻穗型研究的4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