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元505"印楝(Azadirachta indica‘Sanyuan 505’)是从引种印楝的实生林分中,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表型选择、无性系测定、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等育种程序培育的农药型印楝优良无性系品种。优质丰产,嫁接亲和性好,适应性强。适于营建印楝优质农药原料林,生产印楝农药或印楝药肥原体。  相似文献   
22.
郑益兴  张燕平  吴疆翀  彭兴民 《园艺学报》2017,44(Z2):2739-2740
 ‘中林1号’辣木是从缅甸引种,采用选择育种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种。果荚较短,出籽率35%,盛果期种子产量可达1 245 kg · hm-2。种子出仁率高达73.7%,种仁含油率达42.5%。适于生产辣木油。  相似文献   
23.
根据元谋干热河谷气候特点,2010年初步研究了旱坡地辣木人工林地灌溉后地表盖草和覆膜的土壤水分及其变化状况,研究结果得出:(1)在地面覆盖物作用下,无论是沙土、沙壤土还是黏土样地,耕作层0-20cm、20-40cm土壤水分高于未覆盖样株的土壤水分,辣木生育期比未覆盖提前。总体表明,盖膜土壤水分增加最多,在0-20cm土层,2龄辣木树10d的土壤水分高于对照1.2%~4.6%,幼龄辣木树(栽植8个月)10d的土壤水分高于对照1.8%~4.7%。其次是草覆盖,在0-20cm土层,2龄辣木树10d的土壤水分高于对照2.6%~3.4%,幼龄辣木树(栽植8个月)10d的土壤水分高于对照1.8%~4.6%。土层20-40cm下土壤水分变化较小。(2)由于土壤质地差异,无论是灌水量的多少与处理的不同,沙土蒸发均高于沙壤土,而且变化较大,沙壤土变化均匀,黏土较保水。深层土壤水分总体趋势是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24.
印楝扦插繁殖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激素种类、浓度、扦插基质、插条类型、生根时间和扦插季节对印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3~5月印楝扦插成活率较高,其中以3月中下旬扦插效果最好;插条类型以1年生木质化枝最佳,扦插基质以河沙为好;经IBA处理的插穗成活率及生根时间均优于ABT1生根粉和2,4-D,该3种试验激素的最佳处理浓度均为1000mg/L。  相似文献   
25.
两种源多油辣木苗期生长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元江县红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区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印度和缅甸两种源多油辣木苗期生长量的连续观测,比较实生苗株高、地径、枝下高、冠幅、开花数和结实量等指标,研究多油辣木苗期生长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播种到1年生期间两种源多油辣木的株高、地径、枝下高和开花数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各个时期的生长速率略微不同。两种源多油辣木的冠幅和结实量有较大的差别,印度种源1年生实生苗的冠幅东西向、南北向分别比缅甸种源高12.5%、16.9%,结实量是缅甸种源的5倍,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源多油辣木的冠幅和结实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6.
印楝不同种源对温度变化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大气CO2浓度370±10 μmol·mol-1、空气相对湿度65%±5%及一定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研究了印楝4个种源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i)、蒸腾速率(E)、光呼吸(Pr)和暗呼吸(Rd)等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印楝不同种源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印楝种源间Pn对温度的响应曲线呈抛物线型,在不同的生长季各种源的Pn最适温度不同,生长初期为2829 ℃,盛期为32 ℃左右,生长末期为30 ℃,同等条件下,同一种源的Pn值生长盛期>初期、末期,不同种源的Pn值Kalyani(KA)种源>New Delhi(CK)种源>Jodhpur(MA)>Kulapachta(KU)种源;印楝不同种源的gi和E随温度变化在生长初期和末期呈抛物线型,而盛期则呈直线型,同等条件下,种源间的gi和E的大小排序略有差异,总体上为KA>CK>MA>KU;印楝种源间Pr和Rd随着温度升高都呈指数增长态势,同温条件下,暗呼吸值大于光呼吸,二者在不同生长季节的排序为生长初期>盛期>末期,而在同一生长期内,种源间Pr和Rd大小排序为KA>CK>MA>KU.  相似文献   
27.
干热河谷印楝生长与立地条件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生长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地形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印楝树高生长量指标与坡位、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速效P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坡位、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组合是影响印楝生长的主导因子。缺磷少氮和水分含量低是印楝人工林土壤的共同特点,在选择造林地或制定营林措施时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8.
为了揭示印楝幼苗生长及代谢对不同水分和光照条件的响应规律,以0.5年生印楝半同胞家系实生苗为材料,设置4个水分水平(分别占田间持水量的60%~65%、40%~45%、30%~35%和20%~25%)与3个光照水平(分别是自然光照的100%、75%和50%)共12个组合的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水分及光照条件下生长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印楝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然光照、田间持水量为60%~65%的条件更有利于印楝幼苗的生长,干旱胁迫和遮光对印楝苗高、地径、生物量以及叶片发育均会产生抑制作用,且遮光的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干旱;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印楝可通过大量合成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等初生代谢产物以及增加根茎比来提高植株干旱适应能力;在遮光条件下,印楝主要初生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合成受阻,其次生代谢产物印楝素的积累减少;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遮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干旱对印楝幼苗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干旱和遮光的交互作用遵循“促进理论”,不支持“独立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印楝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干旱适应范围及较强的光照依赖性。因此,在幼苗培育过程中要尽可能提供最大光照强度。此外,充足光照条件下适当干旱胁迫有利于印楝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这可作为生产上提高印楝素含量的一个潜在措施。  相似文献   
29.
30.
基于综合评分法的辣木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树选择是植物育种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市澜沧江流域潞江坝干热河谷地区栽培的辣木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辣木的生物学特性,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以果用型辣木为目标,选取与辣木单株产量相关的10个表型性状作为选优指标,包括冠高比、地径、冠形指数、分枝数、分枝角度、果荚总数、单果荚籽粒数、单株总籽粒数、种子百粒重、单株产量。根据辣木性状的均值、标准差和极差建立辣木优树综合评分法,从40株初筛辣木候选优树中选出辣木优树22株。本试验采用的综合评分法为辣木的优树选择提供了科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选优效果,为辣木家系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