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7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重庆市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探索耕地资源贫困状态,揭示耕地资源贫困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异化,对整治耕地资源与提高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引入“耕地资源贫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评价指标体系与耕地资源贫困指数模型,运用动态层次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重庆市37个区县的耕地资源贫困程度以及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异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程度不断降低,各区县贫困程度差距巨大但逐年不断缩小;空间分布上,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呈现出渝东北>渝东南>城市新区>主城区的特征,并且贫困程度高值区域由渝东南向渝东北转移,贫困程度低值区域由主城区向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空间关联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益,高值中心集聚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低值中心集聚于主城及城市发展新区.  相似文献   
52.
耕地保护机制建设的机理、特征与挑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了中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的运行机理、基本特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法、模型分析法、博弈论分析法和图示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中行政法律机制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市场机制成为发展趋势、多层博弈贯穿始终,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社会监督乏力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耕地保护机制建设滞后。因此,应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政绩考核制度、规范参与平台、实现经济激励与生态补偿同步化,更重要的是不断探索耕地保护新机制。  相似文献   
53.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财贵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442-446
研究目的:研究国内近16年农地产权制度研究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共词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地产权主体、性质、结构、功能、权能、市场、改革路径几个方面。研究结论:(1)农地产权制度仍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2)所有权、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和农地市场是研究的热点;(3)新技术新方法逐步被广泛应用;(4)农地产权制度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54.
土地整治是世界各国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方法,已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开县为例,从土地整治的特殊重要性出发,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人地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土地整治的艰巨性;从土地整治的目标、效益和投入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完善土地整治规划、加大投入与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三点建议,以此推进三峡库区土地整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5.
渝东北地区作为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三峡库区的特殊性,该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将更加有效地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基于此本文对渝东北地区丰都、忠县、垫江、梁平、万州、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等11个区县展开实地调研,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文献资料等方法,解析了该地区“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保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多种土地集约利用创新模式,以及产权管理模糊、规划管理薄弱等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2个方面论述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渑池县1993-2005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在数量、结构和空间上的特点和变化,分析了单一地类土地利用变化指数、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并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57.
阐明了住宅的效用具有二重性,住宅是民生的基本生活资料,具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效用,住宅也是资本的重要投资对象,具有保障财产保值增值的效用.提出了住宅市场投资型购房结构解析方法,揭示了重庆市主城区住宅市场投资型购房资金结构,以及购房变动的主要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信贷管理,严格防范住宅市场投资风险,促进住宅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杨夕  邱道持  蒋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4,(15):3683-3687
开展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参与式农村评价法(PRA)等方法,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发展需求,探讨了推进农村资产评估面临的主要挑战,即农村土地制度供给不足、评估方法技术体系不健全、土地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应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健全农村土地资产评估体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管理。  相似文献   
59.
利用重庆市忠县316户农民问卷调查的基础数据,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改革的影响 因素,研究发现:农民选择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改革的意愿主要受农村土地资产收益占家庭收入份额、农户的生计类 型、农民的土地权利权益意识、区域土地经济活动的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完善和创新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制 度时,应推动农村土地要素流动,解决农民土地资产收入不足与不均,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0.
基于城乡统筹的重庆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献资料法、定性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在回顾重庆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的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整治运行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农村土地整治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统筹协调机制尚不健全,责任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前期工作滞后,后期评价机制和工程管护机制缺失;资金投入力度不足,预算标准偏低;农民意愿重视不够,公众参与度不高。提成了城乡统筹下重庆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的途径:完善农村土地整治法律法规;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实施整治;探索建立后评价机制和后续工程管护机制;创新融资机制,统筹安排资金;结合土地流转,实现产业化运作;加强宣传报道,搭建整治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