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土壤中养分的均衡供应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形成产量的首要因素。为确定河套灌区向日葵合理的施肥措施,设置了45%复合肥(F)、磷酸二铵(E)、功能肥料(G)分别与尿素(C)、腐殖酸(HA)耦合的6种处理对向日葵生长及光合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G+HA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收获期叶面积指数,较F+C处理提高了238%。腐殖酸对向日葵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G+HA处理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腐殖酸提高了干物质直线增长速率,延长了最大速率反应时间,积累量表现为G+HA处理最大。G+HA处理向日葵产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单盘粒质量和百粒质量的增加以及空秕率的减少。因此,盐分胁迫下促进河套灌区向日葵生长发育及光合效率的最佳施肥措施为腐殖酸与功能肥料耦合处理。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施肥方式对河套灌区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养分的均衡供应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形成产量的首要因素。为确定河套灌区春小麦合理的施肥措施,本研究设置了不追肥(A0,对照);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尿素225 kg/hm~2和150 kg/hm~2(A1);分蘖期追施尿素225 kg/hm~2、拔节期追施腐植酸150 kg/hm~2(A2);分蘖期追施腐植酸150 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225 kg/hm~2(A3);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腐植酸225 kg/hm~2和150 kg/hm~2(A4)5种施肥处理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A2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春小麦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其中成熟期较A0处理提高了23.8%。施用腐殖酸提高了春小麦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了胞间CO2浓度,其中以A2处理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生育期内,A2处理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的时间较长,且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比叶绿素b的含量要快。A2处理显著增加了春小麦的穗数和千粒重,进而显著提高经济产量。可见,适时、适量的腐殖酸与化肥配合施用可显著促进河套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光合效率及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乐是休闲农业中重要的经营模式之一,结合巴彦淖尔地区农家乐的经营发展现状,分析了推动农家乐发展的相应对策,以期为该地区农家乐的经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战略性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加入WTO,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农业要参与国际竞争,面临向信息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有机农业转变,入世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采用3种化控条件(300 mg/kg生命素、68.752%杀菌剂银法利800倍液、混合制剂)处理加工番茄,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加工番茄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差异极显著,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差异显著;不同化控条件下加工番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气孔导度差异不显著。且3种化控条件分别对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具有提高作用,而部分处理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蒸腾速率具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与农业生产紧联系密、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课程,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专兼教师共同商讨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和主要教学内容,与临河区气象局合作带学生实地参观实习实践,构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新教学模式。该文就应用型农学本科农业气象学课程的专兼教师结合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向日葵直播与育苗移栽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育苗移栽种植技术因可实现秧苗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光、热、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上受到重视.河套地区向日葵产量大约占全国向日葵产量的40%,并且是巴彦淖尔市的主要经济作物.探索河套灌区春小麦收获后,利用剩余光热资源,选择向日葵不同品种进行育苗移栽,可以保证粮食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复种指数,改善局域生态环境.试验研究表明,向日葵选择适宜品种、适当育苗期及移栽时期,实施育苗移栽较直播667m2增产幅度在5.90%~56.99%.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河套地区种植不同春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相关性状表现差异,为今后河套地区制定高产春小麦育种目标提供参考。试验选用6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在花后20天旗叶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等差异,结果表明:巴麦12、内麦17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永良4号。巴麦12号的粒长、粒宽和千粒重是最大的,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巴麦12的产量最高,达8494kg/hm2,显著高于对照永良4号,内麦17次之,其他三个品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巴麦12与内麦17旗叶光合特性表现优良,水分利用率和产量表现较好,所以这两个品种是较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0.
田间杂草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为明确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及作物生产的影响,设置免耕秸秆还田(no-till with residue retention,简称NT)、旋耕秸秆还田(rotary tillage with residue incorporation,简称RT)、翻耕秸秆还田(plow tillage with residue incorporation,简称PT)、翻耕秸秆不还田(plow tillage with residue removed,简称PT0)4种耕作处理对春小麦田杂草种类、密度、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春小麦产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河套灌区春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以野燕麦所占比例最大,平均占比达到80%;免耕处理各生育期杂草密度较翻耕处理显著提高54%~73%(P0.05),而PT与PT0处理之间杂草密度差异不显著。NT和RT处理春小麦田2017年杂草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达0.453、0.342,较PT处理分别提高29.1%、19.3%,而春小麦生物产量较翻耕处理减少22.7%、10.3%。内蒙古河套灌区湿地免耕及秸秆还田技术具有促进春小麦田多年生杂草增生的特征,而翻耕具有降低一年生杂草密度的特征;杂草多样性与作物高产性相悖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