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22篇
  1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转Bt基因棉单宁及总酚含量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测定结果t基因棉植株的单宁及总酚含量均低于对照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R93-4较对照中棉所12的缩合单宁含量 叶和铃皮分别降低50.7%和78.1%,总酚含量蕾期顶叶和棉铃分别降低24.5%和78.4%;R93-1较对照中棉所13各个生育期的顶叶缩合单宁和总酚总量也均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2.
棉株中抗虫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棉花植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抗病虫害物质。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了棉花组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结果表明 ,陆地棉中以异槲皮苷和芸香苷为主。棉花顶端嫩叶黄酮总量的变化 ,一般从 3叶期到 7叶期有一下降 ,然后迅速增长 ,铃期达到高峰 ,以后又有所下降 ;棉花铃期不同组织中以花瓣中黄酮含量最高 (约9% ) ,花萼及铃中最低 (<0.5%)。  相似文献   
163.
棉花缩合单宁和Bt杀虫蛋白的交互关系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张永军  郭予元 《棉花学报》2000,12(6):294-297
通过有机溶剂提取、柱色谱分离和花色素反应鉴定得到棉花缩合单宁。将不同浓度的棉花缩合单宁和Bt毒蛋白拌入人工饲料对棉铃虫幼虫进行剂量反应试验,发现棉花缩合单宁和Bt毒蛋白之间有一定的拮抗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Bt基因棉花缩合单宁的的变化,结果表明3叶期到花铃期转Bt基因棉花的缩合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受体品种,在一些组织器官中缩合单宁含量减少达30%,说明Bt杀虫蛋白表达会影响到棉花中缩合单宁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4.
棉铃虫大暴发的成因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5.
棉铃虫迁飞与滞育的研究——棉铃虫滞育的解除与羽化形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河南省新乡棉铃虫种群为材料研究了棉铃虫滞育的解除与羽化形式。对滞育诱导强度、光周期和温度三个因素的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棉铃虫解除滞育的主要因素。滞育蛹在高温下可以解除滞育,但时间较长。发育起点温度为16.52℃,有效积温为358.53日度。低温对滞育蛹有活化作用,低温可解除棉铃虫滞育而明显降低在高温下的蛹历期。经低温完全活化的个体,其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7.64℃,有效积温为135.56日度。种群内个体间滞育的解除异质性较强,这种异质性和滞育蛹种群的活化程度决定成虫的羽化形式。文中还讨论了棉铃虫滞育解除方式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6.
人工饲养棉铃虫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棉铃虫幼虫的人工饲料中加入复配维生素对大龄幼虫生长有利,其体重、蛹重、化蛹率、羽化率都明显高于不加维生素的配方。在饲喂成虫的糖水中加入维生素,可以提高成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人工饲料中加入适量甲醛可以减少霉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7.
抗棉铃虫、棉蚜兼抗枯、黄萎病的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系“中植372”CottonCultivar"Zhongzhi-372"ResistanttoCottonBollworm,CottonAphid,andCottonWiltCausedbyFusariu...  相似文献   
168.
棉铃虫Bt毒素受体蛋白—氨肽酶N与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的日益增加,主要目标害虫—棉铃虫的抗性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是一类昆虫中肠内Bt毒素的受体蛋白,其结构、结合位点的改变或基因突变可能是昆虫对Bt毒素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Bt毒素的作用方式,从生化、生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讨了棉铃虫Bt毒素受体蛋白APN与抗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9.
麦穗形态学与抗吸浆虫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系统观测了85个品种材料的小穗高度、宽度、密度,抽穗期麦芒与穗轴的夹角,抽穗期小穗与穗轴的夹角,第1对麦芒长,第2对麦芒长,护颖芒的长度,扬花盛期内外颖的开张角度和持续的时间,内外颖的长度差,内颖缘膜的宽度等。利用重量法测定了各品种的灌浆速度及扬花10天后千粒重与成熟期千粒重之比。结合生育期运用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等方法,找出了对抗性表现有显著作用的8个因子,以每穗虫量为依变量建立了估测品种抗虫程度的多元回归方程;从小麦吸浆虫的为害习性出发,提出了小麦对吸浆虫的抗性机制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论点,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小麦品种对吸浆虫所表现的各种抗性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