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南亚热带杉木林分蓄积量生长立地与密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揭示南亚热带不同密度和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蓄积量发育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36 a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A(1 667株·hm~(-2))、B(3 333株·hm~(-2))、C(5 000株·hm~(-2))、D(6 667株·hm~(-2))、E(10 000株·hm~(-2))5种初植密度杉木人工林总蓄积、活立木蓄积动态变化。[结果]初植密度与立地对林分活立木蓄积生长的影响与总蓄积一致。中幼龄阶段林分总蓄积与初植密度和立地正相关,初植密度愈高,立地指数愈大,林分蓄积生长量愈大;但15 a后中等密度林分总蓄积最大。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高峰随密度增大而愈早;平均生长达高峰后下降,密度越大下降越早、下降趋势越明显;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大多分别在10、14 a达到高峰,林分蓄积生长率降到3%时林龄为19~25 a。[结论]随初植密度增大,立地指数对林分总蓄积的影响程度减弱。若以蓄积生长量最大为培育目标,16指数级以C密度为最适宜造林密度。南亚热带杉木林首次间伐、最后间伐、主伐时间分别为10、14、25 a;主伐林龄不宜早于19 a,且初植密度愈低主伐林龄更晚,A、B密度林分的主伐林龄可推迟到25 a。  相似文献   
12.
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为杨柳科、杨属落叶大乔木 ,生长快 ,适应性强 ,树干通直挺拔 ,树形优美 ,是一个优良的造林绿化树种 ,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随着植树造林的不断发展 ,毛白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在为大地增添绿色的同时 ,春季毛白杨飘絮现象增加 ,对环境的污染也加重 ,并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为此 ,自 2 0 0 0年以来我们对毛白杨的飘絮现象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在潍坊市选择毛白杨成年树作为观察对象 ,春季自发芽开始 ,对毛白杨雌雄株的花芽萌发、花穗生长、果实成熟、种絮飘落、果穗脱落等发育过程及…  相似文献   
13.
14.
浅谈加入WTO对林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入世对我国各行各业来讲面临机遇的同时又遭遇挑战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同样如此 ,入世既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冲击。林业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主动发展 ,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1 加入WTO对林业的影响1 1 加入WTO对我国林业的有利作用加入WTO对于林业的促进作用是多个方面的。首先 ,由于降低了关税 ,大批木材及林副产品、加工产品将进入我国 ,而缓解我国木材紧张状况 ,丰富林产品供应 ,利于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发展 ,进一步促进天然林保护、…  相似文献   
15.
火炬树果实提取天然食用色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火炬树色素提取方法及工艺 ,并对其热稳定性、光稳定性 ;紫外光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 ;火炬松色毒性等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 ,证明其作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大花蕙兰灰霉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蕙兰 ,原称虎头兰 ,又称西姆比兰。潍坊市自 1997年开始引种大花蕙兰 ,因灰霉病危害 ,又没有进行合理系统的防治 ,病株率达到 91% ,极大地影响了我市大花蕙兰的生产和发展。为此我们对大花蕙兰灰霉病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危害情况大花蕙兰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 ,有时也危害叶片和茎。为了便于调查 ,我们制订了大花蕙兰灰霉病病级 ,其标准为 :1级 ,无病斑 ;2级 ,个别花器上有病斑 ;3级 ,个别叶片和茎上有病斑 ;4级 ,花瓣变色 ,着生无性世代病原菌 ,5级 ,花朵枯死 ,部分叶尖焦枯。经过连续 4年的调查 ,不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潍坊市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3℃,为落叶果树适宜栽培区,果树资源丰富。为摸清果树种质资源状况,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自1980年以来,笔者对本市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多年的搜集、调查、鉴别整理工作。现已基本查明了本市果树种质资源状况,共有栽培(包括砧木)、野生及引种果树种质资源21科47属121种14个变种。各科(属、种)之间的先后次序,以其拉丁文首字母按A、B、C、D……的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8.
桑螟幼虫的越冬死亡率及过冷却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NTC-TD热敏电阻法测定了桑螟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统计了桑螟幼虫的越冬死亡率。结果表明:前年9月到翌年4月间,过冷却点和冰点随温度降低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均呈现一定的滞后性,但两者变化幅度不同,过冷却点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冰点的变化幅度。4个处理中,越冬幼虫死亡率以枯枝落叶中为最高,室内最低。外界温度和过冷却点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桑螟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用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及氨基酸测定仪等测定了桑螟越冬幼虫虫体、血淋巴中蛋白质、氨基酸、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等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了该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虫体与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在越冬期间相互转移,过冷却能力变化与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的增减一致,12月至翌年2月间是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时期,此期的过冷却点亦最低;丝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含量与过冷却点的变化一致,随着寒冬的到来迅速上升,随着越冬期的结束又迅速下降,这5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影响着桑螟幼虫的过冷却点和抗寒能力的变化;桑螟越冬幼虫以“小分子碳水化合物(海藻糖、甘露醇、山梨醇)氨基酸(丝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甘油蛋白质结合脂肪”组成抗寒物质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杏树花期性状特点,进而为育种、生产及设施栽培等提供花期生物学依据,对多个杏树品种的花期性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调查研究。研究表明,39个杏树品种花冠直径平均为2.66cm,单花平均花瓣数为5.18个,花瓣数为典型5数的品种占35.9%,多于五枚的占64.1%,未有少于5数者。杏花雌蕊败育现象严重,不同品种雌蕊败育率高低差别极大。不同原产地品种在同一杏园花期较一致。自然条件下杏开花有昼开夜停的昼夜节律,是由气温昼夜变化引起的。10℃是大多数杏品种开花的“生物学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