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81.
六种杀菌剂对向日葵白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种药剂对向日葵白锈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甲霜灵WP 1 000倍液、50;安克WG 2 500倍液的防效较高,分别为87.6;和86.8;;显著优于防效次之的64;杀毒矾WP 800倍液(防效75.7;)和其他3种杀菌剂.52.5;抑快净WG 1 000倍、72;霜疫必克WP 600倍和80;乙磷铝WP 600倍的防效相当,均未达到50;,是供试药剂中防效较低的3种杀菌剂.经方差分析三者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生长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促进棉花基肥的合理施用及棉花化肥的减施增效。【方法】设置基肥施肥量分别为20、30、40、50和60 kg/667m2的5个处理,分别在2叶期、4叶期和6叶期采样,测定棉株株高、鲜重、干重,对比不同肥力水平下棉花苗期生长情况;棉花采收期,测定不同基肥水平下的棉花产量和衣分。【结果】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株高、鲜重、干重及干物质比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综合指标及经济性较好。产量与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但衣分随施肥量增加有所降低;各处理皮棉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经济性最好。【结论】在所设5个不同基肥施用水平之间对棉花苗期的生长情况和产量影响不大,从经济性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在后期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及合理追肥条件下,基肥施用量以30 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83.
中双9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成功的双低、高产、高抗、高含油量、高蛋白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进入全国各油菜产区参加全国区试.  相似文献   
84.
我国南方大豆产区地域讧阔,自然条件优越,大豆栽培历史悠久,资源十分丰富,为国内外大豆科技工作者与经济学家所注重;该地区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提高较快,大豆产量少,需求量大,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加快我国南方大豆生产的发展,对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农业、畜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南方大豆生产状况与供求矛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诸省(市),含川、鄂、湘、赣、闽、浙、皖(南)、苏(南)、沪、黔、桂、粤、滇、琼以及台湾,是我  相似文献   
85.
不同芝麻品种的施硼试验结果表明,白芝麻品种中芝8号增产9.6%—21.2%,黄芝麻品种金芝麻增产3.3%—19.9%,黑芝麻品种青麻增产2.1%—17.1%。中芝8号对缺硼反应敏感,症状明显,金芝麻和青麻次之。硼在不同芝麻品种各器官的含量由高到低顺序是花、叶、叶柄、茎、根。各器官硼浓度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吸硼过量抑制生长甚至中毒致死。  相似文献   
86.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我国大豆三大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的水稻主要产区,具有稻田种豆的优越条件和丰富经验。六十年代由于大力发展双季稻和绿肥作物,水田种豆急剧下降。七十年代初部分地区才恢复稻田种豆,并在新的生产条件下,发展了稻豆两熟、稻豆冬作物一年三熟等栽培制度,致使以水稻为主,稻、豆、冬作物一年多熟的耕作制逐步向北推进,直到北纬33度的双季稻地区。作者十七十年代开始就对湖北的稻田种豆进行调查研究。洲、苏、赣、闽、浙、粤诸省也相继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已有  相似文献   
87.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成立三十年来,在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农业科研、教学、技术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坚持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农业、发展科学的方针,全所职工发扬艰苦创业、求实创新精神,在油料作物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果,为我国的油料生产与科学技术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8.
芝麻核心种质与非核心种质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选自中国芝麻资源7个生态区的36个地方品种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淀粉酶5种同工酶分析,仅酯酶酶谱表现出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多样性差异。对芝麻核心种质和非核心种质中各9个品种的1080个植株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迁移率Rf0.45~0.67间检测到8种酶谱类型。通过对核心种质与非核心种质的酯酶酶谱类型和酶带分布频率、品种多样性指数比较及聚类分析,表明核心种质良好地代表了非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枣缩果病是枣树果实期的重要病害之一,明确枣缩果病分布现状及潜在分布区.[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及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方法,对枣缩果病在新疆的地理分布和潜在分布区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枣缩果病在新疆南疆四地州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新疆地理范围内位于天山南麓与昆仑山北坡的南疆四地州及哈密地区绿州范围,以及伊犁部分地区均为枣缩果病适生区.[结论]新疆南疆四地州为枣缩果病的主要分布区和适生区;新疆枣树种植地区均存在枣缩果病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0.
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清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发生动态以及气象因子与该病的关系,为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甜菜褐斑病发病初期开始,采用定点定期系统调查方法.[结果]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发生时期为7月初至9月底.发生初期为7月上中旬,发生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害整个发展过程包括三个时期,即从7上旬至7月底为病害发展平缓期,7月底至8月底为病害快速发展期,8月底以后为病害发展衰退期,病情逐渐下降.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的温湿度、降雨量、雨日天数与甜菜褐斑病病情增长率相关性密切.[结论]摸清了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气温是影响该病的基本因素,平均气温在20~ 25℃,对病害发展有利,与病情增长率呈正相关,相对湿度、降雨量、雨日天数在病害快速扩展期相关性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