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量级对春小麦新品种北麦6号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了北麦6号种植所要求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初步形成了北麦6号的栽培模式。为北麦6号在大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
2004~2005年优质春小麦品种龙辐麦12不同肥密及施肥方式对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作为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综合配套保优节本栽培技术研究"子项目攻关试验品种。为探讨优质春小麦龙辐麦12在大兴安岭沿麓产业化带不同肥密及施肥方式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九三试区进行此项研究工作。通过两年试验,初步摸清了龙辐麦12最佳密度及施肥量级和施肥方式,为龙辐麦12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对促进甜菜杂优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甜菜未授粉胚珠培养、种株腋芽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等技术,能够创造新种质资源,拓宽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并能大量快速生产甜菜纯合系,还能实现大量快速繁殖达到保存种质的目的。加强组织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大幅度推进甜菜杂种优势利用工作进程,显著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为“黑龙江垦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子项目研究配套试验之一。本项目研究主要通过气候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更新等外界条件影响下.着重从小麦生物学特性探索出本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分期播种与产量、品质间的关系,获得最佳产量及经济效益模式。为建立优质化春小麦栽培技术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垦啤8号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09年进行了该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啤酒大麦垦啤8号高产栽培模式,为该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项目为国家农业跨越计划项目"大兴安岭沿麓地区优质强筋小麦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子课题研究内容,针对本区域推广种植优质春小走龙麦30、克丰10号进行不同播期试验.探讨春小麦品种不同播种时期与产量及品质的关系,寻求最佳播种时期,为农业垮越计划项目形成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不断更新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科研所近几年进行了引鉴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的春小麦新品种,推动该区域春小麦的发展.2007年对16个春小麦品种进行了比较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48.
磷素是作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也是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重要元素。我国北方石灰土质地区有较大面积的土壤缺磷,这种缺乏往往通过大量施用磷肥才能解决。然而这一地区土壤富含碳酸钙,PH值较高,使施入可溶性磷肥很快转化为不流性的化合物,并随时间的延长不断老化,愈来愈对植物无效。但本试区为黑土,不算缺磷区,在过去的研究中,致力于改进施磷方法,如确定合理施磷量,集中施用等。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并在小麦生产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但磷肥当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仍然较低,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始研究不同基因型小麦磷素利用效率的差异,旨在筛选磷素吸收利用效率较高的品种即磷高效基因型品种。此项研究我国刚刚起步,因此,进行此项研究对丰富小麦磷素营养遗传理论充分利用土壤磷素养分资源,减少肥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环境污染及春小麦绿色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以九三97F4-1057/九三97F4-255F1为母本、119-54-34-Ⅱ-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9-2003年种植F1~F5,于2004年F6稳定决选,代号为九三04-6078.2005-2006年进行所内鉴定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2007-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北部区晚熟组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